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逸致 姜佳倫 傅子豪

在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腳下,駐扎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身著“火焰藍”,用赤誠和熱血守護著這片綠水青山,他們披掛 “紅戰袍”,在“火魔”肆虐時勇往直前抗爭到底。它就是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武夷山大隊。該大隊自組建以來一直擔負著保衛著武夷山市森林防火、保衛森林資源、處置各類自然災害等多樣化任務。從鮮為人知到譽滿武夷,一茬茬指戰員艱苦創業、接續奮斗,在丹山碧水間續寫著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環。然而在該大隊大隊長王金喜眼中,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就要來了。“春節假期是武夷山景區客流量高峰,七天長假累計接待游客每年都會突破14萬人次。而今年武夷山氣候較往年更為舒適宜人,使得今年的游客比往常多了近三分之一,這也給隊員們加大了執勤難度。”王金喜介紹到。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王金喜早已帶領執勤隊員乘車向景區開進。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到景區執勤了,每年節假日,當人們慕名來到武夷山休息旅游散心時,總能在人流密集的檢票口、休息區、岔路口等地看到隊員們忙于收繳火源、宣傳防火知識、引導幫助游客。“其實這只是我們執勤任務的一小部分,還有其他幾支分隊在山區密林中攜帶滅火裝具巡邏執勤,一天下來他們要負重徒步行走二三十公里山路。”王金喜對筆者說。中午,客流量稍微少了些,隊員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抓緊啃了幾口隨身攜帶的干糧,又檢查了一遍裝具,為下午的巡護執勤做好準備。
執勤的隊伍中,一名森林消防員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每逢調整休息時間,他的雙手仿佛總在撥弄著什么,嘴里還念念有詞。據王金喜介紹,他叫肖傳濤,是2019年11月剛剛到隊的預備消防士,正在利用一切碎片時間練習春節茶話會上的吉他彈奏歌曲。
肖傳濤大學時期曾擔任校學生會主席,是學校里的風云人物。而現在他正作為一名森林消防員在平凡崗位上實現他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校園“萬人迷”變成林海“火焰藍”,面對這其中的落差,他曾也猶豫過。2019年12月5日,到隊不滿一個月的肖傳濤隨大隊緊急跨區域馳援廣東佛山森林火災撲救任務。“成為森林消防員執行的第一個任務就要長途機動近千公里去撲救嚴峻的森林大火,說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回憶起那次任務,肖傳濤仍然心有余悸。可當返程時,看到夾道歡迎的佛山市高明區人民群眾,在火場度鏖戰了4天3夜,早已精疲力竭的肖傳濤內心突然比在火場上更為心潮澎湃。“看到他們,我覺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值了,這可比我在外面為了一日三餐奔波忙碌要有意義得多!”說到這里他臉上洋溢出笑容。“心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讓我感覺自己做的選擇是對的。”
今年春節是他第一次與隊友一同過年。為了過好這個有意義的春節,他從臘月開始就一直沒閑著,在訓練之余又是組織策劃活動,又是幫助炊事班研究年夜飯花樣兒,還和同班隊友排練大隊春節茶話會上的節目。“人生不應空談詩和遠方,更要有責任和擔當,我為我是一名森林消防員而驕傲”。
當一天緊張忙碌的執勤結束后,筆者在跟隨隊員們返回營區的途中,王金喜指著車窗外的一戶泥瓦房,講出了大隊與房屋主人牽絆多年的一個故事。
“好山好水育好茶,好茶送給消防員”這是房屋主人柯大爺對大隊指戰員常念叨的一句話。茶農柯大爺一家住在距離營區僅僅兩公里的星村鎮上,他的一雙兒女常年在外打工,平時家里只有柯大爺老兩口。指戰員執行任務或野外訓練歸來經過柯大爺家門時,總會順路拜訪一下柯大爺,看看老人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柯大爺的屋子、魚塘都是他們幫助修好的。
2019年夏天,由于連續的強降雨導致柯大爺家的房屋被淹,屋外年久失修的電線桿傾倒在瓢潑大雨中。大隊指戰員及時伸出援手,將大爺家的淤泥清理干凈并修好了屋外的電線桿。“那些孩子非常好,我們有什么困難他們二話不說都會及時幫忙。”談及指戰員,柯大娘臉上就笑開了花。每當大隊指戰員路過柯大爺家,大爺大娘總是熱情地邀請隊員們嘗嘗他親手炒制的茶葉,大家圍在一起嘮嘮家常,品著地道的武夷巖茶。每到過年,大隊指戰員都會去柯大爺家坐坐。 “你們就像大山里的守護神一樣,保護著大山,保護著我們這些山民的賴以生存的飯碗。”
茶葉銷量好了,種的人就多了。但是在武夷山一直存在違章種茶的現象。大隊指戰員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定期拔除違規茶田的茶作物,還茶農一個干凈、有序的茶葉市場。又是一年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夷山茶農生產生活靠的是武夷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也靠的是大隊指戰員盡職盡責的堅定守護。
正是因為大隊有不少像王金喜、肖傳濤這樣默默付出的森林消防員,才使這支生態戰場上的尖刀勁旅,圓滿完成了撲救森林大火、抗洪搶險、執勤值守等各項急難險重任務數百次,成為堅守祖國“華東屋脊”森林防護任務的前沿哨所。展望新的一年,大隊全體指戰員依然堅守崗位上、默默守護,為萬家燈火長明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綠水青山里留下那一筆“火焰藍”的注腳。
(單位: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