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漢語語音實驗研究的發端(1922—1937)

2020-03-24 04:34:56褚宏祥
科學文化評論 2020年4期
關鍵詞:實驗研究

褚宏祥

語言聲學是運用聲學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產生、傳遞、感知和處理等問題的一門聲學分支學科,在語言學領域也被稱為實驗語音學、儀器語音學。20 世紀初,西方語言學的主流從歷史比較語言學逐步向結構主義語言學過渡。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近代物理學、生理學、醫學、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利用物理學、生理學實驗儀器分析研究語音的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的實驗語音學也隨之逐步發展起來,巴黎大學、萊比錫大學、倫敦大學、列寧格勒大學等高校先后建立了語音實驗室,通過實驗來探索語音的生理機制和聲學規律。

在西方語言學理論傳入以前,中國語言學研究走的是一條獨立發展道路。中國傳統的語言文字學,針對漢字的音、形、意三個特征分為音韻、文字、訓詁三科,著重文獻資料的考證和故訓的尋求,被稱為“小學”。而被稱為“口耳之學”的中國古代語音學則屬于音韻學范疇,主要進行韻書和韻圖的編撰、音類的分合考訂、音系的爬梳整理等工作,研究比較零碎,缺乏系統性,大致是屬于“語文學”范圍[1]。五四運動前后,以白話文運動、漢語拼音運動、國語統一運動為代表的現代語文運動興起,為傳統語文學轉向現代語言學提供了諸多思想資源和實踐準備。馬建忠、章炳麟(太炎)、胡以魯、錢玄同等借鑒西方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初步建立了現代漢語語言學的理論體系,使語言學研究從面向文獻的傳統“小學”逐步轉變為面向活材料的現代“語言學”。當時的語言學界對語音的分析,往往是“操術弗精,工具不備,或蔽于成見,或囿于方音,每致考古功多,審音功淺”[2]。有感于此,羅常培號召開展語音實驗研究,由之“解決積疑,以補聽官之缺”[3],促使中國傳統音韻學向現代轉型。

中國的語音實驗研究發軔于20 世紀20 年代,一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學者以西方語言學和物理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理論為指導,學習西方語音研究的實驗方法,對漢語各地方言的語調進行比較分析,探索其自然屬性及聲學特征,再通過語音感知試驗去發現和驗證語音學的規律,形成了符合漢語特點的語音研究范式。

一 漢語語音的初期理論與實驗研究

20 世紀初期,趙元任、劉復、李方桂、王力、岑麒祥、周辨明等人懷著“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強之境”的理想[4],赴歐美學習。他們把西方實驗語音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引入對漢語語音的研究,開創了漢語語音實驗研究,推動了中國漢語語音研究的現代化,其中尤以趙元任、劉復二人貢獻最大。

1.趙元任在國外開展的漢語語音實驗研究

1910 年8 月,趙元任通過庚款留學選拔考試,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他原擬學習電機工程,后經請教胡敦復,明白了純粹科學與實用科學的區別與聯系,決定主修數學與物理,后興趣擴至語言學、心理學、哲學和音樂[5]。1915 年,趙元任在康奈爾大學參加創建中國科學社及創辦《科學》月刊[6]。在此期間,他開始對中國的語言問題產生濃厚興趣,與胡適合作撰寫了“The Problem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中國語言的問題)等系列文章[7],指出采取科學方法開展中國語言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設性的改革意見,由此引起了學界的關注。此后,他在《科學》上發表了多篇關于漢語實驗語音學的研究論文。

1922 年,趙元任在《中國言語字調底實驗研究法》一文中,將傳統漢語音韻中的“平上去入”“四聲”“五聲”等改稱為“字調”(也稱“聲調”)。這是他首次采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對漢語字調進行研究的成功嘗試,也實踐了他提出的對語言學進行“科學的研究”的想法。趙元任詳細分析了美國的布拉德利(Bradley)和倫敦大學的瓊斯(Jones)對言語腔調的實驗研究的成績和不足,提出要利用定量和定性綜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實驗研究。他設計的實驗儀器見圖1,其中TT 是與笛子粗細相仿的發音管,兩頭開口,K 是吹音口。當吹音的聲調與人的發音聲調一致時,用五線譜記錄和描畫聲調曲線,再經分析,可以得出聲調音高和時間之間的函數關系。實驗中采用了諸如利用聲學方法調音、利用打點計時器計時、利用對數轉換改畫五線譜來刻畫波形等方法,真正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到了語言學研究中。文中也提到用七弦琴模仿聲調發音,用畫格子臨法帖的辦法,將聲調曲線改畫到對數五線譜上(圖2),這也是他后期創制五度制聲調符號的雛形。文中包含實驗目的、儀器、步驟、結果、分析等方面內容,實驗結論證明了中國言語的基本音高與聲帶振動頻率有關,可用時間與音高的函數關系來表征“字調”(即聲調)[8],這比中國傳統的音韻家用“長短、輕重、緩急、疾徐、高低”等模糊概念的描述要客觀準確得多。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用科學實驗方法對漢語字調進行的研究,也是中國近代最早采用定量和定性結合方法來研究漢語語音要素并取得成功的實例。

