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因“山郁珍奇 上乘富饒”而得名,是一座有著2230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 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上饒資源豐富,生態秀美,名勝眾多。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視察時,盛贊“三清天下秀”。上饒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的氣候,孕育了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63.1%。

婺源篁嶺曬秋
2017年,上饒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在推進森林城市創建過程中,上饒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扣“決勝全面小康 打造大美上饒”的發展戰略,圍繞“綠”字做文章,既在大地植綠,又在心中播綠,通過造林綠化使得城鄉林業建設提質提量,通過宣傳教育使得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上饒市全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大美上饒”建設,全市12個縣(市)全部躋身“省級森林城市”行列。各縣(市、區)結合鄉村振興和秀美鄉村建設,抓好鄉村綠化美化,大力開展森林鄉鎮、森林村莊創建,重點抓好鄉鎮公共休閑綠地、街道、單位和農舍庭院綠化、圍村片林、道路和水岸綠化,以及義務植樹基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改善鄉鎮和村莊綠化美化面貌。

婺源縣思口鎮思溪村
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婺源縣,2013年開始啟動“創森”工作,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2018年正式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近年來,婺源縣把提升鄉村綠化品質作為“中國最美鄉村”建設的有效載體和動力,作為美化婺源旅游形象的彩繪之筆,在大環境上做“錦”,小環境上“繡花”,以“村村秀美、家家富美、處處和美、人人淳美”為總要求,突出“城鄉環境提優 產業發展提速、 精神文明提升”三大重點,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逐步將婺源各村打造成富有特色的景觀村、特色村、田園村。婺源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并榮獲“中國魅力新農村”十佳縣市稱號,縣域江灣村、嚴田村也被評為江西十大秀美新農村。
在“中國最美鄉村”建設中,婺源縣注重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盡量保持古村落的原有文化脈絡和原始建筑風格;注重與鄉村旅游開發相結合,把古民居、古文化、自然山水、田園風光等納入旅游開發規劃;注重與生態環境相結合,不推山、不填塘、限砍樹、少建橋,保護好青山綠水,保護好水口、溪流、山塘等自然景觀;規劃制作了縣鄉兩級“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秀美鄉村建設(2017—2020年)作戰圖,實行掛圖作戰。堅持把“四精”(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建設貫穿于全縣秀美鄉村建設的全過程,全力推進秀美鄉村建設。
2018年,婺源縣實施“彩色村莊”項目,完成江灣篁嶺新村、思口延村等9個示范點建設,總投資250萬元;完成487個秀美鄉村點和25個高品質示范點建設,實現秀美鄉村建設全覆蓋,紫陽鎮馬家、瑤灣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點。全縣現有農(林)家樂、森林人家、森林莊園、民宿等4081家,森林旅游面積達9.67萬公頃,被評為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
2018年,婺源縣啟動實施“四好農村路”縣道升級改造項目,建設里程234公里,通道綠化投資5000多萬元。通過打造集生態綠道、休閑景區、觀景平臺于一體的綠色景觀生態廊道,婺源縣將成為“山水林田湖 城鎮鄉村景”的連接線,形成“路路皆景 處處如畫”的最美鄉村交通畫廊。
截至2018年底,婺源縣已建成高品質示范點30個和秀美鄉村建設點1000個,精美呈現“美麗鄉村”。全縣建成經濟林基地5萬畝,中藥材基地1萬畝,苗木花卉基地1萬畝,毛竹林21萬畝,油茶基地10萬畝,有機茶園18萬畝,全縣林業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197家。全縣從事林下經濟作業人數近10萬人,林茶、林油、林果、林下養殖、森林藥材等重點增收產業已具規模。綠色引領,生態紅利正逐步顯現,讓群眾真正成為生態文明的主導者、建設者。
橫峰縣是革命老區,2016年便率先開展“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并認真踐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初步探索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新時代鄉村建設振興之路。
橫峰縣圍繞打造“望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幸福新村的目標,堅持規劃先行建新村。按照“全域規劃、城鄉一體”理念,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院的專業團隊,精細編制了《秀美鄉村全域規劃》,將村莊、產業、土地、旅游、環境(綠化美化)、公共設施配套“六規合一”,全域規劃打造“秀美生態縣、休閑后花園”的品牌。在新村建設規劃設計時,尊重村莊原有風貌和自然肌理,注重生態與鄉村的融合,不推山、不削坡、不砍樹,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就勢造景。全縣新增綠化面積56.6萬平方米,精心打造了“好客王家、耕讀傳家蘇家塘、亭子上·慢時光、高山梯田崇山頭、下密坑紅色記憶、皇家后裔·重石李家”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最美新村。
建設秀美鄉村,村莊美是基礎,人民富是目標。橫峰縣在“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中,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思路,以藥植園為核心,大力發展中藥種植產業,加快產業園、荷博園、葛博館建設,推進葛根、高產油茶、茶葉、獼猴桃等產業發展。大力實施“一片花草藥、一片竹果林”建設,創建以來,全縣新增種植毛竹5000畝,馬家柚1.5萬畝,黃菊5000畝,茶葉1.3萬畝,桃樹、梨樹等果樹1.1萬畝,約6000貧困人口因此受益。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規劃庭院栽種果樹19.5萬株,新種植毛竹154畝、毛竹低改2504畝,做到四季有花、有果、有收益。以景區的理念規劃全縣,以景點的要求建設鄉村,以秀美鄉村為平臺,借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舉辦梯田油菜花節、荷花節、甘蔗節、葡萄節、割蜜節、美食節等,打造具有橫峰地方特色的賽事文化和節慶經濟,全縣創建國家4A級鄉村旅游點2個,3A級鄉村旅游點20多個。2017年,旅游人次710.7萬,增長35.6%;收入約65.94億元,增長37.5%,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橫峰縣葛源鎮楓林村

橫橫峰縣新篁辦事處山田村
近幾年,橫峰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生態秀美鄉村”的號召,把“城”和“鄉”有機的捆在了一起,逐步縮短城鄉差距,打造了320國道、204省道、紅色歲月、原鄉記憶、憶江南、環岑山等6條風景線,隨著全縣所有村點的建設全面完成,橫峰力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個秀美鄉村建設全覆蓋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