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馥,李長華,徐蕾蕾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女性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1]。在我國,婦科腫瘤尤其是卵巢癌的發病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2-5]。為盡快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我們應該十分重視醫學生的培養教育[6-7]。教學醫院承擔著醫科大學實習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有責任和義務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優秀的醫學生而努力。
現代生活離不開微信,不管是購物,還是學習,都可以很簡便地在手機上完成。醫學生的求知欲較強,能充分利用微信平臺自我學習和相互交流。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模式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適用于醫學生的教學模式[8-9]。本研究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搭建微信學習交流平臺,聯合PBL教學模式,探索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在婦科腫瘤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6月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實習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64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32 人)和對照組(32 人)。兩組學生的年齡(23.5±0.5)歲比(24.0±0.5)歲、性別(男性占比34.3%比37.5%)、上一學年學習成績(88.2±7.4)分比(86.9±7.5)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PBL教學方法的傳統模式,教學時長為3 周。依據南京醫科大學及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婦科制定的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提出教學重點和疑難知識點,由學生自行預習,并通過圖書館書籍、網站等方式,查閱文獻資料,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時,帶教老師挑選典型病例,學生合作完成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資料收集,討論初步診斷和治療計劃。
試驗組:采取微信平臺聯合PBL 教學方法的新模式,教學時長為3 周。在傳統PBL 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帶教老師組建老師-學生微信群,在臨床教學的前一周,將典型病例資料上傳微信群,從病例角度出發,設置問題并引導醫學生學習,由學生通過圖書館書籍和網站等方式查閱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學生通過微信群提出疑問,老師在群內答疑解惑。臨床教學時,除了常規教學內容外,帶教老師結合微信群內的疑問,以教學書籍和婦科腫瘤的操作圖片和視頻等方式,鞏固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課后,學生通過微信群再次與老師進行交流討論,反饋學習效果。
1.3 評價方式 所有實習醫師在婦科學習結束后需完成出科考試。以出科考試理論成績、操作技能評分進行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由本教研室自行制定學生對婦科腫瘤教學問卷調查表,由其根據實際情況,對本組教學模式進行自由打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所有計量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采用成組t檢驗(常規t檢驗或校正t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成績的比較 兩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成績的比較/(分,)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成績的比較/(分,)
2.2 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 兩組學生對其所接受的教學模式進行評分。兩組的適應性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399)。試驗組的新穎性、積極性、記憶力、操作能力、疑難點掌握情況、學習效率、學習氛圍、診療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分/(分,)

表2 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分/(分,)
婦科腫瘤的臨床帶教一直是我們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實習醫生在臨床輪轉學習期間的主動性比較差,婦科教學的質量難以提高。近年,國內學者探討婦科教學的階梯化分層教學和規范化培訓模式[10-11]。在臨床教學實踐中,我們也在努力尋找一種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能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法。
PBL 教學模式在我國臨床醫學教育中已被認可[12-16]。我科在前期教學改革探索中已引入PBL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種模式仍未緊密連接網絡平臺。現今,微信為大家提供了功能齊全、使用簡便的交流平臺[17]。我們創新性地將PBL教學法與微信平臺聯系起來應用于婦科腫瘤的腔鏡教學中,通過建立微信討論群,不僅讓學生與老師有充分的互動,也為老師發送腔鏡治療婦科腫瘤的手術圖片和視頻提供便利,更有利于學生們加深學習印象,提高教學效果。
本研究將64 名實習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對照組接受傳統的PBL 教學模式,而試驗組接受微信平臺聯合PBL 教學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是在傳統PBL 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組建老師-學生微信群,在微信平臺上通過典型教學病例引導學生主動查閱資料、提出疑問,由老師答疑解惑并上傳婦科腫瘤相關的教學圖片和視頻,以期提高教學質量。本研究發現試驗組出科考試的理論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對這兩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們對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有良好適應性(P>0.05)。在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方面,試驗組學生認為其教學模式新穎性評分較高(P<0.05)。試驗組的積極性、記憶力、操作能力、疑難點掌握情況、學習效率、學習氛圍、診療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評分較對照組更高(P<0.05),說明微信平臺聯合PBL的新教學模式可能更利于婦科腫瘤的臨床教學。這種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微信平臺的便利性,學生們可以在微信群里積極地互動討論,老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牢靠,對疑難知識點更容易理解,診療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習更加高效。老師在微信群上傳教學圖片和視頻,特別是婦科腫瘤手術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對手術方式和步驟的認識,對提升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幫助。
但是,婦科腫瘤的腔鏡治療重視動手操作能力[18-19]。對于實習生來說,掌握理論知識、熟悉手術過程可能就已經算是教學成功了。但對于未來進入研究生階段或者即將從事婦科專業的執業醫師來說,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利用微信等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們的手術實戰能力。對于婦科腫瘤的臨床教學,我們仍需不斷探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