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纖維基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研究進展

2020-03-22 13:56:00王霽龍景媛媛許慶麗錢祥宇張義紅
紡織學報 2020年12期

王霽龍,劉 巖,景媛媛,許慶麗,錢祥宇,張義紅,張 坤

(1. 東華大學 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620;2. 東華大學 紡織學院,上海 201620;3. 東華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 201620)

近十年來,互聯網和移動智能手機的應用與普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雖然這些移動智能手機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但作為一種剛性硬件,還是無法直接有效地收集人體信息。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概念的提出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1]。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一般指具有機械柔性,并能夠直接或間接與皮膚緊密貼合的電子設備,已成為新一代的數據流量入口和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寵。紡織服裝材料擁有質輕、柔軟、舒適性和可穿戴性等獨特優點,其與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集成已成為新世紀科技巨頭和高校院所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

現階段研發紡織基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設計思路有2種。第1種是以二維織物為柔性基底,采用涂覆法或者封裝法獲得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2]。涂覆法利用沉積、印刷、拼貼等工藝,在織物表面附著一層金屬顆粒、碳基材料或高分子導電復合材料,形成導電涂層織物,其制備簡單且易控制,是現階段最為常用的方法。然而涂覆法得到的電子器件導電材料和織物基底之間附著作用較弱,存在不耐摩擦和洗滌、耐用性較差等問題。封裝法通過縫合或包埋等較為機械的方式,將柔性導電薄膜或導電納米線等柔性傳感材料加入到織物結構中制備紡織基可穿戴電子器件,但制備得到的柔性電子器件與紡織材料之間的連接仍然是一個難題。

為改善這些缺陷,人們提出了第2種設計思路。首先研制一維導電纖維/紗線,再通過現代織造工藝如提花、編織和刺繡等直接將導電紗線織入織物,獲得二維紡織基可穿戴電子設備。與上述二維織物涂覆法和封裝法相比,一維紗線織入法獲得的柔性電子器件結構為一個整體,可更好地集合在衣物上,從而更好地滿足可穿戴的要求。同時,一維纖維/紗線結構具有價低、質輕、體積小和易編織等優點,可使可穿戴產品獲得更穩定、更多樣化、更安全的功能,為解決當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領域面臨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目前,大部分的智能纖維/紗線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無法滿足大規模的產業化織造。但在未來的幾年內,纖維基可穿戴電子設備有望迎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本文主要對纖維基柔性電子產品在可穿戴領域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系統敘述,對纖維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進行分類,并總結了不同類型的纖維基可穿戴電子設備(傳感器、能量收集儲存設備和其他功能性電子設備)的最新研究進展,最后討論了纖維基可穿戴電子設備面臨的挑戰和研究展望。期望通過促進以纖維為代表的智能紡織材料的發展,推動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并帶動傳統紡織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

1 傳感器

傳感器可將生理或環境信號轉換成電學信號,從而成為人體和電子系統之間的接口,是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核心組件,其柔性化是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重點研究方向。早在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將傳統的剛性無機感應器嵌入或編織到紡織面料或服裝中,但這類剛性感應器存在強度大、不易彎曲等缺點,限制了其在柔性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隨后,出現了結合柔性電子技術和現代紡織材料的紡織基傳感器,有效地促進了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進步。近年來,研究人員越來越關注纖維基柔性傳感器系統,追求將智能導電纖維直接織造成具有優良電學性能的柔性電子元件。不同類型的導電材料(如金屬材料、碳材料和導電聚合物等)被制成或混入到纖維或紗線中,通過紡織技術織造成具有傳感功能的柔性可穿戴傳感織物,通過檢測電學信號的變化來感知人體的應變、壓力、溫度、濕度等信息,同時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服用性能,在可穿戴領域前景廣闊。

1.1 應變傳感器

紡織基應變傳感器根據其檢測原理可分為電阻式、電容式和壓電式3類[3]。電阻式應變傳感器可將應變轉換為電阻值變化,并根據電阻值變化來檢測機械應變;電容式應變傳感器由2個電極層和隔開電極層的絕緣層組成,可根據電容變化檢測應變;壓電式應變感應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壓電材料因變形產生的電壓差來檢測應變。其中電阻式應變傳感器的應用最為廣泛,其制備大都采用將導電相與絕緣基體復合,再與織物進行結合的方式。

