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都移動網絡質量的 “鷹眼”,他是人民群眾業務感知的“守護神”,他是市場發展大數據支撐的基石,他是互聯網時代網絡運營的先鋒。他十年磨一劍,攜國優創新成果站上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他,是北京聯通網絡優化中心技術專家——李紀華。
2009年,西電碩士畢業的李紀華加入北京聯通網優中心。工作伊始,他便不吝精力、不惜付出。他養成每天早到單位一小時的習慣,深入分析網絡運行指標,習慣累積出敏銳的直覺和厚重的經驗。晦澀的命令、枯燥的代碼,在他眼里幻化出驚奇的魔力。從小程序到大系統,從新員工到老專家,他快速成長為 “網優”中堅力量。
機遇只待有心人。隨著當年3G“大干快上”遺留的隱患逐漸顯現,李紀華深感 “亡羊補牢雖不晚,何不防患于未然?”憑借扎實的基本功,他首次提出精細分工、以網元場景為對象、以監控策略為引擎的質量監控思想,設計了一整套工單自動流轉程序,網絡層層遞進、原因精準定位、問題各個擊破,3G感知迅速達到全國領先,為市場大發展奠定優質網絡基礎。
先進的質量監控體系被集團納入全國持續性優化管理規范。李紀華據此申請的專利也成為網優中心第一個取得國家授權的發明專利。

經過不斷歷練,李紀華迅速成長為北京聯通網絡大數據分析第一人。他看到了未來的一片藍海,更明確了奮斗的初心:打造全國先進的網優支撐系統和大數據平臺,實現網絡智能分析決策和精準服務市場支撐,以 “匠心網絡”為首都用戶感知保駕護航。
2017年,市場部門應大客戶要求提出精準定位的迫切需求。任務艱巨,領導第一個想到李紀華。他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的積累,深入建模研究,結合指紋技術,發明 “限定區域加權最鄰近”算法,柵格定位精度從100米提升到20米,隱性故障定位從天級縮短到分鐘級。兄弟部門安心了,大客戶保住了,價值運營更上臺階了。20米,6分鐘,李紀華又一次刷新了網優速度,鑄就了新的傳奇。
“網優”十年,李紀華在網絡戰線上取得了巨大成績,多項研究行業領先。他堅信創新不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而是把一項項基礎工作做到極致后的自然突破。他帶動實現了人力優化向自動優化、智能優化的轉型,為公司節省大量優化服務人員,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本增效達千萬元,同時有效助力市場服務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李紀華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5項,省部級榮譽9項,行業級榮譽7項,集團級榮譽近30項。2018年,在全國總工會等四部委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中,李紀華從1041項成果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優秀獎。當站上人民大會堂領獎臺的那一刻,李紀華感受最深的,是沉甸甸的責任。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紀華覺得,有責任培養更多人才并肩戰斗。他以匠人高尚自信、勤勞真誠的魅力,言傳身教,感染他人。2012年, “李紀華創新工作室”掛牌。他提出 “一提二組三攻四出”的創新理念,提一條合理化建議、組建一個興趣小組、攻克一道技術難題,直到出一項創新成果,成員比學趕幫超,凝結形成工作室創新精神。近年,工作室被評為市級示范、集團示范工作室,申請發明專利10多項,發表論文上百篇,數十人入選公司戰略人才,團隊人才比例超過50%,其中2人更是成為全國級戰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