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巧,何金,麥婷婷,葉鈞強,賴景雄,袁愷,張潔,嚴慧瑩
(暨南大學附屬河源醫院 內分泌科,廣東 河源517000)
當今受到各種因素的直接間接影響下,糖尿病患者例數正在急速上升[1]。糖尿病在臨床上被認為是一種代謝性的終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增高并長期維持在高水平狀態,可能會引發全身多個器官組織功能障礙[2]。但由于糖尿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且不具有特征性,發病多較為隱匿,臨床醫師僅憑借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進行評估,無法準確診斷,因此需進一步加強臨床實驗檢查工作,從而及時有效地控制疾病進程及并發癥的發展[3]。目前,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主要采取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試驗,且已取得較為顯著的診斷效果,但不同患者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其血糖濃度往往會影響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的檢測效果和空腹血糖水平,因此該兩項檢查并不能準確反映患者的病變程度[4]。本研究探討糖化血紅蛋白聯合血清C肽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組,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齡 (45.5±1.4) 歲; 病程 5 ~ 18 年, 平均病程 (15.6 ± 1.3) 年。 另選同期我院58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31人,女27人,平均年齡 (45.6±1.3)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5]:①受檢者臨床數據資料齊全,且自愿加入本研究項目,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年齡>30歲且<80歲;③實驗組患者家屬均存在糖尿病病史。排除標準[6]:①近期使用過西咪替丁等類似影響神經傳導速度的藥物;②近期存在嚴重周圍血管疾病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④合并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兩組受檢者均于凌晨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靜置后立即送檢。樣本在離心后采用ALA-2000LA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以熒光磁微粒酶免疫法檢測血清C肽;采用Astep特定蛋白分析儀以散色比濁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然后將兩組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作為本研究觀察指標進行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 (9.35±1.73) %、 (9.05 ± 1.83) mmol/L,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5.48 ±1.23) %、 (4.07 ± 0.32) mmo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實驗組的血清 C 肽水平為 (0.47 ± 0.28) μg/L,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1.42 ± 0.61) μ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水平比較 (±s)
組別 n 糖化血紅蛋白 (%) 空腹血糖 (m m o l/L) 血清C肽 (μ g/L)實驗組 5 8 9.3 5±1.7 3 9.0 5±1.8 3 0.4 7±0.2 8對照組 5 8 5.4 8±1.2 3 4.0 7±0.3 2 1.4 2±0.6 1 t 1 3.8 8 5 2 0.4 1 5 1 0.7 7 9 P 0.0 0 0 0.0 0 0 0.0 0 0
實驗組5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最終確診50例。血清C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均高于單一診斷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診斷方式結果比較 (n=58)
隨著我國人群肥胖發生率的逐步上升,糖尿病群體逐漸趨向于年輕化,其主要特征大多表現在血糖水平升高。血糖長期升高會引起其代謝功能紊亂,進而影響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腦血管系統、外周血管系統等多重病變。研究[7]表明,對糖尿病盡早診斷并采取相應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的疾病進展,延緩并發癥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糖化血紅蛋白只是在血紅蛋白進行糖基化反應過程中的某一個成分。因此,受檢者生活方式的短期內改變并不會對糖化血紅蛋白的精準性有較大的影響,故糖化血紅蛋白是較為理想的指標并具有可重復性[8]。除此之外,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持續性升高時,受檢者極有可能出現糖尿病腎病甚至是微小血管動脈硬化等嚴重并發癥[9]。C肽在胰島β細胞分泌產物發生代謝反應后形成胰島素前體 (胰島素原)之后所產生,故在胰島細胞增加的同時,胰島素原含量也會隨之增加。有研究[10-11]表明,人體內的血清C肽含量不會因外源性胰島素的含量變化而受到影響和改變,所以即使患者之前已經服用過外源性胰島素進行相應的治療,臨床醫師依然可以通過檢測血清C肽含量從而了解到受檢者目前胰島細胞自身的分泌情況,這對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準確治療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 (9.35 ± 1.73) %、 (9.05 ± 1.83) mmol/L,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5.48 ± 1.23) %、 (4.07 ± 0.32) mmo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的血清 C肽水平為 (0.47±0.28) μg/L,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1.42 ± 0.61) μ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糖化血紅蛋白聯合血清C肽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均高于單一診斷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化血紅蛋白聯合血清C肽檢驗診斷,可精準判斷疾病病情、胰島素的分泌情況,其診斷價值高于單一檢測,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