近年來,研究人員多利用導電纖維/紗線來制備紡織基電阻式應變傳感器[4]。根據導電性和延展性的不同,這些導電纖維/紗線可分為以下4類[3]:導電涂層纖維/紗線、非彈性導電纖維/紗線、導電復合材料纖維/紗線和螺旋結構設計纖維/紗線。如Souri等利用超聲涂層方法,在天然纖維表面涂覆一層導電物質,從而制得導電涂層纖維。將其作為應變傳感器時,伸長率高達60%,同時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傳感穩定性[5]。Pan等設計了一種芯鞘型納米復合紗,首先利用編織工藝將彈性聚合物和聚酯(PET) 纖維進行編織,隨后將得到的編織復合紗線浸入碳納米管溶液并干燥獲得涂層紗線,將涂層紗線作為芯層,靜電紡聚氨酯(PU)納米纖維作為皮層,制備得到了芯鞘型納米復合紗,將其作為應變傳感器時,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6]。

這些一維纖維/紗線狀應變傳感器可直接通過織造工藝集成為傳感織物。如Li等利用聚吡咯對聚氨酯紗線進行涂層制備了紗線狀應變傳感器,然后通過紡織技術(如機織、針織和編織)集成到織物中[7]。

盡管纖維基應變傳感器發展迅速,且應用前景廣闊,但如何制備同時具有高拉伸性和高靈敏度的柔性應變傳感器仍是一大難題。高靈敏度要求傳感器的導電網絡易于斷裂,而高拉伸性則需要導電網絡在形變時更加穩定。針對這一問題,Xie等將碳納米管/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纖維與彈性熱塑性聚氨酯基板進行耦合,并將其卷成螺旋狀,得到了螺旋層狀碳納米管-石墨烯/聚氨酯復合紗線狀應變傳感器,在具備高彈性的同時,具有很高的電導率和靈敏度,其應變系數高達2 160.4[8]。

1.2 壓力傳感器

在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柔性壓力傳感器不僅可作為傳感器來檢測外界壓力,也可作為柔性觸摸式或壓力式輸入設備,是如今可穿戴領域的研究重點之一。與纖維基應變傳感器類似,纖維基壓力傳感器的功能也是通過賦予纖維材料導電性來實現的,最常見的纖維基壓力傳感器是根據導電纖維/紗線的電容或電阻變化來檢測接觸或者壓力。如Lee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涂層的導電紗線交織形成電容器結構[9]。當施加外界壓力時,電容信號會因為電容器結構的改變而改變,根據電容信號的變化,可檢測得到施加在紗線交織處的壓力。

1.3 溫度與濕度等其他傳感器

目前,監視人們的體表溫度、濕度、汗液pH值和呼吸等生理參數用以判斷身體狀況的柔性可穿戴傳感器受到了極大的重視。溫度是人體最重要的體征參數之一, 正常環境下人體的體表溫度為 25~32 ℃。 不少疾病會使皮膚表面溫度紊亂,因此,可通過對體表溫度的測量初步判斷人體的身體狀況。近年來,研究人員在該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Jin等利用噴墨印刷工藝,在錦綸長絲表面均勻附著一層還原氧化石墨烯制得了導電紗線,將其陣列地集成到織物上時,可對皮膚表面溫度進行測量,并繪制相應熱成像分布圖[10]。李等通過機織技術,將鍍銀導電紗織入織物內,獲得了全織物柔性溫度傳感器,具有較高穩定性和靈敏度,可實時監測人體皮膚溫度[11]。