圖1.中國言語字調研究的實驗裝置圖([8],頁876)

圖2.對數五線譜上描畫的聲調曲線([8],頁879)

除了利用實驗進行語音研究,趙元任還有意識地引入一些聲學術語來描述語音要素,探索采用自然科學的相關概念表征語言現象的可能性。他認為,許多復雜的語言學問題借用自然科學,尤其是借用聲學或生理學的術語來描述,就會變得更為簡單明了。科學移植中出現最早的往往是概念的借用,科學概念需要用科學名詞進行準確表述。中國科學社在1916 年便成立了“名詞討論會”,趙元任是5 名委員之一。在發表的語言學研究論文中,趙元任十分注意所用概念的準確性和名詞術語的規范性,這些概念也逐漸被語言學界所接受與推廣,并得到進一步規范化[9]。1924 年,趙元任在《語音的物理成素》一文中,用強度、時間的長度、基本音高、陪音(或附音)、噪音五個概念來表征語音的物理要素,提出從純粹物的觀點、采用科學方法分析研究語音現象,重申了“字調”(聲調)的高低是時間和音高的函數關系,進一步說明了基本音高與聲帶振動的頻率有關。

1924 年,趙元任應清華學校聘請,回國任教。他利用清華學校提供的一年(1924 年6 月—1925 年5 月)赴歐洲考察進修的機會,多次往返歐洲各國,拜訪了奧格登(C.K.Ogden)、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等多位著名的漢學家和語言學家,并在巴黎大學注冊聽課,跟隨史蒂芬·瓊斯(Stephen Jones)等語音學家從事實驗工作,由此受到了嚴格的實踐訓練,為后來從事語音實驗研究打下了基礎。在巴黎期間,趙元任還專程拜訪了在巴黎大學學習語言學的劉復,與其一起探討語音實驗方面的問題。

2.劉復留學期間對漢語“四聲”的實驗研究

劉復原名劉壽彭,初字伴儂、瓣秾,后改為半農。1917 年1 月,劉復被蔡元培破格聘為北大預科國文教員。1920 年3 月,劉復得到教育部資助,赴英國倫敦大學學習語言學[10]。他認為“研究中國語音并解決中國語言中一切與語音有關系之問題,非純用科學的試驗方法不可”[11],他于次年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專習實驗語音學,并在法蘭西學院聽課。當時西方語言學研究中使用浪紋計可以較為精確地測量語音的長短和高低[12],鑒于中國古代關于漢語“四聲”的論述多過于主觀與模糊,劉復轉學法國之后就開始利用浪紋計作為基本工具,對漢字的聲調進行實驗研究[13],后寫成《四聲實驗錄》一書,1924 年3 月由上海群益書社印行。書中從物理學角度解釋了聲音的產生及音的高低、強弱、長短、本質等問題,提出語音與樂音的產生均是源于“顫動”,指出漢語的“四聲”主要是由音的高低構成,也與音的長短有一定關系。

圖3.浪紋計的構造圖及機器側面圖([13],頁22)

《四聲實驗錄》詳細說明了實驗儀器的構造與使用方法。浪紋計的構造圖及側面圖見圖3,其核心機件由音鼓、電流音叉、機體三部分組成,T 為音鼓(也稱音筆),F 是電流音叉,其余為機體。實驗時把受聽器B 裝到嘴巴上、鼻孔里或者聲帶上,聲音發出后受聽器里的空氣會跟著振動,通過橡皮管引發音鼓T 中鼓膜顫動,再引發涂墨筆尖P 的顫動,這時將筆尖所對方向處放置一張纏繞在圓柱體上抽動的煙熏紙,在紙上摩擦就可以得到一條浪線,隨著音鼓振動,聲波就會被記錄下來。通過對浪線的比較計算,得出各顫動在每秒鐘的數目,再依據顫動數求出對數,并按照對數作圖,就可以還原出與聽到音高變動一致的高低起落曲線。

