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薛萬博

“這些口罩,可解了燃眉之急!有這樣的好書記,真是我們村民的福氣!”2月8日,在口罩貨源異常緊缺的時間點,林甸縣宏偉鄉宏偉村和四季青鎮新民村的防疫執勤人員意外地收到了這份珍貴而暖心的元宵節禮物。
村民們感受到的溫暖,不止于此——在收到寄送來的3000只口罩之前,已經收到了從北京運送過來的84消毒液、消毒噴壺、體溫計、醫用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
村民們紛紛點贊的書記,就是宏偉村駐村第一書記呂向明和新民村駐村第一書記盈智祥。
“疫情就是命令,我們不能等”
闔家團圓是中國人過春節的第一主題。對遠離家鄉來黑龍江駐村工作的呂向明和盈智祥來說,能在春節期間回北京和家人共享難得的團聚時光,兩人倍加珍惜。然而,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呂向明和盈智祥的這個春節假期過得十分揪心。
疫情發生后,呂向明和盈智祥每天都在密切關注疫情的變化,不斷通過電話、微信詢問各自村里的疫情防控情況。因為同在北京,兩人除了每天通過微信交流疫情,便是商討什么時候回村。
1月31日,呂向明和盈智祥都接到了返崗通知,兩人趕緊電話聯系。
“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家都在一線戰斗,咱們得抓緊走。”
“現在村里防疫物資短缺,咱不能空著手回去。坐飛機、火車都有交叉感染的危險,還是開車回去吧!”
……
經過一番商討,兩人達成共識。
天氣預報東北、華北地區有降雪天氣,在這個時候長途奔襲,家人們都不放心,勸他們等等再走。
“農村防控任務重,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疫情就是命令,我們不能等。再說,我是駐村第一書記,這個時候的責任和擔子更重。”面對家人的擔心,呂向明和盈智祥各自做通了家人的工作。
隨即,兩人調動各自的朋友資源,經過多方協調,購買了300公斤84消毒液、40個消毒噴壺以及醫用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將捷達車的后備箱和后座全部塞滿。因為沒有現貨,兩人還訂購了3000只口罩和40副護目鏡。
離家時,呂向明抱了抱還在睡夢中的五個月大的女兒,眼里滿是不舍。妻子對他說:“去吧,你在外面守著大家,我在這里守著小家。”
盈智祥臨行前沒敢跟女兒告別,因為當天是女兒的七歲生日。他說:“孩子盼著我陪她過生日——她陰歷生日時,我在扶貧一線回不來,孩子說那就一起過陽歷的,可現在我又要奔赴戰‘疫一線。我這個爸爸,真是不太夠格兒……”
2月2日一早,兩人駕車在蒙蒙的晨曦中啟程,向著1500公里外的黑龍江林甸一路飛馳。
“我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
出發時,北京飄起雪花,導航儀頻繁地提示前方路段有中雪、有霧,請小心駕駛。對于惡劣天氣出行,兩人都很有底氣——呂向明有特種車駕駛經驗,盈智祥也熟悉各種車型。
上路四個多小時后,兩人都為“好運氣”感到慶幸——從交通廣播中得知,剛經過的幾個高速口已經因大雪封閉了。
中午12點左右,當他們行駛至河北承德灤平收費站附近時,因高速路口封閉,被迫駛入101國道。當進入平泉路段時,兩人的心里都不禁緊張起來——冰雪路面上,每走幾公里就有交通事故發生,有的車出現連撞,有的車失控沖下路基……他們的車因為負重太大,每次爬坡都會出現方向失控、車輪打滑的情況,有幾次險些撞到山壁上。一段89公里的路程,竟開了三個半小時。
一路上,呂向明邊開車邊查路況,盈智祥則不停地打電話聯絡新的口罩貨源——因為剛剛得知,1月31日和2月1日聯絡的兩批口罩都無法按原計劃發貨,現在只能另尋渠道求購口罩。
總是一拍即合的兩個人,在進入遼寧凌源路段后出現了意見分歧——
盈智祥說:村里急需“防疫物資,如果星夜兼程,能早點兒讓大家用上。”而呂向明則堅持休息一晚:“路太滑了,夜里行車太危險了。一旦發生意外,所有物資就都運不到了。”
因為在附近國道上碰到一個坡,車輪一直打滑,怎么也爬不上去。兩人只好決定:“那就住一宿吧,看來這是‘天意了。”
十多個小時沒吃東西,這時他們突然覺得饑腸轆轆了。盈智祥說想吃牛肉,可這時候哪有飯店開業啊!兩人找到一個小超市,買了兩桶紅燒牛肉方便面。“要不是住這一晚,還吃不到‘牛肉呢。這是我過年以來吃得最香的一頓飯了。”盈智祥笑著說。
一路上,測量體溫、查驗證件、登記去向……兩人經過了一道道疫情防控關卡。當得知他們是北京派往黑龍江的駐村第一書記,因防控疫情要返回工作崗位,而且車內都是防疫物資時,常有民警向他們莊嚴敬禮,并說:“同志,你們辛苦了,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一路上,他們路過了幾十個村莊,每個村口都飄揚著鮮紅的黨旗,都有佩戴黨員徽章和紅袖標的黨員在風雪中值守……他倆感嘆,在全國范圍的戰“疫”中,所有人都在各自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
最令他們感到暖心的是,經過一路坎坷進入林甸境內時卡點執勤民警對他們說的一句話:“歡迎回家。”兩個人的眼眶頓時紅了。此刻,他們感覺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經過41個小時,跨越1500公里,兩人終于將防疫物資安全送達林甸縣。
“我與大家在一起,共克時艱”
“這個好! 酒精現在可不好買,有了這消毒液心里就踏實了……”2月4日,宏偉村和新民村的村干部背著噴壺,挨家挨戶進行消殺作業。
呂向明和盈智祥帶給村民的不僅是急需的防疫物資,還有戰勝疫情的信心。
“我與大家在一起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回到村里,兩人各自按規定進行自我隔離,同時立即遠程指揮,和村干部一起部署緊急防控方案。
解除隔離后,兩人立即奔赴各自的“戰場”。
為防止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蔓延,每天早上8點,呂向明便化身防疫知識“宣傳員”,駕駛防疫宣傳車在全村進行巡查,勸導村民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盈智祥則想出用“一副麻將牌換5個口罩“的妙招兒——讓村民將麻將交給村里暫時保管,待疫情過去再還給村民。
除此之外,巡查各卡口防控,到各家各戶了解情況,進行重點人員排查,指導增加公共區域消殺頻次、為患有慢性病的村民采購藥品……兩位駐村第一書記全天候帶隊守護村民的健康安全。
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二人也沒有忘記帶領村民致富的重任。
蔬菜是宏偉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今年年初全村蔬菜存量130萬公斤,如果賣不出去,不僅影響周邊縣市以及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的蔬菜供應,村民的收入也會受到影響。回村后,呂向明一邊組織疫情防控工作,一邊協調新鮮蔬菜的存儲、處理、收購、運輸工作。
將蔬菜外運,自然要有外地車輛和人員前來,中間還要有人裝車。為避免疫情傳播,呂向明讓收菜的貨車停在村外兩公里處,先針對車身、門窗、拉手、車廂等易接觸部位重點做好消毒,再由村里派人用拖拉機把蔬菜運過去并裝車,全程不與外來人員接觸。2月份,全村已向各地銷售蔬菜約50萬公斤。
盈智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沒有放松新民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剛剛爭取到5萬元結對共建資金,正在制訂對貧困農戶的支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