李娟
【摘 要】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以及學生就業市場的求需,中醫藥學校學生臨床檢驗專業學生更重視實驗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臨床標本等培養學生操作技能使中醫教與學的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中醫藥專業;臨床檢驗;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我校原是一所以中醫藥為主的中專衛校,2012年與焦作市衛校合并為衛生醫藥學校。根據職業學校的特點,經過三年中西醫學習學生具有優先就業,具有扎實的理論和熟練的 操作技能,結合目前我校進行教學改革的重點。近年來國家多次調整專業,根據市場需求我校有增加了臨床檢驗專業,為培養合格檢驗專業人員,我們在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探討,更重視臨床檢驗基礎與實驗教學。
臨床檢驗基礎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內容多,涉及面廣實踐性強,形態學要求較高,培養目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醫學檢驗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多項檢測技術并著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1]。現代醫學發展速度很快,以前檢驗儀器方法跟不上醫學需要,如以前顯微鏡倍數低實驗速度慢儀器不先進手工操作多,現在通過計算機的迅速發展顯微鏡倍數提高實驗室儀器速度加快,儀器先進手工操作少,大量工作電腦完成,如仍然采用人工方法進行檢驗結果的登錄、計算、報告,就不能適應實驗室的正常運作,解決的途徑是采用電腦技術特別是電腦網絡技術因此檢驗醫學教育必須順應發展趨勢,還要強調提高素質教育,加強技能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臨床檢驗基礎學實驗教學要進行一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傳統教學教學方法,重視實驗教學
在檢驗專業中,除了理論教學掌握理論知識外,更重要是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加強實驗教學,目前所有實驗課都不是獨立設置的,都是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實驗內容及時間均由理論課內容和速度決定。首先實驗課要從理論課中分離出來,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另外還要有高素質的實驗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室。我校實驗室投資數萬元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講,學、聽、練、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理論聯系。通過實驗能力初步掌握的 科研思維能力,同時在實驗教學中實行多層教學,及理論與實驗結合。首先讓學生把本課堂的知識進行分析,提出重點、難點、疑點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如我給學生講述第一篇血液檢驗第二章白細胞檢驗四節白細胞分類、紅細胞分類、網址細胞分類。以前完全是人工操作。首先采血染色鏡下計數,鏡下分類用計數器手工分類既不準確又麻煩。現在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采血后放入電腦計數器30秒出結果,快又準確。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不懂看不清老師操作就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實驗過程形象,直觀,這樣實驗教學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熱愛本專業。另外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加強技能的學習。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讓學生找出它們優缺點從而使學生既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又鍛煉了分析、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采集標本滲入于實驗教學
為了使學生畢業后有更好出路,我們利用市內醫院較多離校較近有利條件,從醫院采集多方面標本,使學生看到真實典型的病理成分和異常改變,看著標本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在給病人做試驗,寫化驗報告單,然后提供診斷依據,學生們在進行分組討論,根據標本每組提出不同意見,老師進行總結。學生猶如親臨病房進行檢驗工作。如常見的病原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在鏡下讓學生觀察細菌形態與染色,使學生認識到發熱,腹痛,腹瀉在臨床癥狀就是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感染后所致,使學生看到真實典型的細菌形態和異常改變,以便出報告單。結合藥物給學生講述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的形態臨床使用藥物青霉素、慶大霉素等這樣學生培養高度的責任感既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時我也給學生講述化驗結果失敗造成的危害。
三、調整大綱要求,改革考試模式
近年來醫學發展速度非常快,新的檢驗技術及方法不斷創新,改變以往的操作方法。原有的教學大綱不能滿足目前教學,雖然所有試驗課都不是獨立設置的,都是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實驗內容及時間均由理論課內容和速度決定,首先實驗課要從教學理論課中分離出來,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就要調整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及方式,還要有高素質的實驗教師隊伍,見識具有專業特色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室如雙目電視顯微鏡以及五人十目顯微鏡,其優點同學們可以觀察到葡萄球菌的形態,染色。球菌染色成紫色為革蘭陽性球菌等。我在天津醫院學習看到大量先進儀器組建的綜合性臨床試驗,這樣實驗注重自動化、微量化強調新的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開展;特別對一些急癥,老年慢性病癥使用快速簡便的床邊檢測。如床邊快速血糖檢測,床邊快速全血心肌肌蛋白檢測,GPT檢測試紙條乙肝快速檢測條直接面向社區和人群,教材上這類內容沒有,針對目前就業困難一些實際問題,重新制定可行教學計劃,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是目前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臨床充分檢驗的需求,采取精簡與補充結合原則,根據專業發展模式,吸收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淘汰一些舊技能,舊內容,如血細胞計數器,轉速慢的離心機。新增臨床目前臨床使用的比較先進的實驗技術,從而使臨床檢驗基礎學實驗教學更貼近當前臨床檢驗專業的崗位要求,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學期末進行考試也改變傳統試卷考試,進行實驗室技能操作考試。包括每次理論課后布置的作業完成情況占30%,實驗技能操作占50%,其中實驗報告等占20%,學生進行抽簽考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檢驗基礎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臨床各科診斷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中醫藥專業的學生學好這門課在臨床中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張永海.臨床檢驗基礎學實驗教學的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 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