在巴黎,劉復邀請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留學生用各自的方言發音,以供其進行實驗研究。他將北京、南京、武昌、長沙、成都、福州、廣州、潮州、江陰、江山、旌越、騰越等12 處方言中的62 個音進行實驗分析,將每一種方言聲調的高低、強弱、長短、曲直標明實錄,均按實際聲調數畫出分圖,并合成總圖。劉復的實驗,雖然有部分聲調曲線不能反映真實的調值情況[14],但是在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計算制圖等方面提供了實驗研究漢語聲調可資借鑒的經驗。劉復在實驗中不僅引進“浪紋計”用以描畫及分析語音波形,也改革了某些實驗環節,指出基頻是聲調的物理基礎,為描述漢語的聲調提供了“數”和“圖”的依據,是中國學者對世界現代語音學理論的重要貢獻[15]。

1924 年12 月,劉復被選舉為巴黎語言學會會員[16]。1925 年3 月,劉復以《漢語字聲實驗錄》《國語運動史》2 篇論文,以及自行設計、制作的測音儀器“音高推斷尺”和“劉氏音鼓甲種”參加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答辯,獲得博士學位[17]。當年4 月,他被授予康士坦丁-伏爾內(Prix Volney)語言學專獎。以實驗語音學著作得受此獎者,以前只有實驗語音學開山大師盧斯洛(P.Rousselot)一人[18]。1925 年8 月,劉復攜帶大批購置和自制的語言學儀器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

二 北京大學語音樂律實驗室的創建與初步發展

1925 年9 月,北京大學借助劉復從歐洲帶回和自己創制的若干語音實驗儀器,在國文系增設“語音樂律實驗室”[19]。經幾年籌建,實驗室于1929 年12 月17 日正式對外開放[20]。

早在1921 年11 月,劉復就正式向蔡元培等提交了一份《提議創設中國語音學實驗室計劃書》。他依據對德國漢堡大學、巴黎法蘭西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及愛丁堡大學、美國楷司實用科學學校聲學及語音學機構的調研情況,并與法蘭西學院一些語音學專家討論后,提出了儀器經費預算和采購清單。該清單羅列了擬購置的倫敦大學式大號聲浪計、簡便蓄音機、李奧雷氏繪音機、羅斯雷式發音輪、音像表顯機、特種活動攝影機、亨利西式和音分析機等大件收音和析音儀器,并專門提到定音叉、母音模擬管及馬拉熙氏母音模擬機三種儀器,建議根據經費酌情購置,且逐項列出了諸如量音儀、顯音燈、顯音鏡、留聲機、攝影器、電溜音及制造模型等小件儀器和用具,此外還擬采購一些實驗用消耗品、收蓄各國語音要素的蠟片及實驗語音學方面的輔助圖書。這幾項費用總計約3 萬8 千元。所采購的儀器多是需要定制的專門研究儀器,或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收音和析音設備,不僅價格不菲,更需預留出制造裝配的時間。計劃書還對實驗室在歸屬、組成、經費、保藏、應用、置購等方面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劃和明確的說明。

對于這個計劃,北京大學以“擬請于增加關稅或退還賠款中籌撥一次開辦費,以便創設中國語音測試所研究中國語音,并解決中國語言中一切與語音有關系各問題案”呈報中華教育改進社。1922 年7 月5 日,在中華教育改進社國語國文教學組第一次年會上,胡適等13 位社員均贊成該議案,并同意在北京大學成立語音實驗室[21]。1922 年9 月,創設實驗室的議案獲批復,但相關工作尚無進展,劉復于是再次致信蔡元培,敦促落實經費。信中重申研究中國語言學非用實驗手段不可,也提到了之前從事中國語音學研究的一直是歐洲人,國人只能拾人牙慧,從民族門面上來說是難以接收的[22]。在其呼吁下,實驗儀器的采購工作得以逐步進行。語音樂律實驗室正式開放時,已有收放音及記音、推斷音高及分析音質、測定語音及音律的幾百件用以專研語音樂律及進行教學實驗的儀器[23],比早期計劃擬采購的要豐富得多。有些儀器雖購買了,但由于制作不精細,并不能供研究使用,如羅斯洛式析音器(用共鳴原理研究音質)、法國Roubot 制擺動計(顯示聲浪的構成及結合)等,還有些儀器如模擬管、馬拉熙氏母音模擬機等由于價格昂貴而未購買。另外,劉復還自制了一些確定音高的儀器,如簡式音高推斷尺、四聲模擬器等。

