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梅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稅收法規逐漸完善,國家對稅收的監管越發嚴格,逃稅漏稅現象逐漸減少,該種情況下,為減輕稅收負擔,企業逐漸認識到稅收籌劃的重要性,切實開展稅收籌劃工作,以實現單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在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導致稅收籌劃風險,不但未能達到減稅目的,甚至帶來涉稅風險,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影響了企業在稅務部門的信用值。對此,文章從當前企業的工作實際出發探討了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并有針對性提出了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措施
近年來,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發緊密,在經營理念上,受到國外先進理念影響,我國企業對經營理念認識更加深刻,諸多企業逐漸將稅收籌劃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并制定的相應措施保障稅務籌劃的實效性。然而,在企業實際籌劃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增大了稅務籌劃風險,并為企業帶來嚴重后果。對此,加強對稅務籌劃風險的控制,以此發揮稅務籌劃作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稅務籌劃的概述
稅收籌劃,主要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法律法規的許可范圍內,對企業經營、理財、投資等納稅操作進行規劃,以此提高納稅工作的科學性,降低總體納稅額,減少企業稅收壓力,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主要方向有三部分:風險防范、節稅與避稅。在實際籌劃過程中,應保障籌劃的合理與合法,避免納稅籌劃和我國法律法規相互矛盾。同時,在稅收籌劃階段,應以國家政策法律作為依據,以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措施展開籌劃,同時,還要保障籌劃的時效性,以此全面發揮稅收籌劃的作用,科學降低企業稅負,實現稅收利潤與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二、企業稅務籌劃常見風險
(一)稅務籌劃環境風險
隨著社會迅猛發展,我國經濟環境、產業政策逐漸完善,社會環境也隨之轉變,同時,稅收法律、稅收政策逐漸調整、趨于完善。然而,企業在稅收籌劃中,因籌劃活動本身具備規劃性特征,籌劃方案直接影響著企業納稅行為與未來發展。對此,在企業實施稅收籌劃時,是一個持續性過程,在這一期間,極易因稅收環境出現變動而導致籌劃風險。如在企業稅務籌劃方案制定中,是依照當時市場與企業環境制定,在籌劃方案實際執行時,市場環境發生變動,若仍采用原有的籌劃方案展開工作,極易因籌劃方案與實際環境間的差異,導致稅收籌劃風險,給企業帶來一定損失。
(二)稅務籌劃政策風險
在企業稅收籌劃階段,政策因素所帶來的稅務風險發生最為頻繁。因為,我國市場仍處于不斷發展中,我國稅收法律中的部分闡述籠統,極易導致工作人員理解錯誤。并且,政策條例也會經常性調整,若籌劃人員對稅收的政策法規把握不足,在稅務政策調整之后仍然沿用原先的政策,將導致稅務籌劃與稅務政策不符,增大稅務政策風險。當前,導致稅務籌劃政策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其一,稅務籌劃人員對政策理解不足,導致稅務籌劃方案中出現錯誤,并出現明顯違法納稅行為,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與信譽損失。其二,政策變動,而稅務籌劃人員并未及時了解,影響了納稅籌劃的適應性,引發稅務風險。
(三)稅務籌劃認知風險
稅務籌劃綜合性較強,籌劃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籌劃技能,掌握充足的稅務法律知識;擁有良好的會計處理、會計核算能力,具有強烈的籌劃風險規避意識;同時,在實際稅收籌劃中,籌劃人員還應掌握企業各項投資行為,并針對性分析投資行為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如此,方能有效保障稅收籌劃的開展,有效降低企業稅負。然而,在企業實際籌劃中,諸多籌劃人員難以達成上述要求,常出現會計處理與核算能力不足、對企業投資行為掌握不全面甚至對財務與法律方面問題掌握不全面等,對稅務籌劃工作的認知不全,導致籌劃操作的主觀判斷錯誤等現象時常出現,增大了稅務籌劃風險。
三、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措施
新形勢下,稅務籌劃已經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方式,被各個企業所重視。然而,在實際稅務籌劃中,對市場環境與相應政策的掌握不足,籌劃人員自身認知水平欠缺,增大了稅務籌劃風險的發生幾率。對此,要從如下方面進行防范,增強稅務籌劃工作的準確性,防范風險的發生,避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一)詳細分析宏觀環境,有效控制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
為全面規避稅務籌劃風險,在籌劃階段,應精準定位環境變化,綜合經濟環境的特征與企業實際情況,針對性制定適當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收集信息并整理,綜合分析企業財務、納稅情況與法律規定等,掌握國家稅務環境的變化,制定合理的稅務籌劃方案。同時,為規避稅務籌劃環境風險,在稅務籌劃實施過程中,應針對市場變動、企業投資行為、法律法規變動等合理調整籌劃方案,始終保障稅收籌劃方案的適用性,降低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隱患。另外,應加強稅務籌劃的預防管理,提高籌劃人員風險防范能力,時刻掌握稅務籌劃、各項政策,確定其中是否存在風險,以此逐漸完善稅務籌劃方案,提高籌劃方案的可行性。
(二)充分掌握國家稅收政策與經濟情況,控制稅務籌劃政策風險
為有效控制稅務籌劃的政策風險,首先,企業應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保障所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全面掌握企業納稅情況、國家法律政策變動等,保障籌劃方案始終與當前管理要相適應。其次,籌劃人員應深入分析各項政策,避免出現法律政策理解錯誤現象。同時,在法律政策中尋找納稅便利,減少成本的同時,有效規避風險。最后,加強事前防范,提高稅收籌劃的風險防范意識,詳細分析稅收籌劃的政策優勢,不斷調整籌劃方案,有效降低稅務籌劃政策風險,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三)加強稅務籌劃人員培訓,控制稅務籌劃認知風險
在稅務籌劃中,為有效防范籌劃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應提高籌劃人員的認知能力,規避認知風險。首先,在對籌劃人員展開培訓時,應加強法律、財務管理、金融與稅務籌劃等專業能力的培訓,提高籌劃人員對最新法律政策的掌握,增強其對先進財務工作手段的引用,保障稅務籌劃的順利展開。其次,企業應加強籌劃人員的預見性培訓,使籌劃人員能夠依照經濟形勢準確預判籌劃風險,有效規避籌劃人員風險知識不足導致的損失。最后,應加強協調能力的培養。籌劃人員不僅要和企業各個部門溝通,還應及時關注并掌握稅收籌劃信息,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關系,增大稅務方案的全面性與可行性,提升自身的的認知水平,全面發揮稅收籌劃的效用,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稅務籌劃有利于降低企業稅務負擔,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然而,在企業實際稅收籌劃中,仍存在一定風險,如環境風險、政策風險與認知風險,直接影響了稅務籌劃的落實與作用發揮,甚至為企業帶來經濟與信譽上的損失。對此,企業應重視稅務籌劃工作,詳細分析宏觀環境,充分掌握國家稅收政策與經濟情況,加強稅務籌劃人員培訓,全面控制籌劃風險的發生,發揮稅務籌劃的作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可持續運營。
參考文獻:
[1]汪祖芳.淺析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納稅,2019(01).
[2]溫楠.淺談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中國科技縱橫,2017(16).
[3]張其祥.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18).
[4]王飛娟.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對策解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2).
[5]徐玉.淺析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7(22).
(作者單位:江蘇仁禾中衡咨詢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