濕度也是人體重要體征參數之一,在監測傷口、皮膚病管理和人體微環境調節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檢測人體濕度的柔性濕度傳感器也是可穿戴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如Zhou等利用濕法紡絲工藝,制備了具有超高強度(750 MPa)和韌性(斷裂能為4 300 J/g)的單壁碳納米管/聚乙烯醇(SWCNT/PVA)纖維,可作為濕度傳感器。其原理為PVA在潮濕環境下會吸水膨脹使纖維直徑發生變化,從而使纖維電阻增大,在可穿戴領域應用廣泛[12]。汗液pH值也是人體重要體表特征之一,受汗液中乳酸濃度的影響, 人體汗液的pH值范圍(4~7)較廣,而乳酸在汗液中的含量代表了肝臟的解毒能力,因此,柔性pH值傳感器在監測諸如糖尿病等肝臟相關疾病方面的應用較多。如Smith等先將棉纖維浸入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鹽(PSS) 和多壁碳納米管(MWCNT)混合溶液中,然后進行干燥制備得到了導電棉纖維,再利用電聚合工藝在導電棉纖維表面沉積一層聚苯胺(PANI)制備得到柔性纖維基pH值傳感器,可實現快速性、選擇性,并能在很寬的pH值范圍(2.0~12.0)內實現能斯特響應(每pH值(-61±2) mV)[13]。呼吸作為人體必要活動,是研究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參數之一,可穿戴氣體傳感器可對人體呼出的氣體進行檢測,為人體保護、醫療保健提供了新的機會。如Rui等首先利用化學氣相沉積(CVD)工藝在Si/SiO2襯底上沉積一層可紡MWCNT陣列,再通過滴鑄法將金屬-有機骨架(MOF)/乙醇懸浮液滴在薄板上以引入定量的MOF,最后將引入MOF的薄板利用電動機進行扭曲制備得到MOF/MWCNT混合纖維,退火后得到MOF/MWCNT和衍生金屬氧化物(MOs)/MWCNT混合纖維,制備的纖維在沒有外部加熱的情況下,即可對低至1×10-5%的NO2氣體表現出顯著的檢測靈敏度。更重要的是,這種纖維可進一步編織成具有NO2監測性能的智能紡織品,極大地擴大了可穿戴電子產品在安全保健領域的潛在價值[14]。

如上所述,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多種制備各種類型的纖維基柔性感應器的方法,證明了柔性纖維傳感器通過織造技術集成為傳感織物的可能性,在柔性智能可穿戴領域具有廣闊前景,但目前纖維基傳感器制備較為困難,對智能纖維/紗線性能要求很高,仍處于實驗室階段,還面臨著諸如可洗性較差,與剛性傳感器相比性能較差等難題需要解決,離實際市場應用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研究人員當前的研究重點開始轉向如何提高智能纖維/紗線的織造性能,實現柔性傳感織物的工業化生產,以及在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集成和應用方面。

2 能量收集儲存設備

自2012年以來,智能可穿戴產品如谷歌眼鏡、蘋果智能手表及運動手環等呈現爆發式增長,對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中的儲能器件提出了可集成、質量輕、體積小及方便攜帶等更高的要求。紡織基能量收集儲存設備如太陽能電池、柔性納米發電機、超級電容器和柔性電池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將推動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的發展與應用[1]。

2.1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的能量收集裝置。柔性紡織基太陽能電池因其獨特的紡織結構,可直接與紡織服裝面料通過紡織技術集成,真正做到一體成型,從而提供最佳的舒適性與功能性[15],在可穿戴領域前景廣闊。制造柔性紡織基太陽能電池的方法一般分為2種: 一是直接制備纖維狀太陽能電池,再利用紡織技術進行織造,從而制備紡織結構太陽能電池;二是以紡織材料作為基板,直接制得織物太陽能電池[16]。

相較于平面狀太陽能電池,柔性纖維狀太陽能電池突破了基底的限制,具有質量輕、可彎折等特點,更加貼合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要求,是目前紡織基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重點。如Xiao等采用TiO2納米管/鈦絲作為陽極,鉑絲作為對電極,聚偏二氟乙烯-co-六氟丙烯(PVDF-HFP)作為凝膠電解質制備了纖維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效率為6.32%[17],然而仍具有柔性纖維狀太陽能電池普遍存在的問題——轉換效率較低,嚴重限制了纖維狀太陽能電池的實際應用。對此,Liu等利用Ti微脊對Ti絲進行修飾,制備了一種新型皮芯結構的光電陽極,其功率轉換效率高達8.128%,是目前報告的效率最高的纖維狀太陽能電池之一[18]。