劉復自制儀器是緣于國外部分儀器存在操作繁瑣,精確度差,不能更好地對漢語語音進行測量。當年劉復在巴黎使用浪紋計進行漢語“四聲”實驗研究時,由于設備較為簡陋,計算方法也比較原始,僅實驗過程就花費了30 個月。為了減少誤差,提高效率,1925 年,他創制了直接量對數的聲調推斷尺,稱為“liugraphe”(趙元任戲譯為劉氏尺)[24],后改為“聲調推斷尺”。在使用聲調推斷尺測量聲調時,先在圖畫板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下方放置所要推斷的煙熏紙,將其固定后放上推斷尺,用鉛筆沿活尺邊在白紙上畫一條“起線”,按照煙熏紙的速率來確定每一個顫動的長度,確定后在起線上按照此距離在上面做一個標準點,以此類推,根據浪線的曲線找點,然后連接各點,即形成音高起落曲線。劉復用推斷尺推斷自己所讀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的結果,能顯示出音高、浪線的形狀,能根據圖形對音素和顫動長度等因素進行分析。劉復做這張圖只用了不到4 個小時(圖4),若用之前純計算的方法,繪出該圖則需要至少2 天。

劉復制作的推斷尺缺點是制作費用高,體積較大,不便攜帶[25]。1934 年,他又研制出“乙二聲調推斷尺”,可將煙熏紙上的曲線制成語音頻率的對數曲線,再根據煙熏紙每秒行走的速率和標準音高的顫動數,使用絕對音高曲線片將對數曲線制成五線譜,從而求得語音的絕對音高。該儀器由中法大學鐵工廠制作,輕便靈巧,便于攜帶,測試一個聲調的曲線只要用時3 分鐘,屢次試驗結果均正確。劉復對音鼓也進行了改進設計,從“劉氏音鼓甲種”(1925)改進為“劉氏音鼓乙種”(1930),較一般音鼓輕,且沒有顫動數增多時出現礙滯音筆的弊病。劉復創制的“聲調推算尺”和“劉氏音鼓”,都給實驗帶來了極大便利。此外,他還設計了四聲模擬器,但生前卻沒有來得及制作成功,僅留下了《四聲模擬器之創制》(1929)一文[26]。

圖4.“月落烏啼霜滿天”一句聲調推斷結果圖([24],頁162)

北京大學語音樂律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現代語音學正式開端,自此現代語音學在中國進入了系統科學的研究階段[27]。1925 年11 月4 日,劉復回國后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舉行的懇親會上發表演講,提出了自己的工作計劃,即將已經著手研究的四聲問題繼續下去,作大規模的研究,把中國所有各種重要方言中的聲調曲線完全畫出,著成一部“四聲新譜”;調查各地的方音,著成一部方音字典;希望按照法國語言地圖的辦法,編成一部“方言地圖”,用蓄音機,將各種方言逐漸收蓄下來,作研究的樣本。除此之外,他還計劃對中國的樂律開展研究,對于社會上流行的俗曲以及瀕臨失傳的舊樂,進行采訪、收蓄,形成“蓄音庫”[28]。這也是他將原計劃的語音實驗室改名為語音樂律實驗室的主要原因。

1932 年,北大成立研究院,研究所國學門改稱研究院文史部,聘劉復為主任,中國文學系所設的語音樂律實驗室也歸并于文史部。1934 年6 月,研究院文史部又改稱文科研究所,由胡適兼任所長,內設編輯室、考古學室、金石拓片室、明清史料室、語音樂律實驗室5 個部門[29]。1934 年暑期,劉復帶領白滌洲、沈仲章、周殿福等人攜蠟筒錄音器等設備,赴綏遠、內蒙古一帶考察方音民俗和各地民歌聲調[30],為編撰“四聲新譜”及“中國方言地圖”搜集資料。調查途中,劉復不幸染上回歸熱病,于7 月在北京逝世,年僅44 歲。劉復逝世后,羅常培接任主持語音樂律實驗室的工作。

