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年
編者按:
一條古運河,古今多少事。長期以來,大運河為沿線眾多城市帶來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離不開文化宣傳的支持。新年伊始,我們開設“運河人家”專欄,就是為了推進大運河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共同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而這正是我們想送給運河的禮物。
“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一萬家?!鼻宕娙瞬樯餍羞@兩句名詩正是當時運河漕運給鎮江帶來空前繁榮的生動寫照。自秦朝三千赤衣囚徒來此開鑿運河,特別是隋煬帝修筑貫通了京杭大運河后,鎮江就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一舉成為江南名城。經濟的繁榮帶來了文化的發表,加以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來此流連忘返,留下了許多描寫古運河風光的瑰麗詩章。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詩人王昌齡這首《芙蓉樓送辛漸》可謂千古名篇。芙蓉樓在古運河畔的月華山上,與萬歲樓南北呼應,為京口歷史上最有名的姐妹樓。樓隨山高,山由樓名,登樓眺望,江上風光及城中秀色盡收眼底。唐詩人孟浩然在萬歲樓上作有“萬歲樓頭望故鄉,直令鄉思更茫?!痹娋?,另外劉長卿的“高樓獨上思依依,極浦遙山合翠微”都是描寫萬歲樓的名作。清詩人鮑皋在《月華山》一詩中也寫道:“月華山上月,月月一回圓。明月有今古,青山無歲年。樓臺名士地,風露美人天。今夜憑闌者,誰家不惘然?”
在倒映著芙蓉樓和萬歲樓的碧波上,橫跨著一座橋,名曰千秋橋。宋僧仲殊有“萬歲樓邊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的詩作,清毛奇齡在《鎮江城下作》中也有“萬歲樓前云乍合,千秋橋下水爭流”的詩句。
千秋橋南有一宋代名樓曰“喜雨樓”,為宋詩人戴復古題名,此樓落成時,戴曾題詩一首:“京口畫樓三百所,第一樓名喜雨樓?!苯袢盏谝粯墙忠灿纱嗽姸妹?。在千秋橋西有一橋為綠水橋,處城中繁華之地。唐詩人杜牧在《潤州》詩中有“青苔寺里無鳥跡,綠水橋邊多酒樓”的詩句,清詩人殷佳實在其《京口竹枝詞》中有“江水遙通綠水橋,橋邊一帶酒旗招。上京名酒由來美,大字先從粉壁描”之詩。清詩人唐庸也有“一灣春水綠搖波,不見橋邊畫舫過。畢竟家家種楊柳,令人還憶酒樓多”之詩作。
千秋橋南有一清風橋,又名范公橋,為范仲淹所建。宋梅堯臣有《范公橋》詩:“謂公天下才,非專一方惠。及此作輿梁,力行無巨細。”表達了對范仲淹的深深敬意。
清風橋畔有藏春塢、夢溪園和壽邱山等名園勝景。宋司馬光《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云:“藏春在何許,郁郁萬松林。永日門闌近,東風花木深。主公今素發,野服遂初心。時與鄉人醉,高歌散百金?!碧K東坡對此也有題詠:“退之身外無窮事,子美生前有盡花。更有多情君未識,不隨柳絮落人家”等描寫藏春塢的詩作。
夢溪園為宋代大科學家沈括50歲后在鎮江構筑的名園,它依山而建,緣溪而筑,有百花堆、夢溪泉等多處景點,宋僧仲殊有詞曰:“南徐好,溪上百花堆。宴里歡聲隨水處,夢回春色入門來,芳草遍池臺。”清戴守梧《京口竹枝詞》曰:“溪水潺潺入鄭湖,花如覆錦滿平蕪。夢中山水縈情處,沈括風流絕世無。”
壽邱山有宋武帝劉裕的故居,又名寄奴居。宋林景熙詩云:“青衣夢破滿林煙,一擲乾坤亦偶然。僧屋翠微看月上,江山猶似永初年。”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有“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奔粗笁矍裆较?、古運河畔之寄奴居。
