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桂琴,洪惠貞,池珊珊,洪丹慧
(汕尾市第二人民醫院/汕尾逸揮基金醫院,廣東 汕尾516600)
芐星青霉素是治療梅毒、控制和預防鏈球菌感染、預防風濕熱復發的首選藥物,首選給藥途徑是肌肉注射[1]。為了保持芐星青霉素的穩定性,其顆粒較大,且難溶于水,溶于滅菌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后呈乳白色,注射時易堵塞針頭[2]。為了防止堵塞針頭,常采用9號針頭、5 mL溶媒及注射時加快推注等方式,雖然注射成功率提高,但存在患者注射時疼痛感強烈、疼痛持續時間延長及后續硬結發生率升高等缺點。以往研究[3-4]在減輕疼痛的方法中多關注注射時疼痛,而忽略了疼痛的持續性對患者的影響。吳君等[5]的研究表明,注射后噴灑利多卡因氣霧劑可緩解注射后疼痛,而心理干預在整個芐星青霉素圍注射期的應用報道較為少見。為此,本研究選取58例需要肌注芐星青霉素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心理干預對減輕芐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疼痛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確診需要肌注芐星青霉素的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芐星青霉素注射劑量、藥物溶媒選擇一致;②年齡>18周歲;③患者知曉研究方案,并自愿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②其他治療藥物與本研究治療藥物具有相互作用;③依從性差;④處于哺乳期;⑤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⑥同時需肌注其他藥物;⑦機體存在其他疼痛因素;⑧注射部位有炎癥、皮膚病或潰瘍;⑨嚴重消瘦營養不良。將58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各29例。心理干預組男12例,女17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 (35.58±9.61)歲。對照組男13例,女16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 (39.55±8.8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注射前常規的解釋、說明。對照組采用采用標準 “快進針、快推藥、快拔針”三快法[6]進行肌肉注射。芐星青霉素 (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291)120 IU用5 mL利多卡因稀釋,7號針頭,患者取坐位后立即按三快法進行臀部臀大肌深部肌肉注射。心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圍注射期進行心理干預。①注射前溝通:護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態度和藹,主動接觸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狀態,消除其緊張心理;在溶解藥物時就病情向患者講解一些醫學相關知識,說明注射方法、安全性及必要性;讓患者參與注射進程,選擇患者比較配合的部位、姿勢等。②注射中支持性心理治療:注射進程中主動詢問患者感興趣話題或其他生活相關問題,分散、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待患者肌肉放松后,注射可在無感覺中完成,護士應敏銳觀察到患者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變化,及時了解其疼痛狀態。③注射后健康教育:注射完成后應積極進行健康教育,按時服用相關治療藥物,堅持后續治療,對患者疑問及時予以有效解答,取得患者信任,方便下一次治療。
1.3 觀察指標若針頭未發生堵塞,全部藥液一次注射進入體內判定為一次性注射成功。于注射中、注射后30 min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VAS)評價兩組患者的疼痛感,評分范圍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在患者離開醫院時教會患者從注射部位顏色、食指觸摸等手段識別注射部位硬結,并電話隨訪患者7天是否有硬結發生,統計兩組的硬結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 ±標準差 (±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心理干預組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為96.55% (28/29), 失敗率為 3.45% (1/29); 對照組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為 79.31% (23/29), 失敗率為 20.69% (6/29)。 兩組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062,P<0.05)。
2.2 VAS評分心理干預組注射中及注射后30 min 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n 注射中 注射后3 0 m i n心理干預組 2 9 1.2 9±0.7 8 0.9 0±0.2 9對照組 2 9 2.4 5±1.1 4 1.4 5±0.5 6 t 4.5 2 2 4.6 9 7 P 0.0 0 0 0.0 0 0
2.3 硬結發生率心理干預組的硬結發生率為 6.90% (2/29),與對照組的31.03% (9/29)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5.497,P<0.05)。
芐星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后緩慢釋放出青霉素發揮抗菌效果,其在機體內吸收較慢,血藥濃度較低,但維持時間較長,尤其適用于梅毒或鏈球菌感染的治療,每周或隔周注射一次,連續3次以上即可。臀部臀大肌注射刺激性藥物時間較長及針眼較大、較密等均可能產生局部物理、化學刺激,局部毛細血管循環障礙使藥物在注射時吸收較慢,停留在皮下組織中,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蓄積形成硬結。臨床上已有關于減輕芐星青霉素局部注射時疼痛和降低針頭堵塞發生率的相關研究[7-8],但關于心理干預能否減輕肌注芐星青霉素疼痛的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干預對減輕芐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疼痛的作用。
心理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一定對象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心理問題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9]。心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對疾病的心理恐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幫助患者更好地調節因疾病帶來的情緒波動,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與治療依從性等[10]。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標準 “快進針、快推藥、快拔針”三快法進行肌肉注射,心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注射前溝通、注射中支持性心理治療、注射后健康教育,結果顯示,心理干預組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為96.5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31% (P<0.05);心理干預組注射中及注射后30 min 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心理干預組的硬結發生率為 6.9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31.03% (P<0.05), 表明心理干預可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預防硬結的發生。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芐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患者的注射疼痛感,降低硬結發生率,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