劉復帶領北大語音樂律實驗室的師生用“扎硬寨,打死仗”的功夫去研究語音,利用各種儀器設備按字記紋、量算振幅,并進行綜合分析,使中國語音學的研究在方法和手段上逐漸與西方實驗語音學相一致。

三 歷史語言研究所語音實驗室的建立與初期發展

1925 年2 月,清華學校在增設大學部的同時積極籌辦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31]。6 月,趙元任被清華聘為國學研究院最年輕的導師(后稱四大導師之一)。1927 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在大學院設立中央研究院。1928 年4月1 日,國民政府公布《修正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改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為國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院”)[32]。中研院聘請傅斯年、顧頡剛、楊振聲三人在廣州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基礎上籌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10 月22 日史語所遷入廣州柏園[33],傅斯年受聘為所長。

1928 年8 月,趙元任接受史語所聘請,主持語言組工作。因北平史料較為豐富,便于開展工作。當年,史語所計劃遷北平后成立實驗語音室。1929 年6 月,史語所除少量帶有地方性的工作仍留廣州外,其余全部遷至北平,所址為北海靜心齋。趙元任主持語言組工作后便開始籌備成立實驗語音室,原設8 個組被歸并為3 個,其中第二組為語言學組,從事語言學及民間藝文研究,趙元任為主任[34]。1929 年,趙元任從英國采購了Palmer 式音浪計和音浪計圖,還為建立“語音檔案”而購置大量留聲機片[35],并建立了一間小規模的語音實驗室[36]。此后他又從上海的大華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的哈曼公司(Harman)以及英法德等國家的儀器公司購置了一些儀器設備[37]。1934 年秋,史語所遷至南京雞鳴寺新址[38]。遷南京以后,趙元任親自設計規劃了新的語音實驗室。為解決噪音干擾問題,他向美國訂購了隔音紙板及其他隔音設備,室內四面墻壁及天花板、地板,全部用8 層隔音紙板鋪成,下面加上地毯。其中記音室配有3 層玻璃窗門,且墻壁覆有4 層賽璐特克斯(Celotex)隔音紙板,因此室外雜音及室內回聲均可減至記音儀器本身原有雜音以下。經連年積累,語音實驗室配備了大量測驗音調的儀器、灌制音檔的儀器以及圖解模型,還有各國審音參考語料片一千余張、音檔材料片2000 余片,以及灌制音檔的空白鋁片約5000 片,堪稱當時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語音實驗室。此后實驗室陸續購置設備,所需資金基本上由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資助[39]。

語音實驗室配置的各類儀器多由國外購置,部分儀器存在不適合漢語語音處理或使用不便等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實驗儀器、設備的作用,趙元任與薩本棟、吳宗濟等人也對部分儀器進行了改造,并試制了多個新型語音設備。

1930—1932 年期間,薩本棟被聘為史語所語言組物理顧問[40]。他與趙元任合作,利用電振差別周期原理自制了模擬聲調器,可將書中所載聲調曲線以原調音發出[41]。史語所遷往南京后,薩本棟不再擔任物理顧問,但仍與趙元任一起合作設計語音實驗儀器。1935 年,薩本棟設計了采用孿生式真空管和推挽式電路共同組成的直流擴大器,該擴大器可以配合仙童(Fairchild)電位器轉盤及新式電容微音器成套使用。該設計方案交由中國無線電公司生產,經試驗,灌出的音檔音質宏大,雜音極少。即使是多數灌音器最難分辨的輔音,用該儀器灌音,都可聽辨出來。加之電容微音器品質優良,避免了碳晶微音器所具有的電雜音干擾,因此可以收入極微小的音量,也能分辨出其它微音器不易分析的若干輔音,更具有用電省、放大倍數高、體積小等優點,適合田野調查工作,比當時從美國購置的灌音器效果還要好[42]。1930 年,趙元任為了解決發音者發音不自然的問題,赴上海大華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接洽定制放音機,定制的放音機可將收音器放在距離讀音者二三尺以外,蓄音器另置一室,設計暗線系統互達各室,這樣就避免了讀音者、控制者及校者在同一室內相互影響[43]。

