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建輝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1)
大同煤礦集團北辛窯礦8108首采工作面切眼長約200 m,煤層厚度3.2~7.05 m,平均5.69 m,含0~4層夾矸,煤層傾角大多數區域為17~22°,局部傾角達29°,工作面走向傾角±12°,采用一次采全高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采高為3.0~3.5 m。由于工作面惡劣的地質條件,現有的液壓支架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因此,針對該工作面大傾角條件下放頂煤液壓支架進行了設計。
頂梁采用一體式,這種頂梁可靠性高,結構比較簡單,平衡性能好,前端的支撐性能好。在頂梁上設置有防倒裝置的連接位置,用于安裝防倒千斤頂。頂梁兩側均設置有活動側護板,在使用時,鎖緊銷將其中需要固定的一側鎖緊,另一側可以活動。雙活側左右工作面可以互換,確保活側永遠指向巷道。頂梁斷面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頂梁斷面
掩護梁的結構為整體箱型,兩側也同時采用活動側護板,可更好地對液壓支架工作狀態進行調整。如圖2。

圖2 掩護梁斷面
為了使這種設計結構更具有加工工藝性,分析得出套筒在使用時承受側推千斤、彈簧及導桿的豎直方向的重力及千斤伸縮活動時的橫向摩擦力,其中側推千斤頂與其中一側的側護板進行固定,套筒與各板之間力學關系決定了套筒與各板之間的焊接關系,所以確定了套筒只與主筋焊接的工藝,與相關的耳板、中筋板不焊接,耳板與箱梁主體零件焊接,起到力學作用點避讓的效果,提高了焊接過程中組點效率,減少了焊接工作量及焊接變形,為液壓支架總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提高液壓支架在傾斜狀態下抗側壓的能力,前后連桿均選擇雙連桿形式,即液壓支架縱向形成穩定的框架結構,使液壓支架受到的側壓分擔到雙連桿上(雙連桿比單連桿的結構優點就是可以承受抗扭性強),讓連桿起到防倒的功能。
底座采用半開檔形式,剛性大,對底板比壓小。前端有過橋裝置,可以增加它的整體性能,過橋上設置有抬底千斤頂的安裝位置,用于安裝抬底千斤頂。底座還設置有調架千斤頂所需的連接裝置,位于其中后部的下方位置。 底座一側設計安裝底調架機構,另一側預留底調梁機構安裝孔,使用時預留底調梁機構的安裝孔需要用堵頭堵上。
在過橋頂端的兩側預留兩個42 mm直徑的圓孔,用于防滑裝置的安裝連接。
在底座后部焊接一塊耳板,預留兩個46 mm直徑的圓孔,用于防后部輸送機下滑的防滑裝置連接。
1) 防倒裝置。防倒裝置對于大傾角液壓支架是必要的配置。防倒裝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支架在傾斜的工作面發生傾倒。如果在工作時出現這種情況,防倒裝置可以將其拉回原來的位置。它的主要結構形式采用平拉式,即相鄰的支架頂梁下方安裝有連接頭,用于連接防倒千斤頂,這種連接以2架支架為1組進行調架,通過防倒千斤頂的收縮與伸出實現。如圖3。

圖3 支架頂梁上的防倒裝置
2) 防滑裝置。防滑裝置主要是防止支架在工作面進行不必要的滑動,它可以調節液壓支架之間的距離。防滑裝置最重要的結構是調架梁,當支架發生滑動時,通過鄰架調架梁的調節,使它回到原位置。調架梁一般情況下位于底座的側面,可在支架移動時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避免底座下滑及調整底座位置。如圖4。

圖4 支架的底調梁機構
3) 防護網的設計。為防止煤塊或矸石的墜落傷及工作人員和支架,設置加裝了防護網,防護網的安裝孔設置在頂梁上。防護網分剛性防護網和柔性防護網兩種,使用時將兩種防護網交叉布置,有效地擋住煤塊和矸石的墜落,達到安全保護效果。
最終確定液壓支架為ZFQ13000/25/38型支撐掩護式低位放頂煤液壓支架,其結構如圖5所示。主要技術參數如下:高度(最低/最高):2 500/3 800 mm;寬度(最小/最大):1 660/1 860 mm;中 心 距:1 750 mm;初 撐 力(P=31.5 MPa):10 128 kN;工作阻力(P=40.43 MPa):13 000 kN;底板前端比壓:0.95~3.52 MPa;支護強度:1.29~1.31 MPa;泵站壓力:31.5 MPa;操縱方式:本架手動操縱。

圖5 液壓支架整體結構
對于大傾角工作面,下端頭處的設備布置尤為重要,下端頭處設備的傾角越小越穩定。為減緩下端頭處的彎曲度,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增加穩定性,下端頭處的設備采用傾角遞減的布置方式(即設備布置時在工作面走向長度方向傾角變緩)。并且前后部輸送機與液壓支架之間增設防滑機構,如圖6所示。

圖6 前后部輸送機防滑
ZFQ13000/25/38型大傾角放頂煤液壓支架的設計,開創了大同煤礦集團在大傾角工作面應用放頂煤液壓支架的先河。經過北辛窯礦首采工作面一年多的使用證明,支架所采取的防倒、防滑措施很好地適應了最大29°傾角的工作面,工作面采完后對支架結構件、立柱千斤頂進行檢查沒有發現質量問題。該套液壓支架工作性能穩定,滿足了開采大傾角煤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