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
【摘 要】目的:探討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觀察與護理研究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間于我院門診接受護理的100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將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觀察組患者應用神經阻滯方式開展護理,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的方式開展護理,之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和疼痛感進行評價。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效果進行統計比對,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的有效率、疼痛感數據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用神經阻滯護理方式,能夠提升患者整體治療的有效率,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減輕了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疼痛感,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帶狀皰疹;神經阻滯;后遺神經痛;觀察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在臨床上,帶狀皰疹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病,是一種急性的炎癥,其主要表現在患者身上有很多類似水泡的皮疹,一旦患者患有帶狀皰疹,在發病的初期會有表面皮膚上的瘙癢,而且有著灼燒的感覺,并且會長時間持續這種狀態[1]。如果出現劇烈的疼痛感,通常情況下達到30d,在醫學上就會被稱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當前,在臨床護理中,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雖然患者的癥狀會有所好轉,但是效果不佳。而采用神經阻滯護理方式,能夠更好的減輕患者的疼痛,能夠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進而提升護理的整體有效率。本次研究嘗試使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主要探究了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觀察與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將詳細研究作如下闡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資料選擇自2018年3月~2019年2月間來我院進行護理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經過篩選,共收集到100例病患,其中男性病患52例,女性病患48例,年齡在50~78歲之間,平均年齡67.7±1.6歲,觀察組男性病患28例,女性病患22例,年齡在58-69歲之間,平均年齡66歲,病程時間在1-5周。對照組男性病患24例,女性病患26例,年齡在50-78歲之間,平均年齡65歲,病程時間在1-5周。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都無明顯的差異,P>0.05,組間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參考診斷標準均需要進行護理治療的疾病;②同意參與此次試驗且簽署了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識不清以及其他功能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2]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醫護人員向患者詳細的講解關于帶狀皰疹疾病發病的原因,指導患者服藥,叮囑飲食注意事項,同時對一些并發癥進行預防和處理,叮囑患者在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事項,如果疼痛感比較強烈,醫護人員可以給予患者服用必要的陣痛藥物。
觀察組:在常規的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神經阻滯護理方式,具體方式如下:
(1)成立專門的護理人員小組,并且對護理人員進行明確的分工,給予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護理,還要定期對這些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綜合護理水平。
(2)加強對病房環境的改善,在病房內放置一些綠植,注重病房內的采光,為患者營造一個舒心的環境。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要具有針對性,不輕易泄露患者的隱私,除了對癥護理外,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不容情況,進行心理上的健康教育,遇到沒有家屬陪伴的患者,醫護人員還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3)對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現并發癥的情況進行分析,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因此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進行科學指導,聽從醫生的建議,讓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3]
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將其分為三個等級:患者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癥狀消失,即為痊愈;患者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著很明顯的改善,即為有效;患者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不僅沒有減輕而且出現惡化的情況,即為無效;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人數。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分析:采用十分制,0分無痛,10分劇烈疼痛,而且數值越大證明疼痛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使用%表示,使用χ?檢驗。如果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表示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通過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組,經過統計學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通過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發現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患者,經過統計學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護理中應用神經阻滯方式,使護理工作不在是簡單的完成任務了,而是更多的關注患者的狀況。護理模式由傳統的單一化轉變的更加具有全面性,患者能夠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醫院的關愛,科學和有針對性的護理,有利于醫生更好的開展治療工作,同時患者也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配合,進而使患者能夠很快恢復健康狀態,減輕了患者由于疾病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4]。
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接受護理的100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對護理的效果和疼痛程度的評價,通過護理干預,對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疼痛程度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有效率分別為98%和88%,觀察組數據顯著優于對照組,經過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神經阻滯護理的應用,護理效果顯著,治愈程度高,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加巴噴丁聯合皮內阻滯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 顧麗麗,曹新添,廖云華,張學學,張達穎.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18,26(10):108-110.
藥物聯合中藥熏蒸和光療早期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效果觀察[J]. 朱永軍,耿承芳,鄧樂英,汪翠英,徐標. 江西中醫藥. 2017,10(06):181-182.
背根神經節介入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研究進展[J]. 孫臣琛,劉金鋒.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172(22):4601-4602.
“三通四聯”針灸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 佘暢,鐘歡,熊健. 內蒙古中醫藥. 2016,10(0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