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禧



2月23日18時30分,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隨著“早日凱旋,平安歸來”的吶喊聲一次次響起,我省派出的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星夜出征。
該批醫療隊是應湖北省孝感市請求,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同意組建,由省醫院、綏化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哈爾濱市選派的201名醫護人員組成。
“越是這個時候,患者越需要我們。所以,肯定要第一時間往上沖,決不能后退?!饼埥h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高鐵說,上午9點多接到通知,要當天晚間出發。由于時間緊急,有的同事還來不及和家人告別,有的剛下夜班還沒回家,有的還沒買齊生活用品……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隊員們都各自克服,堅定不移地踏上征程。
懸壺赴荊楚,白衣作戰袍。自1月27日起,截至2月23日,我省已先后派出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計1533人。
“疫情不退,我們不回!”一批批龍江兒女毅然馳援湖北,一次次高聲吶喊令人熱血沸騰,家國情懷、仁心大愛,溫暖了這個寒冬。
出征:越是艱險越向前
1月27日晚,由哈醫大四所附屬醫院的42名醫生和94名護士組成的首批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第一線。
“我參加過2008年抗震救災工作,這次再出發,內心很堅定。我有信心把大家一個不少地帶回來!”這是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兼領隊、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的決心。
面對病毒的無情肆虐,龍江廣大醫務工作者主動請戰,尤其是廣大共產黨員積極響應,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詮釋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與情懷。
哈醫大一院黨委書記趙長久感慨地說:“此次任務是從死神手里搶人!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全院做出了黨員100% 請戰、其他醫護人員 95%請戰的回應。”
“我有很多身份,但此時我的身份是一名共產黨員。再大的困難、再艱險的環境,也無法阻擋我們同舟共濟、戰“疫”必勝的決心!”有12年黨齡、曾參加汶川地震救災的哈醫大四院心內科護士長翁玲,揮淚告別年幼的兒子,與11名同事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
類似的主動請纓、積極參戰,發生在此后每一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尤其在2月10日中央作出由黑龍江省和重慶市對口支援湖北省孝感市的部署后,龍江醫護人員盡銳出戰。
2月12日晚,來自全省13個市(地)的316名勇士星夜啟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慶偉代表3700萬龍江人民為醫療隊壯行。張慶偉動情地說,你們是最美“逆行者”,是最勇敢的“白衣戰士”!
為了參加此次征戰,很多醫院都出現了“搶名額”的動人畫面。以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為例,2月10日,該院收到通知,有3個援助湖北人員名額,一個小時內就收到上百份按有紅手印的請戰書。
作為醫療救援的“老兵”,哈醫大二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陳宏參加過2003年非典防疫、2008年抗震救災、2009年甲流防疫等醫療救援任務,經驗豐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從2月8日至12日一直輾轉在綏化、齊齊哈爾、大慶、雙鴨山等地,對省內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和救治。而此時,和他同樣作為呼吸科醫生的妻子,因接觸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正在隔離。
2月12日晚10點多,在雙鴨山剛剛會診完患者,疲憊的陳宏接到院領導的電話。當得知第四批醫療隊即將奔赴武漢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要去!我一定在出發前趕到!”次日清晨,天色微明,陳宏便一路驅車趕回哈爾濱。2月14日下午14時,他受命擔任哈醫大二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總聯絡員,與哈醫大二院的160名醫護人員一起登上了前往武漢的飛機。
為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月30日,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在駐地召開臨時黨委成立大會,臨時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在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的感召下,不到一周時間,臨時黨委就收到61份入黨申請書。
2月3日16時,8名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迎來“火線入黨”的光榮時刻。在嚴峻的戰“疫”現場,他們不顧安危、不怕疲勞,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踐行了入黨申請書中的承諾。當天,醫療隊臨時黨委在武漢駐地為他們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
此次“火線入黨”的郭嘉欣道出大家的共同心聲:“我一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讓剛剛宣讀過的入黨誓詞成為激勵我完成好援助疫區任務的強大動力?!?/p>
鏖戰:“超硬核”造就“最強外援”
1月28日凌晨,經過5個多小時的顛簸勞頓,我省首批137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進入武漢市區駐地,稍作休整,當天就和受援的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進行協調對接。
當時,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共開設5個病區,黑龍江支援湖北醫療隊克服重重困難,擔負起3個病區的患者救治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支援湖北醫療隊就建立起一套工作體系——采取醫療組派一名經驗豐富的醫學專家、當地醫院派三名醫生進行輔助的“1+3”工作模式;醫療小組實行每天兩班倒,一個組要在病房內連續工作6~12個小時。
2月3日,我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受援醫院建立了ICU病區,并收治了34名危重患者。這標志著醫療隊自進駐武漢以來,已經完成快速搭建救治平臺的目標,進入緊張的救治階段。
來自哈醫大二院的李家寧小組是醫療隊第一個進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醫療組。李家寧接手的病區原本是該醫院的泌尿外科,對新冠肺炎患者診療缺乏臨床經驗?!?+3”工作模式使雙方能夠分工明晰、協同配合,也讓救治過程逐步趨向有序、高效。經過幾天的磨合,這個工作方式很快成熟,極大增強了大家的信心。
李家寧小組按照國家治療指南,結合實際救治情況,摸索、建立了治療“組套”——包括醫囑用藥、化驗檢查等科目,其中檢查、用藥都具體到了幾點幾分;患者需要做什么樣的檢查、用什么藥,都一目了然。
2月10日,受援醫院又進駐了幾支外省支援醫療隊,先行進駐的黑龍江醫療隊主動介紹自己的臨床經驗。次日上午10點,剛剛在協和醫院西院11樓東區建立救治病區的湘雅醫院支援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專門表達了對同樓層黑龍江同仁的謝意——因為借鑒使用了李家寧小組的治療“組套”,讓他們在首次收治患者的過程中,用最短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50名患者的收治任務,并隨即進入分類救治階段。
受援醫院對所有支援醫療隊負責的病區、收治的病人等多項指標進行了統計,黑龍江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多項指標均列第一,也因此被院方稱為“最強外援”。2月1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在《記者探訪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報道中,對黑龍江醫療隊取得的救治成績給予高度肯定。
2月13日,快速集結的黑龍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哈爾濱出發。這一次,他們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兩個重癥病區。
次日凌晨,抵達武漢的哈醫大二院醫療隊來不及休息,在接受系統防護培訓后,當天就在副院長蔣傳路的帶領下,快速進駐武漢市第一醫院,整建制接管了該醫院第16層兩個重癥病區;同日,哈醫大一院也整建制接管了該院13層重癥病房共有70多個重癥患者的第14病區和第15病區。
作為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的新模式,整建制接管是什么概念?
