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亮
【中圖分類號】R49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牙齒的缺失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出現面部的塌陷,對美觀性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還會使人的衰老速度加快。那么,掉牙以后該怎樣選擇便捷、安全且方便的修復方法呢?現階段,很多牙缺失患者都會將種植牙當做修復的最佳方式。為此,我們有必要對種植牙進行深度地分析與研究。
1 何為種植牙?
口腔內的28-32顆牙齒被稱為完整復合體,是堅守人類健康的首要關口。但成年人的牙齒則屬于稀有品,如果出現缺失或者是掉牙的情況,就無法重生。還好,可以采用種植牙的修復方式。目前階段,種植牙已經發展成口腔領域最佳的修復方法,在牙槽骨內部埋植種植體,并在牙槽骨和種植體長牢以后,將牙冠安裝好,即可實現掉牙修復的目標。
種植牙并不是將自然牙齒種植其中,而是需借助醫學方法,在精密設計的基礎上,將與人體骨質能夠有效兼容的純鈦金屬制作形成與牙根相類似的圓柱體亦或是其他的形狀,借助外科手術形式,向缺牙區牙槽骨內部植入。在牙槽骨和人工牙根相互結合以后,即可在人工牙根之上對烤瓷牙冠進行制作[1]。
種植牙的優勢十分明顯,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外形相對美觀,與天然牙齒相同且十分舒適,具有較強的咀嚼功能,且清潔也十分方便;②在牙槽骨內深植牙根,可以刺激牙槽骨功能的發揮,以免牙槽骨吸收或者是牙槽黏膜萎縮;③無需將缺牙周邊正常牙齒磨小,可保證臨牙被完全保留下來;④無需受固位要求使自然牙齒負擔增加,且能夠借助種植體將咬合的力量向頜骨傳遞,有效規避對鄰牙的損傷;⑤種植牙沒有鋼絲卡與基托,能夠規避異物感或者是不適感,避免進食出現障礙。
所以說,在掉牙以后,種植牙即可被當做修復替代體,其感覺、外觀以及咀嚼功能均與自然牙齒類似,同樣也是牙齒缺失以后最佳的修復措施。
2 種植牙的結構如何?
固定式種植牙主要可分成三個不同部分,即牙冠、種植體、基臺。若將牙齒比喻成樹木,種植體就是其根基,基臺可被當做樹干,而牙冠即為樹枝與樹葉。種植牙種植體一般均由中空螺絲構造為主,精密度極高,其外部螺紋以及微表面結構會和牙床骨相互接觸,使其細胞能夠在種植體的表面生長,進而實現牙床股和種植體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咀嚼的功能。口腔內部中空表面,具備螺紋結構和抗旋轉結構。基臺在和種植體匹配以后就會插入內部,通過中央螺絲進行固位連接。在此基礎上,將牙冠安裝在基臺之上,這樣一來,與真牙類似的種植牙就即完成種植。
3 種植牙該如何連接?
連接牙冠和基臺的方法包括兩種,即直接粘結與螺絲連接。在臨床中,醫生會參考患者的牙齒狀況,對連接的方式進行選擇,盡量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如果只掉了單牙,即可選擇使用粘結固位的方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單牙在咀嚼狀態下,需要極大旋轉力,但是冠螺絲細小,若選擇使用螺絲固位的形式,折斷與松脫的幾率會明顯提高[2]。如果是多牙缺失,不僅可以選用粘結固位方法,同樣能夠選擇螺絲固位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粘結固位能夠確保力度的適中性,如果粘結力相對較小,脫落的幾率會顯著提高。而如果粘結的力度過大,也容易出現拆卸難度較大的情況。若選擇使用螺絲固位的形式,對于精度加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且制作相對復雜,然而實際的拆卸十分方便。另外,若牙冠較長,其受力也過大,受杠桿力影響,冠螺絲和農容易出現折斷的情況,所以可行性不強。
4 掉牙后種植需多久可以成功種下?
在掉牙以后選擇種植牙方式進行修復,通常可以細化成兩期:1)將人工牙根種植于缺牙區域,并在牙槽骨和人工牙根相互結合以后,即可展開二期修復操作;2)操作相對簡單,僅通過口腔內部取出模型,并交由專業技師將其加工形成義齒,并在人工牙根上固定好即可。掉牙以后,種植牙的整體修復時間在3個月左右。
5 所有掉牙都可以使用種植牙嗎?
所有醫療技術均具備適應的范圍,所以說也并不是所有掉牙的人都可以植入種植體。一般情況下,在掉牙以后,可以由專業醫生實施口腔檢查,拍攝全景X線片并進行血液的常規檢查,進而確定是否具備手術適應癥。若患有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內分泌、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必須在基礎疾病治療且穩定以后才能夠種植牙。之前,牙槽骨吸收嚴重所引起的骨寬度與高度不達標,同樣被當做種植手術禁忌癥,但是經牙槽骨擴增術治療以后,此類患者同樣能夠接受種植牙的修復治療。
6 種植牙修復會痛嗎?
通常來講,種植手術屬于牙槽外科手術,僅通過局部麻醉即可,創傷不大,且術后可以馬上進食[3]。因種植牙的生物材料能夠和人體有效相容,所以并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即便種植體骨整合不成功,同樣能夠取出,并在傷口愈合以后通過種植方法的改善(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成功種植,也可以將其制作形成普通的義齒。
7 種植牙是否耐用?
根據既有調查數據結果統計發現,人工種植牙五年的成功率為95%,而十年的成功率超過90%,而且失牙率比自然牙齒要低很多。那么,種植體可以維持的時間到底有多長呢,怎樣才能夠使種植牙更加經久耐用呢?
為確保義齒種植的成功,就必須積極采取必要的口腔衛生措施。種植牙患者在進食以后,要及時漱口,同時要合理使用牙刷和牙線。通過對牙線的選用,能夠將牙間隙內部軟垢與食物的殘渣有效去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使用毛柔軟且末端是圓頭牙刷,在對牙膏進行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用富含軟性摩擦劑的牙膏。當對種植體基樁周邊進行清刷的過程中,要保證動作的輕柔性,以免牙刷對周邊軟組織帶來直接刺激與損傷。在成功種植牙以后,不應過多地食用過硬的食物,盡可能吃一些富含酸與碘的食物,有效規避種植體鈦表面被腐蝕。我們在種植牙以后,應高度重視口腔衛生的作用,并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種植牙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根據以上對有關種植牙知識的研究與分析,可以證實,在掉牙以后,種植牙是當前優選的修復方法。種植牙的種植需保證材料與生物相容性要求相適應,并具備較強的生物力學相容性。而種植的成功與否,則和患者個人條件與手術操作等因素存在直接關聯。在完成種植后,為確保種植牙經久耐用,還要合理采用維護措施,結合種植牙的基本特點,延長其使用壽命,彌補牙齒缺失的不足,保證掉牙患者牙齒的美觀性,避免出現面部塌陷或者是衰老速度過快的情況。
參考文獻:
掉牙了,怎么辦?[J].健康指南,2015(10):49.
張夢然.中年掉牙留神心臟病[J].中華養生保健,2019(7):32-34.
雁群.牙齒保健操對抗老掉牙[J].養生月刊,2019,4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