柔性纖維狀太陽能電池一般利用機織或針織等傳統紡織技術進行織造,制備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織物更加完美地契合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要求。如Liu 等設計了陰極和陽極纖維交錯的結構,利用傳統紡織工藝織造獲得有機光伏紡織品[19]。這種新型結構實現了器件制造、紡織編織及電路連接的一體化,促進了有機光伏紡織品的商業化。同時,其工作穩定性高,且與日常服裝面料的特性接近,在柔性智能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盡管柔性紡織基太陽能電池已被開發并應用于柔性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并在性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其工業生產仍面臨著許多問題。對于由纖維狀光伏器件織造得到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織物,因纖維狀光伏器件為圓柱狀,制備需要特殊的工藝,成本較高;且需要避免在編織過程中損壞,對織造工藝和纖維光伏器件要求較高;在實際應用中,編織得到的織物太陽能電池,其纖維光伏器件僅有一側會被陽光照射,工作區域較小,器件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效率較低。

2.2 納米發電機

隨著可穿戴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穿戴電子設備對能源供給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電池體積大且沒有柔性,很難與可穿戴電子設備進行集成,同時穿著舒適性差,不足以滿足可穿戴的要求。納米發電機作為一種新型的自供電裝置,不僅體積小、質量輕、具有柔性,還能夠從環境中直接收集微小機械能或熱能轉化為電能,為可穿戴電子設備進行供電,更加方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便于納米發電機收集能量和滿足可穿戴條件,研究人員通過將活性材料附著于柔性基底上或與基底材料進行復合,使柔性襯底的納米發電機兼具活性材料的轉化功能與聚合物材料的優異力學性能。通過將柔性紡織材料與納米發電機進行結合獲得的紡織基納米發電機既保留著紡織品的基本特性,同時又增加了納米發電機的自供電功能,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方向之一。

目前,已經研制出基于壓電式、摩擦式和熱釋電式的3種納米發電機。其中壓電納米發電機的工作機制是當發電機所處環境中的機械能可使壓電材料發生形變時,壓電效應使材料表面產生電勢差,從而實現機械能向電能的轉變;摩擦納米發電機利用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的綜合效應來收集環境中的機械能并產生電能;熱釋電式納米發電機的工作機制是熱釋電效應,依靠納米結構的熱釋電材料將熱能轉化為電能[20]。

紡織基摩擦納米發電機因其輸出電壓高、體積小、安全性好、成本低且綠色環保,在3類納米發電機中應用最為廣泛。Zhao等利用傳統紡織工藝對銅包覆的聚丙烯腈(Cu-PAN)紗線和聚對二甲苯包覆的Cu-PAN紗線進行織造,制備了具有機械耐洗性和透氣性的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s),將其進行縫合制備了可實現自供電的智能紡織品手套,可演示在各種情況下的抓握姿勢檢測[21]。

熱能作為生活中最為普遍的能源,熱釋電納米發電機可將其轉化為電能,是提供綠色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選擇。紡織基熱釋電納米發電機具有柔性好、可彎曲等優點,在人體熱量收集方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課題組制備了碳納米管熱電紗線,并采用間隔織物作為基底制備了熱電織物[22]。這一熱電織物將p型和n型熱電臂在織物厚度方向交替排列,可實現為電子手表等小型可穿戴用電設備直接持續供電和智能手環直接充電。

近幾年,對于納米發電機的研究日益增多,性能不斷優化,但仍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比如能量轉換效率低、成本高且無法大規模生產、耐用性差等,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

2.3 超級電容器

除能量收集裝置,在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能量儲存裝置同樣重要。目前,各種儲能材料和設備的報道很多,紡織基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充放電快、壽命長、可更好地貼合人體,在各類儲能器件中應用最為廣泛。紡織基超級電容器的制備方法與紡織基太陽能電池類似,分為直接制備纖維/紗線狀超級電容器,再集成為織物超級電容器和在現有織物基礎上進行處理2類。其中纖維/紗線狀超級電容器可更好地滿足小型化、集成化、柔性化、耐磨性等要求,更好地為可穿戴電子設備儲能,是當前紡織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