古運河入江口有一大閘,即京口閘,古稱京口埭。唐孫逖《京口埭夜行》詩曰:“孤帆渡綠氛,寒浦落紅曛。江樹朝來出,漁歌夜漸聞。南溟接潮水,北斗近鄉云。行役從茲去,歸情人雁群?!?/p>
京口埭西側即為泊船港灣和西津古渡,此古渡為京杭運河連接瓜洲渡北上揚州的要津。唐開元年間,潤州刺史齊瀚將江南運河入江口西移至直對北岸揚子橋的潤州城西北灣口處,即今之京口閘運河入江口,并在瓜洲開鑿伊婁渠,南對潤州城,北接揚子橋,使過江船只進伊婁渠而直達邗溝,從而使南北船只過江能力大為提高。清末詩人于樹滋《瓜洲伊婁河棹歌》云:“糧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濱?!碧茝堨铩额}金陵渡》詩云:“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苯鹆甓桑礊槲鹘蚬哦伞C駠鴧乔灏W《鎮江西門竹枝詞》有“小閘大閘水相連,東塢西塢街相沿。筑塢須藏妾居屋,開閘快放郎來船”等。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有《潤州道中作》詩六首,其中有“許渾別墅今何在,猶道詩人丁卯橋”句。丁卯橋在鎮江城南虎踞橋外,唐詩人許渾晚年退居于此,著《丁卯集》二卷?!跋瞥跗鹑粘灵w,山雨欲來風滿樓”為其傳誦千古的不朽名句。唐末詩人韋莊在《題許渾詩卷》中贊曰:“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泵髂┣宄踔u論家金圣嘆評點唐詩六百首時,許渾一人占34首,列唐代各詩家之首。其中《夜歸丁卯橋村舍》詩云:“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巖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檻,紅葉半江船。自有歸家計,南湖二頃田。”此詩寫出了丁卯橋畔寧靜的夜色和幽美的環境。唐詩人張祜在《訪許用晦》一詩中也頌及丁卯村舍為“小橋通野水,高樹入江云”。
丁卯橋與虎踞橋間有一山曰鼎石山,山下有都天廟,清末龔自珍途經鎮江,看到古運河畔都天廟盛大的祭祖活動,由此引發許多感慨,吟成“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一千古絕唱。清汪琬也有《鼎石山野眺》一詩:“城南倚孤棹,極望但蒼蒼。白馬吳門迥,青山楚塞長。桃華臨斷岸,蘭若出斜陽。惟羨東流水,潺湲到故鄉?!?/p>
鼎石山現為寶塔山公園,又名梅櫻園,為鎮江古運河風光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鎮江五塔之一的僧伽塔矗立于鼎石山頂,龔自珍詩碑、梅花園、櫻花園、玉蘭園、紅梅閣、祈天池、喜雨潭等景點星羅棋布其間,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我曾與多景詩社諸詩友到古運河采風,在梅櫻園中得詩一首:“城中未覺有春光,郭外枝條已嫩黃。亭榭樓臺依鼎石,梅櫻松竹繞山岡。一碑遺墨千秋頌,半徑飛紅萬里香。但喜定庵仲晦后,京江騷客更清狂?!?/p>
文中所及的這條貫穿鎮江城中的古運河名叫關河,現已湮沒。河畔許多名勝古跡也已成往事。如清周鎬所繪鎮江二十四景中的“蓉樓話雨”“夢溪秋泛”“范橋流水”“城南賽社”“刁塢藏春”等??上驳氖?,經過十多年整治,古運河已成為一條桃紅柳綠的城中玉帶,千秋橋、萬歲樓、都天廟、丁卯別墅等昔日名勝將重現古運河畔,古老的運河已煥發出新的生機,必將在全市上下打造清新秀麗、充滿靈氣和活力的江南名城建設中成為一道充滿詩情畫意的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