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滿珍,賈強
(甘肅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甘肅 天水 741000)
腦出血主要是指患者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情況。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疾病,多發于50~70 歲的老年群體,男性比女性略多[1]。盡早診斷并實時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診療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其預后[2]。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20 例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和研究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通過實施針對性治療措施的臨床療效,現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120 例,記錄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病案資料,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其中,女46例,男74例,年齡45~90 歲,平均(68.86±5.73)歲。對患者一般資料通過采用統計學分析,結果得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納入本次研究中,且經由我社區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患者治療結束后的臨床療效分析[n(%)]
待患者入院后,對全部患者均進行影像學檢查,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并結合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120 例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中,有37 例患者使用保守治療方案,有58 例患者則使用微創穿刺引流術進行治療,有25 例患者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對全部患者的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對患者治療結束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治療的效果主要分為3 個部分,顯效、有效及無效。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更加嚴重,血腫清除<20%,血壓未能恢復;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腫清除>60%,血壓有一定的恢復;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或者明顯好轉,血壓完全恢復正常,血腫基本清除,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每一項指標符合的人數計算出百分率,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得到總有效率。
對所有患者均隨訪4~24 個月,平均(12.45±2.62)個月,通過對120 例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治療結束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為33.33%,患者治療后的死亡率為56.67%,見表1。
腦出血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腦血管出現相關病變,腦血管病變主要與患者的血管老化、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與高血壓等有較為密切聯系。隨著我國近年來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呈逐年遞增趨勢,其發病率及死亡率也在逐漸增高[3]。此疾病不但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會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4]。因此,對患者盡早確診并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診療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預后。
對全部患者均進行影像學檢查,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并結合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保守治療通過使用冰袋冷敷患者的額頭,可以降低顱壓達到止血的效果。對余昏迷時間長以及出血量多的患者應快速建立起靜脈通道,靜脈滴注濃度為20%的甘露醇250 mL,可將甘露醇和葡萄糖交替進行使用,降低患者的顱內壓以及減輕腦部水腫。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止血、吸氧等相應治療。進行血腫清除術時,在顯微鏡下切開外側裂的上半部分,確定島葉的無血管區域。在顯微鏡下將血腫徹底清除,使用氯化鈉溶液對出血灶進行反復沖洗,常規留置引流管引流,逐層縫合切口后進行消毒包扎處理[6]。
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20 例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7-10],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病案資料,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120 例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中,37 例使用保守治療方案,58 例則使用微創穿刺引流術進行治療,25 例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
研究結果表示,在治療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過程中,需嚴密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盡早診斷并實時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減少死亡率,有利于為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指導作用。分析和研究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通過實施針對性治療措施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更多的推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