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隨著客貨車ETC、入口自動發卡、自助交費等自動設備陸續投入使用,利用電子設備的漏洞逃交通行費的行為將不斷涌現,同時,隨著處罰主體變更、取消省界收費站等政策的實施,對逃費車輛的查處難度也將日益增加,收費稽查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需要用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打破局限,用與時俱進的思維拿出新對策,打開新局面。



近年來,高速公路逃費方式不斷翻新、越發隱蔽,特別是取消省界收費站之后,利用沖卡、屏蔽CPC卡(OBU)信號“跑長買短”、申報減免通行費政策(綠色通道、集裝箱運輸)等手段少交、逃交通行費的車輛將會大幅增加,如何做到及時、有效打擊各類逃費行為,減少通行費流失,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
在自由流收費的新形勢下,高速公路匝道收費站功能將逐步減弱,成立一支負責處理各類偷逃通行費行為的專業收費稽查隊伍顯得尤為重要。2014年底組建的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宜春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宜春管理中心”)收費稽查大隊(以下簡稱“稽查大隊”)成為了宜春管理中心稽查工作的橋梁與紐帶,在管理中心與各收費站中處于承上啟下、聯系左右、協調各方的重要位置,其工作效能和稽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管理中心收費稽查工作的質量。為此,健全收費稽查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流程已成為稽查大隊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
鏈接:
宜春管理中心管轄國高網滬昆高速昌傅至金魚石段168公里、大廣高速新余至吉安段96公里、省內4條加密高速公路221公里,共487公里高速公路的收費、養護和管理工作。2014年底,宜春管理中心組建收費稽查大隊,負責管理中心所轄路段收費站的對外打逃和對內稽查工作。近幾年,宜春管理中心打擊車輛偷逃通行費工作效果顯著,追繳通行費從2014年的51萬元,到2017年突破200萬元,2018年處罰主體變更后,全年追繳金額達141萬元。
稽查大隊每月對數據篩查及收費站上報的異常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制定下一階段打擊重點,以專項活動的形式對同一類型逃費車輛集中進行查處。以2016年為例,2月開展了客車“大改小”專項、3月開展了車輛運輸車私自加軸加胎增加軸限專項、4至5月開展了打擊沖崗車輛專項、6月開展了施工車專項、7至8月開展了假集裝箱車輛專項、9至10月開展了倒卡換卡專項、11至12月開展了ETC車輛專項,全年組織7次專項稽查活動,追繳通行費近100萬元。
根據歷年打逃數據,結合當年收費形勢進行預測,合理研判,制定年度打逃目標任務,并拆分至收費所站及稽查大隊。
稽查大隊從日常管理、數據排查、對外稽查和對內稽查等多個方面量化每位稽查員的目標任務,進行月度核算,實行多勞多得的激勵機制。
宜春管理中心管轄高速公路里程較長,工作涉及點多、面廣,為達到良好的稽查效果,稽查大隊隊員分片區掛點收費站,從了解基本收費情況、指導推動稽查工作、解決收費實際問題、總結推廣稽查經驗等四個方面著手,定點幫扶收費站,并及時發現和總結基層工作中的經驗與問題,充分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切實加強與所站之間的溝通。
在面對打逃難題時,稽查大隊與站所共同出謀劃策,積極打造團結和諧、有戰斗力的隊伍。近幾年,通過培訓授課、電話指導、后臺幫助分析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收費站相關人員的收費稽查業務能力。
為快速及時處置排查出的疑似逃費車輛,從2017年開始,稽查大隊將分析出的逃費車輛以《逃費車處理通知單》的形式下發至相關收費站,通知單包含車輛的逃費方式、逃費流水、逃費金額等信息,要求收費站對逃費車輛及時進行查處,做到精準打逃。目前稽查大隊共下發《逃費車處理通知單》百余單,最終在收費站接受處理的超過一半,追繳通行費約50余萬元。