利用不同的纖維或紗線結構,可制備多種柔性纖維/紗線狀超級電容器。如黃等通過在聚酯纖維表面附著碳納米管和聚吡咯納米線制備了復合纖維電極,組裝成全固態纖維狀柔性超級電容器時,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彎曲穩定性,然而其能量密度較低,嚴重限制了實際應用[23]。為提高柔性纖維/紗線狀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本文課題組研發了多種纖維結構的超級電容器:采用毛細注射法制備了一種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鈉/五氧化二釩(PEDOT/PSS/V2O5) 纖維狀電極材料,組裝得到的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和循環穩定性(0.1 mA/cm2電流密度下循環4 000次后保持率可達94.02%),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別達到1.37和20 μW/cm2[24]。

增加電極比表面積是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最為廣泛的措施。比表面積的增加,增大了電極和電解液之間的接觸面積,電極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改善了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使其能量密度增大。基于該理論,本文課題組設計了一種鞘芯型聚苯胺(PANI) 納米陣列纖維,提高了纖維的比表面積,從而優化了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提高其能量密度,該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在電流密度為0.1 mA/cm2時的比電容高達234 mF/cm2[25]。除此之外,利用碳基材料也可制備柔性纖維狀超級電容器,采用等離子體對氧化石墨烯纖維進行處理獲得了多孔還原氧化石墨烯纖維,組裝的石墨烯纖維超級電容器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26]。本文課題組還制備了具有皮芯結構的還原氧化石墨烯纖維,該纖維的皮層具有多層級孔洞結構,比表面積高達416.4 m2/g,當電流密度為0.1 mA/cm2時,該石墨烯纖維超級電容器的比電容可高達391.2 mF/cm2,是目前報告的性能最好的全碳基纖維狀超級電容器之一[27]。

雖然纖維基超級電容器在可穿戴領域潛力巨大,但目前仍處在實驗室階段,未投入實際生產。近幾年,對纖維基超級電容器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性能的優化,旨在為下一代可穿戴技術和智能服裝提供充足的動力,為超級電容器紡織品產業化制造提供可能性[28]。

2.4 柔性電池

除柔性超級電容器外,具有體積小、靈活性好等特點的柔性電池也是目前受到較多關注的能量儲存裝置之一[21]。根據結構分類,柔性電池可分為柔性纖維電池和柔性織物電池2類。其中,柔性纖維電池研究較多,然而纖維電池需要在彎曲、折疊、拉伸甚至編織成紡織品的情況下為柔性可穿戴產品提供電力,研發時需要考慮柔性、力學強度、電極材料的導電性、熱穩定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在最初的柔性纖維電池研究中,通常采用金屬絲作電極材料,雖然金屬絲具有出色的導電性,但大部分金屬絲的柔韌性較差,體積較大,部分金屬絲(鋰線)還會引發安全問題。對此,又開發出了基于聚合物的纖維電極,但仍不能滿足高導電性的要求,部分聚合物纖維電極甚至絕緣,因此,開發具有高電導率又滿足極佳柔性的電極至關重要。碳納米管和石墨烯材料一直是制備高性能柔性纖維電池最具希望的材料。

目前,很多研究學者致力于制備碳納米管(CNT) 纖維的復合電極。如Peng等制備了多壁碳納米管/錳酸鋰(MWCNT/LMO) 復合纖維、多壁碳納米管/鈦酸鋰(MWCNT/LTO)復合纖維等電極材料,組裝成的柔性纖維電池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以各種角度進行彎折而不會發生明顯的物理變化,且電化學性能只發生少量的衰減[29]。Zhang 等開發了一種可超拉伸的纖維狀鋰離子電池,其伸長率可達600%,該纖維狀電池具有較高的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且可在拉伸狀態下保持良好的性能[30]。同時,為提高柔性電池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部分研究人員將柔性纖維電池用紡織方法織成柔性二維或三維織物電池。

近年來,柔性電池領域的研究成果豐碩,相應技術已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之一,以紡織工藝來大規模織造紡織基柔性電池為生產具有高柔韌性和可穿戴的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電極材料和機構設計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

3 其他功能性電子設備

除傳感器和能量收集儲存設備,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一般還有顯示器、存儲設備和通信單元等其他不同功能的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與傳統電子設備最大的不同是其電子器件都需要一定的可拉伸性。紡織品因具有質量輕、柔性和可穿性等特點,成為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的重要載體。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大力開發各種紡織基柔性電子設備,如晶體管、存儲設備和顯示器等。