1935 年,吳宗濟考入史語所。由于早先學過工程學,可以用儀器來分析語音[44],因此他進入語言學組后便成為趙元任的得力助手。當時測量音浪多使用電動音浪計(Kymograph),由于發音者在發音時使用不當,經常會出現浪紋測量不準的問題。在趙元任的指導下,吳宗濟將電動音浪計改造成電磁音浪計,可以高效地將口語、唱片或無線電所發的聲浪轉成調高浪紋呈現到煙熏紙上。后來通過加用濾波器來減小誤差,即使在陪音較強的時候,也能得到較純粹的基本調高,該儀器應用于廣西龍州泰語計算調高時,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趙元任也曾請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丁西林幫助研制一套“自動音調記錄儀”(又名照像法自動畫調器),用于分析和描記聲調,可以使實驗準確度增加數倍,速度增加千倍??上н@項工作進行一段時間后,七七事變爆發,各所西遷,相關實驗只得停止[45]。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史語所經長沙,遷昆明龍泉鎮,再遷四川南溪縣李莊。一部分儀器、音檔分置于重慶、昆明和香港存放[46]。其余儀器,沿途顛頓,機件有所損壞,加之天氣潮濕,多有生銹發霉([40],頁540)。

四 其他學者的有關研究

劉復領導的北京大學的語音樂律實驗室和趙元任領導的史語所語音實驗室在語音學研究方面相映成輝。除此之外,在語音學知識的普及和應用研究方面,其他學者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語言學領域其他學者的有關工作

羅常培于1923 年開始在西北大學講授音韻學,在授課中去除了傳統音韻學中玄虛含混的內容,使之成為容易理解的科學[47]。20 世紀30 年代,羅常培在北大任教時也大力提倡對語音進行實驗研究。他在研究方言聲調時,就使用過漸變音高管來測量聲調。

1926 年夏,王力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跟隨趙元任學習語言學[48],次年自費赴法國巴黎大學專攻實驗語音學。他利用假顎和浪紋計記錄及分析了博白方言的元音、輔音、聲調,1931 年以《博白方音實驗錄》(法文本)獲得法國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后,他先后在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音韻學方面的課程,早期主要從事音韻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王力于1936 年出版了《中國音韻學》(1955 年再版時更名為《漢語音韻學》),書中利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了傳統音韻學的諸多概念,后續發表了內容涉及音韻方面的系列論文。

周辨明于1924 年發表《中國音聲字制》,主張漢語羅馬化,其后與劉復、趙元任、錢玄同、黎錦熙、汪怡、林語堂一起組織成立“數人會”,討論國語統一和音韻學等問題[50]。1928 年,周辨明由廈門大學資助,赴德國漢堡大學學習語言學,于1931 年取得語言學和實驗語音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廈門大學教授語言學方面的課程,并從事漢語拼音化、方言音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岑麒祥于1928 年中山大學畢業后由中法協會資助赴法留學,先后在里昂大學和巴黎大學師從房德里耶斯、梅耶、傅舍等學習語言學及語音學等,1933 年,獲得法國國家文科碩士學位和語言學高等研究文憑?;貒?,他先后在中山大學和北京大學任教,講授普通語言學、語音學、方言調查等課程。1939 年,岑麒祥從法國語音學家胡迪的《普通語音學基礎》和格拉蒙的《語音學概論》中選取材料,編著了《語音學概論》,內容包括語音的物理屬性、生理特征、歷史演變,以及語音學歷史、音位理論等,把法國普通語音學和歷史語音學的內容介紹到中國。

這一時期,本土學者也出版了多部語音學有關的專著,如廖立勛編、黎錦熙訂正《實用國音學》(1920)、汪怡的《新著國語發音學》(1924)、張世祿的《語音學綱要》(1934)等,這些著作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語音學知識,為當時語音學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除此之外,其他領域的學者也對漢語語音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2.非語言學領域學者的有關研究工作

陶熾(陶晶孫)在上海東南醫學院生理學室從事醫學和生理學研究過程中,借鑒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和西方實驗語音學研究方法對漢字的語音曲線進行了研究[49]。1931 年,陶熾在《學藝》雜志上發表了《中國語言之語音曲線》。他以2伏的蓄電池作電源,用碳素送話器作為聲音轉換為電流的工具,利用振動頻率為6000Hz 的示波器來測量與碳素送話器串聯的1000—4500Ω 的電阻,通過觀察示波器顯示的單個漢字發音的波形變化來分析發音的特點[50]。由于話筒碳素顆粒上產生的入射聲波的壓力變化是由聲音的振幅及頻率所共同決定,在同樣音強(振幅)的情況下,影響波形的主要因素就是發音的音高(頻率),利用可變電阻可以調節電壓的大小,從而調節波形以利于觀察。

