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北縣縣通高速和精準脫貧的歷史使命,維系于此,也將終結于此。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湖北西南,扼巫峽之險,與渝湘為鄰,山嶺高峻,林壑幽深。直到2015年冬天,湘鄂邊根據地的中心——恩施的鶴峰縣仍然是湖北省唯一沒有通達高速公路的縣級行政區。縣縣通高速和精準脫貧的歷史使命,化作宣鶴高速公路項目,落到了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交投”)旗下的湖北宣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宣鶴公司”)身上。
宣鶴高速公路建設分四段同步推進,第三合同段(以下簡稱“宣鶴三標”)在第一次招投標時竟然意外流標。原來,宣鶴三標僅橋隧比就高達90%,從標頭開始,有1030米長的楊家埡2號隧道,一處206米長、相當于13層樓高、需要填筑90多萬立方米填料的路基,分水嶺隧道出口有3座大橋,還有一處20多米深的洼地,需要80多萬立方米填料的1公里路基,還有需要完成掘進2100米、與宣鶴二標對打的巖屋坪特長隧道。同時,分水嶺隧道出口、巖屋坪隧道進口和車洞河路基段經過宣恩縣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既不能取土,也不能棄渣。
幸好,總有無畏艱險的勇者,擔當交通扶貧的使命,為億萬斯年窮守大山的人們點燃夢想。2016年8月,中鐵十五局以最低價中標方式,在亦喜亦憂中,將宣鶴三標收入囊中,此時,另外三個中標單位已經進場施工8個月。
分水嶺隧道進口海拔1229米,是宣鶴高速的至高點,也讓宣鶴高速成為湖北省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全長4570米的分水嶺隧道被宣鶴公司冠以“天路1號”之稱。湖北交投將宣鶴項目作為“1號工程”,由董事長龍傳華重點督辦。
中鐵十五局二公司項目經理張文華最開始并不想參與這個項目:“我負責的上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困難項目,這個更是困難十倍。我不能總干困難項目吧?”然而,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張文華還是決定硬著頭皮頂上去:“保證完成任務!”
進度相差8個月,要實現工期平衡,務必像追風一樣去追趕。“快進場、快施工、快收尾、快撤退”,一連串的“快”字,激勵人、鞭策人,卻也愁煞人。張文華打破公司慣例,提出項目班子要由他“點將”的請求,終于,幾位富有隧道和橋梁施工管理經驗的專家級人才匯聚到張文華旗下。
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演,張文華提出了“以特長隧道為重點,以運渣通道為主線,加強施工組織,精準調度,追趕目標”的管理思路。
隧道施工,是“天下最苦的差事”,被不少行內人戲稱為“吃陽間飯,干陰間活兒”,拴心留人十分不易。隊伍不穩,往往是施工單位最大的敗因,也是項目管理最大的困難。
曹鐵軍是湖北環博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同時擔任分水嶺隧道進口作業隊伍現場負責人。每天接近一線工人的他,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工人的喜怒哀樂、冷暖饑飽,他耳聞目睹、感同身受、細心解決。現場主管曹茂宇二女兒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費花了120多萬元。除了組織捐助外,曹鐵軍個人也給他借支3萬多元渡過難關,作業隊也穩定了軍心。
因為是最低價中標項目,項目部從一開始就對項目后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充分預估。
