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南徐——江蘇鎮江古稱;相峙——對陣,僵持。
相——《漢典》:交互,行為動作由雙方來:~問?!靡嬲?。故曰教學相長也?!抖Y記·學記》;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独献印ば衙瘛?姓。相裕亭,中國作協會員,著有長篇鹽河系列小說三部,《看座》獲“中駿杯”《小說選刊》雙年獎(2016-2017)、第16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18)一等獎、入圍“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忙年》獲“冰心圖書”獎,連續六屆獲全國小小說優秀作品獎,出版《鹽河舊事》(人民文學出版社)等20余部作品集。
徐——《康熙字典》:謙虛閑徐之義。子謂之姑徐徐云爾。——《孟子》;乃徐有說?!兑住だА?姓。徐習軍,新時期第一批微型小說作家,作品曾獲得首屆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年度獎、中山文學獎、參花文學獎、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等?,F從事微型小說理論研究,完成“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微型小說研究”“江淮文化背景下的蘇北當代文學研究”等省部級課題近20項?!督K海洋大學學報》副主編,二級作家,江蘇一帶一路研究院連云港分院副院長,中國礦業大學兼職教授。
當下,中國微型小說創作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學會、協會、研究會總總林林,“微型小說”“小小說”“微小說”“閃小說”等等也名稱各異,更有文體、字數、題材、美學特征等等各種觀念的爭議。本期《金山》雜志改版并借微型小說作家相裕亭與微型小說理論學者徐習軍之姓氏,開設“相峙南徐”欄目。相裕亭、徐習軍兩位先生多年來積極探索、研究中國微型小說的發展,他們各自懷揣著對中國微型小說發展的夢想,相峙南徐,爭辯論道。然欄目的開設并非專為他倆而設計。我們期待的是有更多的微型小說作家、評論家、理論學者,更期待廣大讀者參與其中,展開論戰,一較高下,從而推動中國微型小說創作的繁榮與發展。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顧建新先生曾對我說:“想當年《收獲》率先提出了小說的新寫實主義,不僅轟動文壇,而且載入史冊,這是永久的記憶。不燒火就不紅火,改革辦刊有思路才有出路……”《金山》——我們一直在堅守的純文學初心。
2019年夏末秋初,即臺風“利奇馬”襲擊東南沿海的那幾天,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在揚州寶應召開座談會。會上,《金山》的主編嚴有榕老師與我相約,讓我寫一篇時下小小說(即微型小說,下同)有所爭議的字數問題的文章。我說這個話題太敏感,你還是讓我埋頭寫《舊事》吧,似乎是婉言謝絕了。同年10月中旬,接到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秘書長高健老師的電話,邀請我參加近期將在鎮江舉辦的第17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18)頒獎儀式暨座談會,再次勾起嚴主編與我相約的小小說的字數問題。由此,我便拍著腦袋,碼出了下面幾段文字。
一、小小說為什么要有字數的限定
小小說需要有一定的字數來限定嗎?這個問題咱別急于尋求答案,先看一下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包括散文、雜文、小品、戲劇(劇本)等等,它們有字數的限定嗎?有,還是沒有?誰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字數限定?我們不妨先以短篇小說為例,鐵凝的《哦,香雪》、何立為的《白色鳥》、劉心武的《班主任》、史鐵生的《在那遙遠的清平灣》、魯敏的《伴宴》,前面兩篇,字數都在3500字左右,而后面的三篇,每篇都接近萬字或超過萬字,需要區分它們哪一篇是短篇小說,哪一篇不是短篇小說嗎?顯然不用,人家都叫短篇小說。再說長篇,畢飛宇的單行本《推拿》、阿來的單行本《塵埃落定》,與姚雪垠的《李白成》、張煒的四卷本《你在高原》、梁晚聲的三卷本《在人間》以及前蘇聯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等等,前者的單行本叫長篇小說,后者的“連卷”本,是不是該叫它們超長篇小說呢?沒有。它們仍然是長篇小說。