3.1 薄膜晶體管

近年來,薄膜晶體管(TFTs)在各類新興電子產品的應用中顯示出了巨大潛力[31]。紡織基薄膜晶體管大致可分為2類:纖維基TFTs和織物基TFTs。其中,織物基TFTs相關研究較少,研究大多集中在纖維基TFTs。相較于平面基底的TFTs,纖維基底呈現圓柱形,給纖維基TFTs的結構設計以及材料選擇等方面帶來了諸多挑戰。考慮到纖維基TFTs對制造方法、機械柔性和低溫加工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當前研究多側重于提高纖維基TFTs的性能和穩定性。Kim等研發了一款使用導電石墨烯/銀納米顆粒電極和聚3-乙基噻吩(P3HT)聚合物的纖維基TFTs,其場效應遷移率約為6 cm2/(V·s)。接著,他們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8-二氟-5,11-雙(三乙基硅乙炔基)蒽二噻吩(diF-TES ADT)混合溶液的相分離和自組裝行為,研發了一款具有金/PMMA/diF-TES ADT同軸微纖維結構的纖維基TFTs,其場效應遷移率約為0.17 cm2/(V·s)。還進一步以棉纖維和導電絲編織的同軸微纖維為例,驗證了該同軸微纖維結構應用于電子紡織品的可行性[32]。除單晶體管器件,Heo等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研發了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和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MOS)的纖維基TFTs,具有相對較高的場效應遷移率,分別為1.62和3.61 cm2/(V·s)[33]。

雖然研究人員已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研發了多款纖維基TFTs,但仍存在一些挑戰。例如,有機半導體更易受到如氧氣和水蒸氣等環境氣體的影響,確保纖維基有機TFTs的穩定性仍是目前的一大問題。氧化物半導體的穩定性雖然比有機半導體好,但其機械柔性和制造工藝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3.2 電化學晶體管

纖維狀電化學晶體管(WECT)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FTs結構的晶體管結構。纖維狀電化學晶體管由于其靈活的幾何形狀,易于織入織物中以及便于設備的高度集成等特點而吸引了許多關注,是如今紡織基電化學晶體管的研究重點。如Hamedi等利用PEDOT摻雜/去摻雜工藝制備了纖維狀電化學晶體管,不僅可展示出與傳統TFTs類似的傳輸特性,還可通過控制晶體管中纖維之間的連接,在紡織基電子設備上實現如逆變器等的邏輯電路[34]。纖維狀電化學晶體管的一個重要優點是易于制作,但其簡單的工作模式可能會影響電路的設計和性能。為克服這些影響,研究人員提出了纖維基有機電解質柵型電化學晶體管。Wang等利用浸漬法在聚酰胺(PA)長絲中引入氧化石墨烯,并進行水熱處理將氧化石墨烯還原,隨后利用原位摻雜法在纖維上引入聚吡咯,得到纖維基有機電解質柵型電化學晶體管,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選擇性[35]。

與傳統的TFTs器件相比,纖維狀電化學晶體管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易于與紡織品集成,所以適用于大規模集成電子紡織品。然而也有著開關速度低、電性能差、響應時間長等諸多問題,所以需要研究人員開發新的功能材料來解決這些問題。

3.3 存儲設備

數據存儲設備對于制備具有復雜電子系統的可穿戴電子服裝極為重要,因此,柔性紡織基存儲設備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Kang利用經浸漬和干燥工藝處理得到的石墨烯-PEDOT:錦綸纖維-PSS混合材料,研發了一種可拉伸的存儲設備。這一存儲設備相當于一款數據磁帶(write-once-read-many),且在機械應變高達23%時功能穩定,其開關比為1×103,保留時間為1×106s[36]。Jo等采用鋁涂層棉纖維和碳纖維研發了一款纖維基阻變式存儲器 (RRAM)。 該纖維基阻變式存儲器在室溫下運行穩定,時長最高可達10 000 s,并在含有洗滌劑的水中浸泡10 min后仍然可使用[37]。

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研發了纖維基存儲設備,為制備具有復雜電子系統的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奠定了基礎。目前還需要在高密度數據存儲設備、與其他電子設備集成和新操作模式等方面進一步研究發展。