為防范“善始不能善終”的情況發生,張文華定下規矩,所有基礎設施由項目部建設,所有“不帶輪兒”的大型設備由項目部購置,作業隊伍只需要自籌部分“帶輪兒”的設備。同時,項目部需新建5棟住宿板房,接通水電,完善生活設施。
張文華說,這叫“清包”,也就是純包工,或者叫做純勞務承包。所有風險由項目部承擔,不給作業隊伍墊資壓力,是穩定施工隊伍的關鍵。
分水嶺隧道乃至整個第三合同段,都實行“清包”。項目部在財務流程上規定,每個月只有工人領到工資后才能撥付其他款項。根據作業隊上報花名冊,他們建立了農民工管理臺賬。每月發放工資前,財務總監、辦公室主任還要深入工人宿舍、施工現場,讓工人排隊點名,核對身份證,糾正錯報漏報情況。分水嶺隧道兩支作業隊伍各有100多人,3年多來,沒有因為工資問題引發任何糾紛。
如今,“清包工”正成為中鐵十五局的一張名片。
標頭的206米路基段,約需90多萬立方米填料。楊家埡2號隧道可就近棄渣20多萬立方米,再利用分水嶺隧道進口2/3洞渣40多萬立方米,再從分水嶺隧道出口調運20多萬立方米,基本滿足需要。
分水嶺出口與春樹蔸2號隧道之間的車洞河路基段,約需要80多萬立方米填料。料從哪里來?分水嶺隧道出口20多萬立方米、春樹蔸2號隧道20多萬立方米、巖屋坪隧道出口40萬立方米,也基本夠了。
為此,項目部計劃在標頭修筑800米長的1號便道,連通鴉來公路與楊家埡2號隧道進口路基段,解決分水嶺隧道洞渣運輸通道問題;變更設計,提前打通春樹蔸2號隧道,作為運輸道路,解決車洞河路基段填料運送問題。
提前開工分水嶺隧道進口,是中鐵十五局打響宣鶴項目“第一炮”的既定目標,運渣通道,成為比分水嶺隧道進洞更為迫切的問題。
2016年10月中旬,宣鶴三標項目部副經理劉裕民打頭陣勘察路線、確定標高,在寒氣逼人的初冬時節,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時常一身大汗將內衣打濕。3天后,征地圖、施工圖就圓滿完成了。項目書記邵克才和協調部的同事迎著清晨的薄霧出門,深更半夜還在山溝野地里走村串戶講政策,挨家挨戶說好話,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完成了征地。
征地完成后1個星期,便道施工就完成了。此時,隧道施工用電問題,成為了項目面臨的又一個難題。
分水嶺隧道出口用電線路,需要跨越魚泉水庫,然后拉線上山,在山腰建一座鐵塔。山勢陡峭,樹木茂盛,鐵塔構件運輸極其艱難。施工人員計劃安裝卷揚機從下往上吊運,但因樹木蔥蘢、植被繁密,根本無法實施。后來采用騾馬運輸,沉重的鐵構件往騾馬身上一壓,壓得騾馬四腳打顫,寸步難行。前面的人拉繩緊拽,后面的人皮鞭緊抽,用了半個月時間,終于將構件馱運到半山腰。兩天后,一座鐵塔立起來了。

2017年3月到8月,從協調用地到完成施工,5個月時間里,邵克才等人干凈利落地完成了這項工作。中鐵十五局宣鶴三標,全線通電。
最低價中標項目,最怕兩件事,一是延誤工期,二是增加投入。秋冬季節,分水嶺上每天從下午四五點鐘開始,到次日上午八九點鐘,濃霧縈山。張文華意識到,如果繼續維持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的模式,不僅看不到開門紅,一到冬季,每天的施工進度、勞動成果,都只能祈求濃霧和冰雪偶發善心,靠天施舍。
考慮到支護的需要、工期壓力、運輸安全的風險,項目部在2016年大雪封山前投入100多萬元,在分水嶺隧道進、出口分別建起了一個拌和站;到12月底,氣溫降到零下10攝氏度,大雪封山,項目部又投資100多萬元,新增冷彎機2臺、龍門吊2臺,在分水嶺隧道進、出口各建起了一座小型鋼筋加工場和材料倉庫。
“只許人等活兒,不許活兒等人”,張文華說,這是加快施工進度的一條鐵律。項目部憑借動態協調,靈活調度,解決了工序無縫銜接的難題。
分水嶺隧道非獨立工程項目,運渣通道也非僅僅為了分水嶺隧道棄渣。張文華說,項目部以特長隧道為重點,以運渣通道為主線,絲毫沒有忽視分水嶺隧道出口至大樁號標尾路段的施工組織,那里還有包含巖屋坪特長隧道一半里程和春樹蔸2號隧道、3座大橋、1公里路基,相當于整個標段2/3的里程。為保障施工進度,項目部4條半隧道全線進洞,一次投入近千萬元,配置了12臺全新二襯臺車。

一個驟雨奇襲的夜里,與分水嶺隧道進口遙相對應的楊家埡2號隧道洞門上方發生滑坡。參加搶險的張文華陡生一念,盡快打通楊家埡2號隧道,作為運渣通道,比走1號便道縮短運距1公里,而且運輸安全風險更小。