大家對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那么寬容,為什么對小小說如此苛刻呢?且煞費苦心地要把她的字數限定在1500字、1800字、2000字等等。有的專家、學者,甚至手持天平、卡尺、放大鏡,去揣摩小小說是否在1500字以內。小小說這是怎么了?她是怎么惹下事兒了?我想,這個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小小說的初戀情結,形成了她固有的模式。
小小說的文本模式,自明清、自先秦、自春秋,甚至更早就有了。但是,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她像是被埋在地下曠日持久的一粒粒閃光的“金子”,被人們淘洗出來,愈擦愈亮。
那個時候,涌現出一大批頗為經典的小小說,如:修祥明的《小站歌聲》、薛濤的《黃紗巾》、司玉笙的《書法家》、白小易的《客廳里的爆炸》、孫方友的《女匪》等等。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影響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小小說作家們。那時期的小小說的字數確實都很少,它們以“先入為主”的姿態,所傳遞出的信息及能量非常之大。許多評論家、大學教授、報刊編輯,包括我今天在這里舉例說明,仍然是拿那一時期的小小說當范本。
也就是說,那一時期“走紅”的小小說,如母乳、似定理、像美國的憲法一樣,被刻在石頭上、印在人們的腦海里了,無形中營建出一種固有的小小說模式與范本——小小說可以“那樣寫”,不可以“這樣寫”。她的字數,也就在那一時期,形成了大致的范圍。由此,便有人站在那一時期的小小說之“巔峰”,振臂高呼:“小小說要控制在1500字。”
這種說法對不對,暫且不論。我們先看一下近年來小小說的拓展與完善,以及小小說所涉及的門類與空間,早已不再是先前那么“骨感”,而是羽翼豐滿。
目前的小小說涉及到系列、筆記、舊味、傳奇、科幻、懸疑、穿越等諸多創作領域。當年的英俊少年(南丁語),已經成長為身強力壯的大小伙子,再拿1500字來衡量,不亞于讓一個成年人去穿他童年的鞋子。
河南作家張曉林的《宋朝故事》,以及我近幾年在《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上所開設的《鹽河舊事》專欄,每一篇字數都在2000字左右。善于較真的朋友,還可以把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唯一一部微型小說集《俗世奇人》翻出來看看,數一數馮驥才先生的《死鳥》《馮五爺》《藍眼》《劉道元活出殯》等,哪一篇的字數都在2500字左右。所以,當初“規范”的1500字,已經約束了時下小小說的拓展空間。如果,當初喊出1500字者,仍然抓住1500字舍不得放手,等同于建筑師早年為我們所規劃的橋梁與道路,已經不適應當下人流、車輛的迅速發展。
其二,限定小小說字數,很難自圓其說。
眼下,各種報刊征文,仍然強調小小說要框定在1500字以內,包括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的年度評選,評選范圍也都限定在1500字之內??稍诤笃谠u審時,我們的評委們是否嚴格按照1500字來執行呢?顯然沒有。譬如,我那篇《看座》,先后獲得《小說選刊》雙年獎(2016-2017)、第16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17)一等獎,其字數在2000字左右。再者,我們隨手翻一下各類小小說的主流選刊,每期所選發的小小說,有幾篇小小說是在1500字之內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為什么還要自欺欺人地站在鬧市一角,悄聲呼喊——小小說要在1500字之內。
其三,倡導者本身是否按照一定字數去寫小小說呢?
