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政 王浩宇(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天津300450)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實現了現實社會與互聯網的連接,促進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更精準、更便利的服務于社會提供可能性。對于安全生產領域,從海量的安全生產活動所生成的數據中,加強安全生產周期性、關聯性等特征分析,分析出安全生產的潛在規律,以降低隱患排查成本,預測未來以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提高事故預防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1]。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以多元形式,自多源搜集而來具有實時性的龐大數據組。對于安全生產領域,安全數據是挖掘安全規律的基礎。2015年印發的《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中指出,為強化安全能力建設,要大力提升安全生產“大數據”利用能力,創新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制,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規律可循的發展要求。
危險是指可能引起不期望發生的事件的真實或潛在的條件。風險意味著不期望事件轉化為事故的途徑和可能性。本質安全指通過消除、避免、阻止、控制和減緩危險等原理,以從根本上避免危險?;诒举|安全理論,風險管理是指通過識別和有效控制風險,以實現最佳的風險管控的科學管理方法。
目前,受時代背景和相關風險管理技術的限制和約束,我國安全風險管理仍存在些許問題。如風險管理中的方法與技術工具,使得風險管理的及時性和高效性無法達到;風險管理過程中的風險評價和分級,還是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問題,缺乏科學的決策依據等。
現今,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形成了體量巨大的安全生產大數據。將大數據應用于風險管理,建立和生成安全生產大數據庫,可以依賴于對安全生產大數據的數據挖掘規律的發現,實現風險管理因素數據化管理,以及各要素之間的關聯分析,從而避免風險因素的遺漏。此外,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各風險管理對象狀態參數的實時采集,可以保障風險管理的動態性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保障在風險預警的同時提供最優的風險管控方案,以為安全風險管理帶來變革,從而實現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將安全科學理論和大數據理論有機結合,以對未來可能形成的事故進行趨勢預測,從而有的放矢的消除或弱化安全風險,是較為必要的。
按照風險管理三大步驟,基于大數據的安全風險管理應遵循如下原則[2]:(1)系統性及相關性原則。指風險管理所包含的所有要素之間是按維度、按層次、有規律的排列的,且其之間既相互聯系又互為條件。(2)有效性原則。指風險管理要以實際風險管理工作的需求為導向,堅持有效性原則。(3)實用性原則。指風險管理應簡便明了,同時對應用于安全生產各領域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大數據理論的核心依據是表現理論在數據中的一種體現,安全科學是研究安全與風險矛盾變化規律的科學,二者的有機結合便是安全生產大數據的理論基礎,如圖1。

圖1 安全生產大數據理論基礎
同時,大數據思維是更多地應用統計學的相關理論,更多的去掌握數據間潛在的相關性,綜合利用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方法的優勢,形成對數據資料處理的新方法,從可能與現實,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結果,部分和整體,精確和模糊等“未知”中發現規律,實現趨勢預測并應用于實際的方法學。物聯網是當下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具有先進的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能力,是作為大數據這一基礎數據資源來源的重要技術支撐。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等運行模式,可以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分析和展現,以及在短時間內進行急速的運算服務。通過應用以上等大數據技術,能結合其優勢,為安全生產各領域企業優化風險管理。
風險辨識要保證其真實可靠,同時在進行數據化的風險辨識中,要進行數據關聯分析和規律挖掘,并通過機械學習法實現計算機化、系統化、智能化處理,從而彌補傳統的理論風險要素分析所出現的“盲點”問題。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辨識過程主要包括數據來源、安全生產大數據庫等,具體流程如圖2。

圖2 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辨識流程
傳統的風險評價分級流程是先有模型再有數據,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價則是先有數據再有模型的模式,逆向建立符合安全生產大數據的風險評價分級模型,以彌補傳統法在應用中的短板問題,實現風險評價分級的優化?;诖髷祿娘L險評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大數據庫、數據整合、事故隱患數據庫、關聯規則信度分析、確定風險評價分級模型、數據化風險評價分級等。其中,事故風險的基本數學模型如下:
R=f(P,L,S),
R-風險,P-可能性,L-嚴重度,S-敏感性。
基于大數據的風險預警預控,就是依靠大數據技術實現對數據的動態監測,依靠人工智能進行數據挖掘和搜索,為風險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的支撐。同時應用機械學習法優化技術性自動化預警功能,同步給出針對預警狀態的擬解決的方案措施,實現超前的事故預防?;诖髷祿娘L險預警預控包括風險預測預警、風險控制方案選擇、平臺信息發布等。
綜上所述,基于大數據的風險預警預控優化措施可以實現靜態預警、實時預警、全自動化預警、精確風險預警信息等,推送出針對預警信息出現的風險的控制對策,實現對風險管理的模式創新,分部有序進行風險管理工作,從而有效提升風險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