楊家埡2號隧道長1030米,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單頭掘進是最好的方式,也不影響總工期目標。但分水嶺隧道等不起,也不能等。項目部決定花費200多萬元,購置兩臺挖掘臺車、兩臺二襯臺車,楊家埡2號隧道小里程方兩個洞口同時進洞。一個1公里長的隧道,開了4個洞口,楊家埡2號隧道受到項目部空前重視。
盡管在楊家埡2號隧道掘進過程中,突泥突水一路伴隨,2017年10月,左洞還是僅用7個月時間就實現貫通。分水嶺隧道洞渣從這里源源不斷拉到大填方路段,從開挖到出渣、再到初支,每一個循環從28個小時縮短至22個小時,整整縮短6個小時。
2018年7月,分水嶺隧道出現一個左右洞平行穿越的破碎帶,橫穿長度各200多米,隧道圍巖從4級突然變弱為5級++,以遇水即化為泥漿的軟弱泥巖為主。破碎帶導致拱頂坍塌4次,最嚴重的的一次,初支大變形240多米。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最低價中標的困難項目再遭遇這樣的情形,讓項目部憂心如焚。
宣鶴公司總工程師陳禹成,率技術部部長魯水濤、副部長羅昌宏等及時趕赴工地,查看現場,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迅速形成處治思路:反壓回填,預留泵管,泵送混凝土進行拱頂加固。
左右洞共400多米軟弱圍巖,平均每月進尺20米,被稱為“在豆腐里打隧道”。項目部總工程師楊雷說,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采取“基因治療”措施,注入混凝土漿,改變圍巖地質結構,達到加固隧道圍巖的目的。
前方艱難掘進,后方突擊處治。長錨管全環徑向注漿,形成穩固圍巖體系。24小時循環監控,加強臨時護拱,加密拱架。采取雙層鋼拱架,雙鋼筋網片,從拱腰到拱頂,每隔一米,打入一根長錨桿,釋放應力,解決柔性支護問題,再打入超前小導管,注漿固結圍巖,形成穩定的圍巖體系,防止拱頂坍塌。
為阻止初支繼續下沉,穩定掌子面圍巖結構,他們把拉出隧道的棄渣再拉到掌子面,回填反壓。通過預留泵管,進行注漿,等到隧周圍巖穩定后,再拉走洞渣,進行掘進作業。一車洞渣拉回掌子面后,用挖機慢慢回填,僅一次回填就要十天。而且經常是回填洞渣剛拉走,初支又下沉,再將洞渣拉回來,有時甚至要反復兩三次。
中鐵十五局這支鐵軍,與遇水化泥的軟弱圍巖對峙著,短進尺、強支護。四五個月過去了,他們完成了“蝸牛攀崖、寸進為歡”的跋涉,終于沖出泥潭,迎來春天。
2018年底,春節在即,臘氣噴香。“分水嶺隧道春節不能放假!”宣鶴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沈典棟冒雪爬上分水嶺,現場督陣,下達春節不放假的指令。項目部也不含糊,春節不停工,一個洞口獎勵10萬元。
2019年7月底,經過780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奮戰,隧道進、出口兩端伸出的一雙雙烏黑大手終于得以緊握。當天,曹鐵軍給作業人員發了130個紅包。
早在2019年7月初,宣鶴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沈典棟,副總經理王永紅就專程到項目部召開緊螺絲會,將貫通后可能影響工期的因素一一列出。分水嶺隧道貫通了,但項目部卻不敢懈怠。宣鶴公司明確要求9月底交工右洞,10月底交工左洞,時間甚至精確地掐到小時。
2019年冬季,在所有建設者心中,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歲月。2019年12月30日,宣鶴高速公路通過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質監局項目交工驗收。至此,湖北省最后一個未通高速公路的建制縣——鶴峰縣的交通命脈被打通。
鄂西南,天塹變通途;鶴峰縣,高速已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