是誰把小小說的字數框定在1500字、1800字、2000字之內?毋庸置疑,他們一定是很愛小小說才那樣精心打扮小小說。可細心的讀者,不妨打開倡導者的文本看一看,他們筆下的小小說,或者是他們所參與評審的各類獎項的小小說,是否都在1500字之內?可以說幾乎都超出了他們自己劃定的字數以外。這種作派,有點像時下“盅惑”年輕人到公共場所去鬧事一般,教導別人往前面沖,自個卻并沒有身先士卒。
二、小小說是怎樣劃定的
什么樣的小說才是小小說?是小說中的人物多少?是小說中空間的大???還是小說的語言法則?應該說這幾個因素,都在左右著小小說這一文體。
首先,小小說中的人物不宜過多。一般情況下,一篇小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兩至三個就可以了,最好是突出一個主人公,這樣的小小說容易把控、容易“貼住人物”寫。
如果,在一篇千把兩千字的小小說中,出現了五至六個人物,可謂“眾僧共托一碗粥”,很可能會把小說的聚焦點寫散了。當然,你有很嫻熟的文字駕馭能力,且掌握通篇“濃墨重彩”處在何方,小說中人物再多,也不會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視角。但是,這個能耐,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況且不是每篇小小說都需要那么多人物。
其次,小小說的空間,也就是小小說的容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有人說,長篇小說,是一部歷史;中篇小說是一段家史;短篇小說則是家庭中所產生的某些矛盾;而小小說或許就是家庭成員某一瞬間所發生的事件(是生活的橫斷面兒)。這樣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小小說,就是以小見長,以小見大的。如果,我們把一篇小小說當作一部《清明上河圖》那樣去描述,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容量。例如,我前面所講到的修祥明的《小站歌聲》、司玉笙的《書法家》,他們的小說空間,或許就是車站站臺上的一首歌,或許就是寫在宣紙上的兩個字:“同意”,無需作者去長卷疾書,這就是小小說自身所具備的空間。
第三,小小說的語言法則。小小說有她獨特的、精致的、秀美的語言,是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所不能相比的。
如果,拿一部長、中篇小說的敘述語言來寫小小說,不亞于你將池塘里的水全部抽干,才能見到你要捕撈的某一條“魚”,甚至找不到你要找的那條“魚”。而小小說的寫法,將省去你去“抽水尋魚”的環節,直接把你帶刺魚市上去,讓你一眼見到“魚”就在這里,這就是小小說的妙處所以。
一篇好的小小說,如果在前三行,或前三段里,還沒有見到人物出現,這篇小小說極有可能是寫“敗”了。那么,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呢?三五千字寫下來,仍然還在高山大河之間,仍然還在作家們嫻熟的筆法中“游弋”的,多了去了。
三、小小說到底要不要字數的限定
如果,有人真要問我小小說到底要不要字數的限定,我的回答是肯定,要!為什么?我們先避開為什么,看一下陳忠實的《白鹿原》、莫言的《透明的胡蘿卜》、畢飛宇的《哺乳期的女人》,大家很自然地就會把他們劃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
那么,小小說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按照小小說的語言法則、寫作空間去行文,你寫出來的肯定就是小小說。就像大街上的男人、女人、美女、“恐龍”一樣,無需在腦門貼個標簽,告訴人家你是男人、是女人,是美女還是“恐龍”,路人一眼就能辨別。這樣一說,小小說的字數,基本上就有了答案。
倘若你揚揚灑灑地寫出了三五千字的小說,即使你在題花上標出你這是“小小說”,編輯和讀者也不會認可你那是小小說;反之,如果你寫出來的小說,僅在兩千字左右,壓根就沒有超過三千字,你在題花上標出“短篇小說”,到了編輯和讀者手中,人家也不會認可你那是短篇小說。我就曾做過那樣的傻事——以小充大。把一組《鹽河舊事》(三題)打上“短篇小說”的題花,寄到《飛天》編輯部,等見刊以后,人家仍然把她放在小小說的欄目里。
這個左,可別少于1000字,因為千字底下,還有個“閃小說”在那等著;而右,也別寫到3000字以外去,若是寫到3000字以外,那可能就是“《哦,香雪》”了。
一句話,別把小小說的字數限定得太死了。就目前小小說的各種寫法、八方套路,把3000字以下的小說(含閃小說),歸納為小小說吧。為什么這樣說,因為,3000字以內的小說,似乎沒有被短篇小說所接納。既然短篇里不接納,咱們小小說就博愛一點、寬容一些,把她們(3000字以內的)都叫做小小說吧。
一家之言,諸位看官,得罪了。裕亭這廂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