“整建制接管就是援助醫院派出學科綜合團隊、護理團隊,打包接管醫院或者病區,實施全部醫療救治措施?!笔Y傳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這就相當于一個整建制的連隊來接手一個陣地。一方面,有利于為重癥、復雜疾病患者提供多學科整體化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同一家醫院的團隊成員彼此相對熟悉、治療理念相近、配合更為默契。
為達到整建制接管的最佳效果,哈醫大二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在出發時就未雨綢繆,攜帶了無創呼吸機和心電監護儀等相關設備;而哈醫大一院醫療隊也攜帶了醫療防護用品以及可以支撐10天的生活物資。
2月14日晚21時30分,黑龍江第四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在完成交接工作后,首批18名醫生、60名護理人員與1名感染監控人員率先進入病房。此刻,距離醫護人員們抵達武漢還不到20小時,真正做到了落地即戰!
捷報:挽救一個人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2月12日,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收治的兩名男性患者痊愈出院。他們也是自外省醫療隊入住協和醫院西院以來首批康復出院的患者。
兩名患者都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為期近半個月的治療中,經過黑龍江醫生的精心診療,患者呼吸困難、發燒、乏力等癥狀明顯緩解,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之后,順利出院。
首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出院,標志著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在這場疫情防控和救治戰中取得階段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體隊員的戰斗士氣。
事實上,激動人心的好消息最早出現在2月2日——黑龍江醫療隊所在的隔離病房傳出喜訊:剛剛順利接產一個男嬰!這也是疫情發生后武漢第一個順產的男嬰。孩子7斤多重,出生后各項指標正常。孩子的父親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產婦核酸檢測呈弱陽性,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順產成功且身體健康,讓患者一家激動不已,更令醫護人員備感振奮。
2月13日,協和醫院西院再傳捷報:黑龍江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受援醫院四樓病區的一名產婦治愈出院,這是該病區經過醫療隊緊張、高效救治康復出院的第二名產婦。
這些患者的治愈,不僅得益于醫生的高超技術,也離不開護理工作者的悉心照顧。
2月18日凌晨2點,絕大多數人早已熟睡,而哈醫大二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許博薇已經開始了她在武漢的第4個夜班。深夜,醫院走廊靜悄悄的,許博薇嫻熟地穿戴好防護裝備,走進病房觀察重患,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囑為患者靜點、臨時補液、采血,并緊急處理突發狀況……從凌晨2點到早上8點,一夜無眠。
在這6個小時里,病房里的很多患者因過度擔心病情而導致睡眠質量很差,并出現焦慮情緒,頻繁地按呼叫器。每次聽到呼叫,許博薇都會立即到患者的床旁耐心詢問:“怎么了,哪兒不舒服?”或者輕聲安撫:“別緊張,我們都陪著您呢,好好休息,我們一起戰勝病毒!”還有一些病情較重的患者,則需要她和同事每隔一小時去觀察一次生命體征變化。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趟趟穿梭在病房,汗水早已打透她的衣衫。
“我們的工作很臟、很累、很危險,但是患者需要我們,我們真的是在救命,挽救一個人就是挽救一個家庭。”2月23日,哈醫大四院整形科護士劉璐瑩剛剛在武漢度過27歲的生日,而正好27天的一線戰斗,也讓她更深刻地感悟到自己的使命。
武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國華感慨:“黑龍江醫療隊是一支作風非常優良的隊伍,從領隊到每個醫護人員都非常敬業。他們克服了語言溝通問題,對我們的患者非常關心?!?/p>
正是在這些醫務人員的精心診治、悉心照料、耐心開導下,很多患者鼓起勇氣,樹立起戰勝病毒的信心。
2月22日,第四批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對口支援的武漢市第一醫院13樓病區7名患者康復出院,這是該醫療隊2月15日全面接管病區后首批康復出院的患者。
截至2月21日,僅黑龍江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收治的205名重癥患者中,就有44名患者痊愈出院。
截至2月22日,我省醫療隊伍累計管理患者1308名,其中重癥281人,危重癥104人,累計治愈出院170人。
如今,距黑龍江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已近30天。在這些奮戰的日子里,黑龍江醫療隊用行動贏得了同行的肯定,他們的辛勞付出更是收獲了受援地區的“滿滿深情”——在應城市,黑龍江醫療隊抵達的次日,一大早,當地的草莓種植戶彭德山夫婦就送來了新鮮草莓:“這是應城農民的一點兒心意。”
“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情意,我們將與孝感人民一起并肩戰斗。”來自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玄春艷心潮澎湃。
……
如今,在戰“疫”正酣的荊楚大地上,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堅挺的身影依舊在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