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湘
【中圖分類號】R8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在現代研究中的牙科領域,種植牙屬于其中的重點研究課題。現代種植牙的歷史僅30年左右,但是其屬于20世紀牙科領域中最為偉大的成就之一。隨著對種植牙的不斷研究,其在牙科領域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種植牙的不斷發展,對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口腔部屬于人體的重要組成之一,一旦出現口腔疾病,對患者平常的進食、說話、睡眠等方面均會帶來不利影響。而種植牙可以將人工制造的純鈦牙根植入患者的頜骨內,并通過骨整合的方式,將純鈦牙根與頜骨相互融合。而上部的假牙可以與基臺相互連接,確保假牙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全世界范圍內,種植牙的生產公司在100家以上。并且其規模仍舊以很大的速度在不斷激增,這說明種植牙的發展潛力非常大,給義齒有缺陷的患者提供了另類的復原方式。本文簡要介紹有關種植牙的相關知識。
1 種植牙的優點分析
種植牙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根據相關史料考證,早在古埃及時期就已經有人工牙齒替代缺失牙的史料。在種植牙的發展過程中,曾經使用貝殼、動物牙齒、金屬、陶策等材料作為種植牙的材料。但是這些案例基本上均失敗了,而一般認識是在20世紀才正式在臨床上將人工牙齒種植在骨里。經過種植牙的不斷發展,其已經成為牙科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牙科的傳統義齒相比較,種植牙具有極為廣泛的優點。首先,其在外形上具有美觀、體積小、逼真等特點。其次,在結構上具有穩定性更強的優勢,同時也不會對旁邊的好牙帶來磨削。再次,種植牙的咀嚼功能更佳,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持。種植牙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患者的健康牙齒與口腔衛生,對人們說話的發音帶來的影響更小。并且,種植牙也不會怕酸或怕冷,日常使用中具有很強的便捷性。在當前的牙科領域中,若是外傷或蛀牙導致需要拔牙時,種植牙是最為美觀、舒適的選擇。在傳統的牙齒修復中,患者在拔牙時,普遍均是先拔牙,在拔牙窩愈合2-3個月后才能開始鑲牙。在此時期會對患者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治療周期也較長。患者通常均是選擇鑲活動假牙或是固定假牙,此2種假牙均有其存在的缺陷。固定假牙較為美觀,但是會對患者的好牙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活動假牙需每天摘戴,戴著的舒適感也較差。而種植牙技術可以在拔牙的同時進行種植,治療周期更短。也不會存在缺牙的時間,對人們的社交、生活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同時,種植牙的種植時間,也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2 可以做種植牙的人群分析
牙齒是人體的重要組成,屬于很重要的器官。牙齒的功能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在傳統的義齒修復過程中,其具有較大的局限性,許多患者甚至不符合義齒修復的條件。而伴隨著種植牙技術的不斷發展,長期的臨床實踐也讓其優勢越發得到凸顯。在種植牙的早期臨床實踐中,其主要人群為無牙患者。而隨著種植的適應癥得到不斷的拓寬后,其適應人群業債不斷的增加。按照現今的技術標準分析,理論上來說任何牙缺失患者均可以做種植義齒修復。其種植人群大致可以分為:(1)頜骨缺損者、面部組織和器官缺損者均可以通過種植來修復。(2)上頜竇與下頜管存在問題者,對于此類患者來說,種植過程中需要借助X光與CT圖像的指導。通過CT可以指示出較為準確的植入角度與種植體長度。(3)對于牙槽骨骨量不足者,也可以通過植骨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4)患者若是經濟條件較差時,可以施行覆蓋義齒修復。人工種植牙修復仍舊存在一定的適應范圍,而這需要醫師進行具體的口腔臨床檢查以及血常規、X光檢查,才能對患者的手術方式進行進一步的確定。同時,對于傳統方式無法修復者、義齒固位困難者等,一般均可以進行種植修復。對于口腔條件正常的患者來說,種植牙是其目前最好的選擇。
3 種植治療的時間
在為患者進行種植治療的過程中,其手術步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術前準備、種植體植入與種植義齒修復。在術前準備過程中,臨床醫師需要為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如:血常規檢查、X光檢查以及全身系統疾病檢查等。術前準備一般需要數天來完成,臨床醫師需對種植治療計劃進行科學、合理化的制定。在種植體植入手術中,需為患者行局部麻醉。手術時間通常1-2小時左右,拆線時間一般為1-10天。患者在結束手術后,續進食流質、軟質食物。患者也需嚴格遵循醫師的醫囑,按時按量的服藥與復診,還需仔細清潔口腔衛生。種植義齒修復一般在手術后三-六個月進行,首先需進行二期手術。然后進行取模、義齒制作、戴牙等工作,治療時間為2-3周。
4 對種植牙成功的標準分析
種植牙手術并不是一定就會成功,有相關的臨床數據統計表明,其種植治療的成功率在95%以上。有很大可能性可以終生保留,這與患者的后天養護有較大的關聯。在判斷種植牙是否成功的過程中,其評價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幾點。如:(1)患者的種植牙對鄰牙支持組織不會帶來損傷。(2)患者的牙齦炎得到顯著控制,并且其沒有出現與種植體相關的感染。(3)種植牙的外觀較為美觀,不會與鄰牙的牙色存在較大的差異,幾乎不會存在差別。(4)經過放射學檢查后,患者的種植體周圍界面不存在透影區。(5)種植體在行使支持和固位義齒功能的條件下,臨床上沒有任何動度。功能性也較好、咀嚼效率可達70%以上。(6)采用標準投照方法X光片顯示發現,垂直方向的骨吸收不超過種植手術完成時植入在骨內部分長度的1/3,橫行骨吸收也1/3以下,患者的種植體不會松動。(7)種植后患者沒有不可逆的上頜竇、下頜管以及鼻底組織的損傷或疼痛等異常癥狀,患者的自我感覺也非常良好。
5 結語
患者在進行種植牙手術后,術后需要注意自身的口腔檢查,保障口腔的衛生。若是自身的口腔衛生較為糟糕時,會讓種植體周圍組織出現感染的風險。當種植區出現感染時,有一定可能會波及到上頜竇等其他部位。同時,也不能過分的用力,避免種植牙出現植體松動或損壞。一般來說,種植牙與天然牙有較大的相似性,并且其運作方式也較為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