圖5.一組漢字:葩、把、怕三個單字的比較波形圖([50],頁6)

陶熾的實驗選用了5 組單個漢字來進行發音,然后根據示波器波形繪制發音比較分析圖。如圖5 描繪了“葩”“把”“怕”三個單字的比較波形圖。該文中,只是呈現了5 組單字發音的預備試驗比較圖,未做更進一步的理論分析。從文中呈現的單字不同波形來看,由于碳素送話器對于聲電信號的轉化輸出受到諸如聲音輸入、電流轉化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實驗的結果不甚精確,但也能基本反映語音的變化由音高和音強共同影響的事實。這也說明當時也有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采用不同的實驗儀器對漢語語音進行研究。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史語所和北京大學也將當時先進的語音儀器設備應用于大規模方言調查活動,拓寬了我國語音研究的領域。當有可能取得更加令人鼓舞的成就的時候,北大語音樂律實驗室劉復和白滌洲相繼去世;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史語所被迫輾轉西遷,相關設備和人員星散[51],趙元任旅居國外,這些因素都對我國初具規模的語音實驗研究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五 結語

20 世紀20 年代前后,隨著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科學在中國話語體系中的地位逐步升高,引入西方科學來改造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成為一種潮流。趙元任、劉復等在國外留學期間,借鑒西方實驗語言學研究方法,從生理、物理和知覺等自然屬性方面對漢語的語音進行了研究。他們回國后,組織建立了中國自己的專業研究機構,開展了初步的漢語語音實驗研究工作,為中國語言聲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的工作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漢語語音實驗早期研究工作主要由留學海外學者的個人興趣所推動。20世紀初,中國的音韻學仍屬于“語文學”范疇,對于深受傳統文化熏染的語言學者們而言,一般缺乏自然科學的修養,對自然科學與語言學的關系并不怎么看重[52]。能將科學原理、科學方法和發明創造等應用于語言學研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受時局動蕩的影響,政府也無力對相關研究進行統籌規劃。趙元任和劉復等在留學期間多根據個人興趣主動開展語音學相關研究工作,他們接受了當時國際上知名語音學者的指導,利用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來解釋語音產生的物理基礎和生理機制,嘗試將西方自然科學實驗研究的方法和理論應用于漢語的語音研究,通過描畫聲調曲線及分析語音波形,得到了漢語的聲調主要是由基頻變化而引起的結論,相關研究已達當時國際領先水平[53],拉開了中國現代聲學研究的序幕。

二是重視和充分使用自然科學理論和實驗手段開展漢語語音研究。以趙元任和劉復為代表的一幫學者開一代新風,憑個人“才力學識”,運用“新工具”,“動手動腳”進行漢語語音研究,開辟了語音學實驗研究的新方向。他們陸續歸國后,通過建立語音實驗室、開設語音學方面的課程、開展方言調查等各種途徑與方法,引入和傳播了現代語音學思想,并借助實驗儀器設備對漢語語音進行分析、研究。北京大學及史語所購置、改造及自制的各類儀器設備被廣泛用于實驗室內對語音的研究以及開展的方言調查之中,使語音材料的大量采集、分析、存儲成為可能,克服了漢語語音學研究中語料的二手性和語料匱乏等造成的困難,增強了語音研究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他們利用實驗的結論來解釋與修正傳統音韻學的部分理論,逐漸形成了針對漢語語音研究的科學分析方法,為深入了解漢語語音的本質提供了不同的路徑,進一步拓寬了中國實驗語音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內容。史語所及北京大學在實驗室及方言調查中開展了大量的語音實驗研究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在此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語音研究人才,邁開了中國現代語音學研究的步伐。

致謝 本文在文獻資料搜集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胡化凱教授、丁兆君副研究員對論文初稿提出了寶貴修改意見,在此謹致謝忱!

猜你喜歡
實驗研究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微型實驗里看“燃燒”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做個怪怪長實驗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亚洲精品你懂的|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日日拍夜夜操|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国产一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欧美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性影院| 亚洲免费成人网|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97se综合| 久久国产拍爱|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国产成人免费|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色|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97|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素人在线| 天天躁狠狠躁| 国产迷奸在线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片|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国产流白浆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a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 91色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激情区|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a视频| 欧美亚洲欧美区| 中文字幕第4页|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