2018年,宜春管理中心在江西省高速集團范圍內率先提出了“跨路段、跨省際”的打逃理念,打破了以往的地域局限,提前探索取消省界收費站之后的打逃新模式。同年3月在昌泰高速查處一起ETC客運車輛“大改小”逃費案件,追繳通行費約4萬余元;5月在上武高速黃崗山收費站查處一起非正常出口逃費案件,第一次與集團以外的高速路段單位通力合作,共同查處逃費車輛,并由高速路政進行了行政處罰;11月與湖南醴潭高速聯合行動,成功查處一個活躍在江西與湖南兩省的換卡換牌逃費團伙,追繳通行費約10萬余元。
宜春管理中心在立足智能稽查系統大數據的同時,安排專人專項對逃費車輛進行梳理排查,排查數據不局限“一個中心一條路”。當發現外路段逃費車輛后,積極與兄弟單位進行跨路段打逃合作,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與本省和鄰省相關路段管理單位收費部門就收費稽查工作達成長期深度合作意向,建立逃費車輛數據共享機制。
宜春管理中心稽查大隊與泰和、上高、贛州、湖南醴潭、長瀏高速稽查大隊、贛定高速等單位建立了QQ聯系群,隨時交流打逃經驗、分享逃費車輛信息、聯合打擊逃費車輛。并加強與地方公安、高速交警的聯系,通過調閱公安天網視頻、交警高清卡口圖片,為下一步抓獲沖崗車輛提供了有利證據。
為落實江西省高速集團開展的跨省界綠通車輛查驗聯勤聯動機制,宜春管理中心積極聯系湖南醴潭高速、長瀏高速相關人員,就如何做好跨省界“綠通”車輛查驗工作進行溝通,同時交流打逃經驗。對外加強與地方公安、高速交警、聯網中心贛通卡客服中心的聯系,通過調取車輛座位信息、車輛辦理贛通卡相關信息,為查處逃費提供了有力有效的證據。
切實加強與上級單位及有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以得到大力支持與配合。通過充分調動團隊工作的積極性,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時也保證了稽查工作的順利運轉。
在對外保持高壓態勢打擊逃費車輛的同時,稽查大隊的內部管理工作也依照高標準、高水平、高規格要求進行。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探索,宜春管理中心擬定了《收費稽查標準化手冊》,細化了收費稽查各項管理規定,強化了各項管理制度,手冊內容從組織框架、人員崗位職責,到每周周報、車輛流水細則均進行了闡述說明,要求稽查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化手冊開展收費稽查工作。
鏈接:
取消省界收費站后關于稽查工作的思考
問題
隨著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國實現了“一張網”不停車快捷收費,收費稽查工作將面臨新的嚴峻形勢和問題。
通行費額增加使逃費的誘惑力變大經常往返高速的長途貨運司機存在“能少就少”“能逃就逃”的心理,而且即使逃費行為暴露,對其處罰力度有限。取消省界收費站之后,一次性行駛里程及通行費額增加,使借由逃費行為的非法獲利的誘惑力變大,新型逃費手段也會隨之出現。
部分匝道收費站打逃經驗不足導致逃費現象增加打逃經驗不足的匝道收費站將成為不法逃費人員的新選擇、新目標。對現在運輸行業形成的車隊管理規模來說,短期內逃費狀況的增加,也會讓不法人員產生長期逃費心理,而堵漏、追逃所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嚴峻。
建議
未雨綢繆,加大對逃費手段的分析。研究取消省界收費站之后容易出現的逃費形式和手段,分析典型案例、總結有效經驗,做到防患于未然。
技術研發,拓寬稽查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設備以及新的信息技術拓寬追逃、治逃手段,彌補現有稽查手段單一、不夠全面的短板,強化稽查人員的自身素質,定期對他們進行相關業務培訓,以達到內外兼修的稽查效果。
信息共享,建立全面有效的數據共享平臺。加強省際聯系,以便及時鎖定稽查重點車輛,通過相關數據輔助排查,做到重點車輛重點監控、及時提醒、重點跟蹤,使稽查形成“一張網”模式。
路警合作,從法律層面加大打擊力度。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公路稽查人員并不具備執法權,取消省界收費站之后,應進一步加強路警合作,提高對不法逃費車輛的打擊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懾。
信用懲戒,推動高速公路信用體系建設。隨著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的完成,建議盡快推動高速公路信用體系落地,對偷逃車輛通行費等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