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彬 蘭現明(中國石油西南管道公司蘭成渝輸油分公司,四川 成都610036)
蘭成渝輸油分公司管轄蘭成渝成品油管道、蘭成原油管道和中貴天然氣管道,所轄管道2019年開展了高后果區識別,共識別出220處高后果區,高后果區總長度為372.29km,占蘭成渝管道總長度的28.35%。其中Ⅲ級高后果區117個,以環境敏感型為主。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長度和數量分別為170.67km 和90個,分別占高后果區總長度的45.84%和40.91%。
為了對高后果區管道進行針對性的風險管控,2019年開展了高后果區管道風險評價工作。
評價工作按照GB32167《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開展。主要考慮管道失效可能性和管道失效后果兩方面,失效可能性主要考慮內腐蝕、外腐蝕、第三方損壞、自然與地質災害和制造與施工缺陷等5大因素,失效后果主要考慮潛在的人員傷亡、環境影響、財產損失和停輸影響等4個方面,并同時考慮已經采取的風險管控措施有效性和潛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場景。
采用半定量評價法,設立評分模型,然后采用如下公式,計算得到管道風險值,用于風險排序:

式中:
R——風險值;
P——失效可能性值;
C——失效后果值;
k——失效原因編號(從1~5分別代表第三方損壞、外腐蝕、內腐蝕、制造與施工缺陷、地質災害);
j——失效后果因素編號(從1~4 分別代表人員傷亡、環境影響、財產損失和停輸影響);
T——失效后果相關變量。
最終將各個高后果管道的風險分為高、較高、中、低四個等級,對應管控要求見下表2-1。

表2-1 管道風險管控要求
采用上述方法對高后果區進行了風險評價。蘭成渝管道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共90處,中風險的管段85處;較高風險的管段5處。
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通常以地質災害風險為主導風險因素,因此需要對地質災害風險開展針對性的管控。對于較高風險的管段,提出了針對性的風險管控建議,如定向鉆改線重新穿越,或采取修筑水工保護,安裝管道穿越河流埋深監測系統,加強應急準備等措施。
通過上述風險評價,明確了高后果區風險等級與主導風險因素,隨后公司對高后果區編制高后果區風險防控方案,開展了針對性的風險管控。
以某高后果區為例,管道大開挖穿越河流,屬于典型的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經過評價,判定風險等級為較高。
管道主導風險因素為自然與地質災害,具體為河溝道水毀,該處河床已經明顯下切,汛期河道內水量大,穿越處河床有明顯坡降,水流加速,將形成明顯的下切作用,建議治理。該處潛在后果影響為環境污染,一旦油品泄漏,由于水流流速快,攔截也存在一定困難。
高后果區現場見圖3-1。公司目前擬對該處進行治理。此外在治理完成前,安裝了河流埋深監測系統對管道穿越處河道下切情況進行24小時連續監控和預警,并納入西南管道地災監控預警平臺管理,制定專門的現場應急處置預案,儲備相應應急物資,做好應急準備。

圖3-1 高后果區現場圖片
大量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風險并不突出,失效可能性較低,但失效后果較高,風險等級判定為中。此時需要做好降低失效后果的應急管理工作。可詳細分析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的潛在失效模式和泄漏場景,估算油品潛在泄漏量,制定針對性的應急管理方案。
某處高后果區(圖4-1),主導風險因素為自然與地質災害,對應潛在失效模式為破裂斷管。管道一旦發生該類事件,泄漏的油品會在河道內順流而下,下游匯入沱江,呈線性擴散。以管道輸量和估算的響應時間計算,并考慮管內油品存量,潛在泄漏油品約100噸。
作業區將會第一手接到應急信息,應急處置流程見下圖。

圖4-2 作業區應急流程
由搶險隊伍進行搶險作業,核心任務為管道封堵和油品攔截與回收。為了指導現場作業,分析沿線地形,確定了三處便于攔截的地點,在攔截點設置了圍油攔截錨固墩,配備相應數量的應急物資,并同鄉鎮、村委會進行了預案溝通,簽訂應急合作框架協議,并制作了應急水系防控APP,實現實時導航、應急預警信息發布,應急物資調度、溢油方案制定查詢等功能,提高了應急反應速度。見下圖。

圖4-1 高后果區現場圖片

圖4-2 河道下游三個便捷攔截點(藍色線段)
通過對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開展針對性的風險評價與管控,明確風險等級與主導風險因素,采取風險減緩措施與應急管理,使此類型高后果區風險得到了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