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劉女士今年五十多歲,有十幾年的2 型糖尿病史,絕經也有兩三年了。近1年來,劉女士反復發生泌尿系感染,發作時尿頻、尿急、尿痛、外陰瘙癢,有時還有血尿,服用消炎藥后復查尿常規,檢驗結果已正常,但癥狀還有,只是比服藥前減輕了一些而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許多女性絕經后有與劉女士類似的經歷,反復出現尿路感染,經服用消炎藥治療,盡管尿常規檢驗結果恢復正常了,但不適癥狀改善不明顯。臨床上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同時合并萎縮性尿道炎所致。
我們知道,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是由女性的生理特點造成的,如果同時患糖尿病,則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更高,因為高血糖狀態不僅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還可降低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削弱機體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另外,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并發神經源性膀胱炎,導致膀胱殘余尿增加及尿潴留,這也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尿路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尿道刺激癥狀并非都是尿路感染所致,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絕經后老年萎縮性尿道炎、老年性陰道炎等。
什么是老年萎縮性尿道炎
本病是由于絕經后內分泌失調引起尿路遠端萎縮性變化所致。患者可表現為反反復復發作的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尿路刺激癥狀,常被誤診為“尿路感染”,但尿常規及檢查正常,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體格檢查可以發現患者尿道口外翻、黏膜萎縮,嚴重者可有尿道口狹窄。
萎縮性尿道炎常與尿路感染并存
雌激素對膀胱和尿道黏膜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僅會導致膀胱及尿道黏膜萎縮、變薄,還可削弱黏膜的屏障作用以及上皮抵抗力,因此,女性絕經后比絕經前更容易發生尿路感染。此外,雌激素減少還會導致膀胱張力降低、排空能力下降,膀胱殘余尿增加,容易發生感染。因此,臨床上,萎縮性尿道炎常與尿路感染并存。
像劉女士這種情況該怎么治
劉女士既有糖尿病,又有尿路感染,同時還有絕經后萎縮性尿道炎,因此,在治療上應三者兼顧,除了要求患者平常注意多飲水、勤排尿,注意局部衛生,經常清洗外陰,勤換內褲之外,還要積極控制血糖,在此基礎上,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等),給予殺菌抗感染治療。
專家提醒,如果絕經后女性常發生尿路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后,尿常規檢查正常,但患者癥狀改善不理想,一定要注意排除老年萎縮性尿道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