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 伍彩虹
【摘 要】目的:探討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對麻醉復蘇室(PACU)護士同情心疲乏與工作滿意度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PACU納入標準的4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于2019年1月-6月采用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策略進行干預。干預前后,采用同情心疲乏量表和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對40名PACU護士進行測評。結果:干預后,40名PACU護士同情心疲乏量表和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總得分及各個維度得分均明顯優于干預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策略可以幫助PACU護士獲取更多的積極情緒體驗,來提升護理工作價值感與滿足感,從而有效的提高PACU護士護理工作滿意度,降低同情心疲乏水平。
【關鍵詞】認知重評;PACU;護士;工作滿意度;同情心疲乏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同情心疲乏是指,對遭受疾痛的人提供關懷照護后出現的情緒壓力[1]。PACU護士作為醫院的特殊護士群體,接觸的患者為術后未蘇醒患者,所屬環境特殊,處于封閉,家屬不能給患者提供及時的情感關懷,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付出的情感較多,長期如此,容易出現情感過度支出及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心理失衡情況[2-3],出現同情心疲乏,表現為精力衰竭、麻木冷漠、失眠、易怒、行為退縮等[4]。而同情心疲乏不僅會影響PACU護士的身心健康、增加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低護理質量,而且還會增加護患之間的矛盾,影響PACU護士對職業的認同感,降低護理工作滿意度,增加離職率[5-6],造成PACU護理人力資源流失,嚴重影響了PACU護理隊伍的穩定與急診護理事業的發展。故對PACU護士進行有效的心理與情緒認知干預,提高其同情心疲乏與工作滿意度水平,對于提高PACU護理工作質量、降低醫療不良事件發生、促進全麻術后復蘇患者的安全、穩定PACU護理隊伍與發展麻醉復蘇護理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認知重評是指個體對情緒事件進行再解釋、再評價,通過改變對于情緒事件的理解,改變情緒事件對個體產生的意義的認識,將其合理化,從而改變個體的情緒[7]。本研究采用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策略對我院PACU護士進行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者于2019年1月-6月選取我院PACU納入標準的4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獲得護士資格證并已注冊者;②同意參加并配合本研究者;③在PACU臨床護理一線工作時間超過一年者。排除標準:①拒絕參加本研究者;②因外出進修、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完成研究者。③進修、實習、退休或返聘護士。④近3月來有重大負性事件發生影響者。40名護士中,性別:男2名,女38名;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0.64±3.55)歲;護齡:3-12年,平均護齡(7.31±2.40)年;學歷:本科33名,碩士研究生7名;職稱:護師30名,主管護師 10名;PACU工作時間:2-10年,平均工作時間(5.60±1.36)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PACU護士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小組 干預小組由1名PACU高年資護士(要求具有15年或以上臨床一線護理工作經驗,5年或以上PACU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并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2名國家一級或二級心理咨詢師組成。小組成員根據PACU護士同情心疲乏的定義為基礎,以認知重評為框架,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報道,總結預防與控制PACU護士同情心疲乏核心策略,設計出PACU護士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策略方案與流程。
1.2.2 PACU護士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干預策略的實施
干預前,采用同情心疲乏量表和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對40名PACU護士進行測評,了解PACU護士同情心疲乏與護理工作滿意度水平的現況,將PACU護士組成名為“認知重評團體輔導”的團體,設計出團體輔導的主題活動,共有八個單元的活動,每周一次,每次90分鐘,對同情心疲乏程度較高、工作滿意度低的PACU護士進行干預,具體情況。
2.小組成員讓護士了解本次研究目的、方法、流程及達到目標。 1.小組成員與PACU護士各自做自我介紹,互相進行握手、問候、擁抱活動;
2.PACU護士將自身愿望說出來;
3.小組成員與PACU護士做好下次輔導的約定。
第二單元 認識壓力 培養PACU護士認識自我情緒與同情心疲乏的能力 1.認知程度直接影響著PACU護士的情緒體驗發生的性質和強度,故首先開展理論授課,提高護士認知水平;2。然后通過“音樂進入情境”活動,引導PACU護士將注意集中在積極或消極的事件中,產生對音樂的不同的情緒體驗;3.通過經典案例討論與分析,感受自己不同的情緒與同情心疲乏程度。
第三單元 認識認知重評 1.了解自身情緒與同情心疲乏產生的根本原因;
2.認知重評策略:讓護士了解到如何從認知上改變情緒與壓力,讓護士認識到只有認知的改變才會帶來情緒與同情心疲乏深層行為。 1.回顧上一次活動,引出認知重評理論和技術;2.理論授課:內容包括認知重評的概念、策略方法、策略實施的步驟、實施過程的注意事項、情緒感知與調節的方法等,讓護士認識到只有認知的改變才會帶來情緒與同情心疲乏深層行為。3.舉行“你演我猜”的游戲,調動護士情緒;4.總結與作業。
第四單元 深入學習認知重評 1.幫助PACU護士更深層次了解認知重評策略;
2.逐漸讓PACU護士將認知重評策略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 1.總結第三單元活動布置的作業,即對這周護士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情緒體驗與做法進行分析。
2.播放南丁格爾故事視頻,引導護士談論自身的看法與建議。3.總結與作業。
第五單元 挑戰不理信念 改變PACU護士在長期臨床護理工作中形成的不合理信念,破除認知重評的障礙。 1.結合作業,列出PACU護士在長期臨床護理工作中形成的不合理信念,讓每一位護士比對,看自己有哪些,使PACU護士清楚認識自己;2.開展真心話大冒險活動;3.幫助PACU護士對這些不合理信念進行分析和歸類,通過換位思考、認知重評策略建立合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