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是八百里皖江的重要節點,歷史悠久、區位獨特、資源豐富,境內多淺山丘陵,土壤呈現微酸性,氣候溫和濕潤,是藍莓種植的天然基地。藍莓,有水果之王之稱,營養價值高,有改善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作用;經濟價值高,每畝藍莓收益分別相當于5畝茶葉、10畝油茶、100畝水稻產生的收益。
近年來,懷寧縣以藍莓為主導,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取得了積極成效。2019年7月,懷寧縣在上海舉辦了綠色食品招商引資推介會,以藍莓育苗、種植、精深加工以及綜合開發、休閑觀光為主的8個項目在會上集中簽約,協議總投資9.34億元。

2004年,懷寧縣開始建園試種藍莓;2011年,藍莓產品開始銷售。至2016年,金拱、秀山、黃墩、公嶺、清河、三橋、洪鎮、涼亭等8個鄉鎮共種植藍莓1.3萬畝。2018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超過3.6萬畝,產業化龍頭企業66家,其中掛果面積5750多畝,年產鮮果總量達到3600噸,產值4.32億元,成為該縣“3+1”主導產業之一。懷寧縣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藍莓種植區,藍莓產業為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作出了貢獻。
懷寧縣藍莓品牌創建成效明顯。“懷寧藍莓”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及保護產品進入正式申報程序,懷寧美林藍莓產業公司、安慶藍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獨秀山藍莓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三品”認證。“冰霜”“獨秀山”“福貝特”“獨秀谷”“盛豐”等品牌在上海、深圳、合肥等大中城市,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懷寧縣政府攜手京東商城開展網上線下營銷,并通過與上海眾多商家簽約,實現銷售渠道多樣化、多元化。目前,該縣藍莓產業已形成良種繁育、規模種植、批量保鮮、藍莓飲料及其酒釀造和市場營銷等主要環節的產業鏈條。
為進一步擴大藍莓的知名度,懷寧縣、鄉鎮、村與企業共同開展了一系列藍莓特色品牌旅游體驗活動,將藍莓文化旅游節打造成為集文化傳承、民俗風情、休閑旅游及招商推介于一體的藍莓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2016年,懷寧美林藍莓產業公司,在當地黃墩鎮政府支持下,舉辦了藍莓采摘觀光節,吸引了省內外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采摘。2017年,“藍莓之鄉”黃墩鎮以“游獨秀故里,品懷寧藍莓”為主題,舉辦了藍莓節慶活動,并借助央視《鄉村大世界》欄目,在國內外宣傳推介懷寧藍莓產品,吸引投智投資公司和相關企業拓展一線城市的藍莓市場。2018年6月,懷寧藍莓之鄉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的激情開跑,也進一步提升了懷寧藍莓在國內的聲譽。
藍莓產業的崛起和發展,給種植區造就了“綠富美”的社會經濟效益。一是荒山“綠”了,通過山地流轉,以前因大量勞力外出務工被拋荒的山場和部分田地,種植上了藍莓,荒山變成了花果山;二是農民“富”了,藍莓采摘期,參股農民不僅可以在基地務工,獲得勞務收入,還可享受公司帶來的分紅收益;三是農村“美”了,公司產生的經濟效益經股東大會同意后反哺家鄉,幫助家鄉修水泥路、清理垃圾、挖溝開渠、種植綠化樹木,有效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

為擦亮“懷寧藍莓”的名片,2019年以來,懷寧縣出臺了一系列保障藍莓產業發展的攻堅方案和政策:建立了以鎮村為主的藍莓基地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以農、林、水為主的公益性技術服務體系,以人行、投金辦為主的產業金融服務體系,以經科委為主的產業科研服務體系,以交通、水利為主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等。為保障這些服務體系工作落到實處,做大做強做優藍莓產業,懷寧縣實施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形成聯動機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領導小組下設立現代農業及藍莓產業推進工作組,分管縣長任組長。縣、鄉(鎮)成立藍莓產業發展辦公室,統籌推進藍莓產業發展工作。各相關部門,明確職責分工,相互協調配合,精準尋找解決藍莓產業發展中的難題,有效推進藍莓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實施項目帶動。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懷寧縣出臺了產業扶持政策和精品示范園創建實施方案,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以藍莓種植、深加工、莊園、特色小鎮四大招商方向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行業領軍企業投智投資,不斷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大扶持力度,激發主體活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懷寧縣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優先組織申報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龍頭企業知名度、市場競爭力和生產經營與精深加工技術水平,拉長產業價值鏈,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藍莓產品加工,實現高端化。安徽獨秀山藍莓科技有限公司,擁有每小時3000瓶玻璃果灌生產線,每小時4000瓶易拉罐生產線和每小時5000瓶塑料瓶果汁生產線,年加工能力30000噸。懷寧美林藍莓產業公司年產30噸藍莓果干和1500噸藍莓果灌,2017年產值6000多萬元。
為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創新發展模式,懷寧縣總結推廣了盛豐公司“三變”改革+“藍莓”發展模式,動員鼓勵農戶利用山場資源、小額信貸投資等方式參股。位于“安徽藍莓第一鎮”的黃墩鎮盛豐公司,種植藍莓面積近500畝,掛果面積200多畝,每年吸引游客5000多人次前來采摘、品嘗。2011年,采用“公司+農戶”經營模式,以谷泉村王家老屋3個村民組200多戶的山場為基礎,由公司和農戶共同出資發展藍莓產業,農民不僅是參與基地務工的打工者,還因參股土地獲得分紅,成為直接利益的獲得者,實現了資源變資產,信貸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嬗變。通過近幾年來的發展,農民參與公司經營的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促進了公司的生產發展。目前,盛豐公司總資產突破千萬元,2017年實現利潤240萬元,2019年突破300萬元,農民參股增值近10倍。
為促進藍莓產業多元化發展,多序列推進,懷寧縣以黃墩藍莓特色小鎮核心區、獨秀山鄉村振興示范區核心區為定位,強力推進以藍莓精深加工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高標準規劃和建設,把藍莓產業升級與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示范區同步策劃、規劃,完善產業園基礎設計、配套設施,積極謀劃藍莓產業的新業態。在黃墩鎮以美林藍莓產業公司為依托,建設一南一北兩個藍莓特色街和藍莓深加工、交易、倉儲、冷鏈物流中心,以及藍莓博物館和藍莓風情婚慶影視休閑區。以藍莓產業為核心的鄉村振興示范區、現代化開放型的藍莓特色小鎮以及以藍莓精深加工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中。預計到2025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0萬畝,年產鮮果10萬噸,年產值100億元,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形成良種繁育、規模種植、休閑采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市場營銷等完善鏈條的藍莓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