3.4 顯示器

近幾年來,基于纖維或織物的顯示設備在柔性可穿戴電子領域引起了廣泛的興趣。早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如何將傳統的發光二極管(LEDs) 集成到織物上。然而傳統的LEDs相對較大且較厚,這會降低紡織品的很多特有性能,如輕便和可穿戴性,大大降低其實際應用。對此,提出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其作為一種全固態的薄膜器件,在柔性可穿戴器件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在可穿戴領域前景光明[38]。如Junhee等報道了一種用于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銀纖維電極,將靜電紡絲得到的聚苯乙烯纖維作為蝕刻模板,通過對沉積的金屬銀薄膜進行濕蝕刻制備了Ag纖維電極,不需要復雜的轉移過程或高溫熱處理,制備簡單[39]。此外,Kwon等采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作為纖維基底制備了纖維狀OLEDs,并在PET纖維上依次涂覆5次制備得到纖維狀OLEDs,其中 PEDOT/PSS、氧化鋅納米粒子(ZnO NPs)、聚乙烯亞胺(PEI)、苯基取代聚苯撐乙烯、氧化鉬(MoO3)和鋁分別充當電子注入層(EIL)、熒光發射層(EML)、空穴注入層(HIL) 和陽極,得到的纖維狀OLEDs在3.5 mm的半徑范圍內可承受高達4.3%的拉伸應變,可用于與紡織品和針織服裝集成[40]。

雖然研發人員已經成功制備了纖維基顯示器,且已成功在市場產品上應用,如蘋果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性能不佳或穩定性較差,OLEDs對氧和水分子比較敏感,導致顯示器的性能顯著惡化等問題,仍需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

4 總結和展望

本文首先闡述了近年來纖維基柔性電子系統的研究、發展及其總體特征,并討論了目前存在的問題,然后系統性地介紹了纖維基柔性電子系統。通過研究和發展這些不同的纖維基柔性電子設備,將實現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在人體或皮膚上的應用。當前柔性纖維基電子設備的發展有以下趨勢。

1)根據紡織織造技術或者結構,紡織基柔性電子設備一般可通過二維織物或者一維紗線/纖維 2種形式來實現。盡管從快速工業化角度來說,二維織物更易織造,但為了實現可集成的紡織基柔性電子系統,當前大多數研究人員更注重于先制備一維紗線/纖維基柔性電子設備,再通過紡織織造技術將其織造成二維電子織物。

2)當前研究的重點是如何提高柔性纖維基電子設備的功能性和實用性,更好地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此外,如何使可穿戴電子設備擁有更豐富的形態,使其在更小的體積上實現多種功能也將是研究人員的努力方向。

3)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善單一纖維基柔性電子設備的功能。為滿足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的實際需要,最新的研究趨勢是通過電子集成技術,將不同類型的纖維基柔性電子設備集成為一個柔性可穿戴電子系統。

4)在研究和開發新型柔性纖維基電子設備的同時,這些電子設備所用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刺激性也應該被重視,這決定著這些設備能否長期應用于人體。如剛被列為SIN(Substitute it Now)清單的碳納米管,可誘發長期的肺部炎癥,具有致癌性;此外,碳納米管已被觀察到能夠引起一系列的生殖和發育毒理學效應,符合生殖毒性標準。

5)柔性智能可穿戴是一項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綜合的技術,其發展依賴其關鍵技術(如互聯網技術、傳感技術、顯示技術等)的發展。目前正處在信息技術迅速變革的重大歷史時期,柔性可穿戴設備已逐漸融入柔性電子、人工智能等技術科學,并廣泛應用于軍工、醫療、通信等領域。

基于纖維或紗線的柔性電子設備將是下一代多功能柔性可穿戴電子的研究重點,這些纖維或紗線基柔性電子設備不僅具有增強的光電性能和力學性能,還可實現最小功耗和可持續的自我供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99激情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伊人色在线视频|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性欧美在线|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3页|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在线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欧美性爱网| 91人妻在线视频|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五月天久久综合|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五月天天天色|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欧洲亚洲一区|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97se亚洲|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无码aaa视频| 国产91线观看|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大全|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黄色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内a级毛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成|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福利片91|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亚洲天堂网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亚洲va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