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北京地鐵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工作,按照 《北京地鐵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經過前期實地驗收,北京地鐵公司召開創新工作室評審推進會,對創新工作室進行綜合評定,并作為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推薦單位。大家一起來看看!

工作室緊緊圍繞生產保障、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培養等實際開展創新工作,解決生產保障及運營車輛重點、難點問題,把一線員工的創造力轉化為生產力。
創新工作室成員根據自主維修的實際情況,重新合理規劃工作場地布局,編制現場工作流程,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定制適合自主維修的工具、工裝。

緊緊圍繞公司運營生產要求,工作室總結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開展技術交流,構建工藝、技術創新團隊,為技術工藝研究、創新、教學提供平臺。
作為首都首條中低速磁懸浮S1線前期籌備核心人員,李楊紫潔帶領中心干部、員工克服技術難度高、管理難度大等困難,出色完成了各項運營生產任務。
為傳承工匠精神,打造高素質職工技能人才,工作室采用仿真模擬設備,高度還原了地鐵13號線正線、車場的運行環境,通過技術手段增加應急故障處置、突發事件、惡劣天氣等假設故障,改變了乘務員傳統固有的教育模式,激發了乘務員學習新技能、新知識的積極性。
工作室的成立,為乘務員日常學習、素質提升、集體創新等搭建了舞臺,使乘務員隊伍綜合素質能夠適應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要求。

工作室以創新為核心,以相互合作為方式,以項目課題研究為載體,圍繞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等主題,組織開展技術攻關、技能培訓、管理創新、學習交流等活動,培養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
工作室有著固定的工作場所、設施和人員,并設立六個專業創新小組,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在進行同業交流、帶徒傳技等活動的同時,工作室還不斷提高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的創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影響和帶動中心廣大職工提升技能水平,為公司既定目標的實現和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