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四庫體系中的詞學批評探究

2020-03-24 09:44:30吳亞娜
貴州文史叢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價值影響

吳亞娜

摘 要:《四庫全書》及《四庫全書總目》等有機組成一個宏觀知識架構與文化思想批評相結合的學術評價體系,展現出清代中葉官方的思想權力意志。四庫體系中詞學文獻所處的門類、著錄的數量及蘊含的詞學批評,就呈現出鮮明的清代官學特色與乾嘉文壇的詞學審美風尚。四庫提要從詩詞辨體的角度出發,認為詩詞同源,本出《詩經》,強調詞體的音樂屬性;注重詞作思想情感的熔鑄與比興寄托之意的表達;論詞推主雅化渾成之作,摒棄俗艷俚詞。四庫論詞卓具價值,對后世詞學批評和詞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四庫體系 《四庫全書總目》 詞學批評 價值 影響

中圖分類號:I2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0)01-43-55

清代官修《四庫全書》及《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秉承官方的權力意志,依傳統目錄學將古代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加以著錄,于集部建構出以詩文為中心和主干,以詞、散曲為旁干和支流的文體譜系,其去取、定位、批評等體現出一定的官學傾向,即“一種政治力向思想、文化、學術、文學等方面的貫穿和滲透”1,集中反映了清代中葉官方正統的文學以及文體學的審美觀念。目前,相關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2,但從四庫編纂過程的文化環境出發,對四庫體系中的詞學批評運用觀念辨析與文獻考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探討則有待展開。在龐大的四庫體系中,詞學批評的主要維度有哪些,體現出怎樣的詞學觀念,這種詞學觀念對后世詞壇具有怎樣的價值與影響等等,本文試作淺析。

一、四庫體系中的“詞”與“詞學”

約而言之,四庫體系,“既包括《四庫全書》體系,也包括《四庫全書》所采用的目錄學之經、史、子、集文獻分類體系,后者體現在前者之中”3。具體而言,四庫體系則不僅指向《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全書薈要》《四庫禁毀書叢刊》等系列叢書,還應包括《四庫全書總目》、閣本書前提要、《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等目錄學批評體系?!端膸烊珪匪諘脑瓌t、部類和數量,與《總目》展開的作家文集考辨、版本文獻辯證和文藝審美批評,有機組合成一個宏觀知識架構與文化思想批評相結合的文藝審美體系,展現出清代中葉官方的思想意志。館臣在四庫體系中依朝代次序收錄詞學文獻,并在提要中對詞學加以批評,呈現出清代官學文藝視野中的詞學觀念。

作為較早著錄詞學文獻的目錄,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于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詩文評類之外,另辟出“歌詞類”,此為《四庫全書》集部的分類,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四庫全書》將歷代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個部類加以著錄,于集部又分列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個門類,將詞曲類置于集部之末?!端膸烊珪酚谠~曲類著錄詞學文獻七十八種,曲學文獻三種;存錄詞學文獻四十九種,曲學文獻八種。相較《四庫全書》于詞曲類只著錄明沈德符《顧曲雜言》、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清代《欽定曲譜》三部曲類文獻,而漏掉《錄鬼簿》《太和正音譜》《曲品》《曲律》等重要的曲學典籍來說,《四庫全書》幾乎收錄了歷代詞學的重要典籍。此很明顯地將詞的文體地位置于曲之上。在《四庫全書》收錄的一百二十七種詞學文獻中,就時代而分,收錄宋代七十九部、金代一部、元代二部,明代十三部,清代二十九部,呈現出推尊宋清詞學的審美傾向;就部類而分,則歸屬為五類,“曰別集,曰總集,曰詞話,曰詞譜、曰詞韻”1,秩序井然。

研究四庫體系的詞學批評,還應關注《四庫全書薈要》的詞學文獻收錄情況。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敏中等人奉敕修纂《薈要》,擷取《四庫全書》之精華,以供御覽,于經史子集共收錄四百六十四種書籍,其中集部三十九種。與《四庫全書》于集部設置“詞曲類”不同的是,《薈要》于集部設置了“歌詞類”,明顯沿襲了《直齋書錄解題》的分類方法?!端C要》于“歌詞類”中共收錄清《御定詞譜》、清《御定歷代詩馀》、清朱彝尊《詞綜》三部詞學文獻,而未著錄一本曲學文獻。此相較《薈要》集部收錄的三十九種文獻而言,《薈要》對詞學文獻是較為重視的。考《欽定詞譜》四十卷成書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康熙帝于序中明言??薄对~譜》,是要“詳次調體,剖析異同,中分句讀,旁列平仄,一字一韻,務正傳訛”2,旨在從官方的意志出發,對詞譜加以規范?!队x歷代詩馀》一百二十卷成書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于序中曰“更以詞者繼響夫詩者也。乃命詞臣輯其風華典麗悉歸于正者,為若干卷,而朕親裁定焉”3,給予詩詞二體同等的文體地位,是清代官方審美關照下的詞作典范。而《詞綜》三十六卷于康熙十七年(1678)經朱彝尊、汪森等初刻,于康熙三十年(1691)經汪森、柯崇樸等補輯,遂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詞學選本,卓具版本目錄學價值。此三部文獻前兩者是清代官修詞學的典范之作,而后一部則是乾嘉詞壇浙西詞派的權威之作?!端C要》甄選此三部詞學文獻,即從官學的視角出發,對傳世的詞譜、詞作與詞學文獻加以審美的規約。

正如余嘉錫先生所言,中國古代“凡目錄之書,實兼學術之史”4。如果說,《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薈要》兩部叢書,在中國古代龐大的知識網絡體系中確立了詞學的部類歸屬與坐標位置,《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總目》、閣本書前提要、《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等各類四庫目錄,則從綜合深入的考辨與批評出發,明確了詞學在文學史中的地位?!端膸烊珪醮芜M呈存目》于集部詞曲類只收錄詞學文獻十二部1,宋清兩朝的名家詞集,基本都未予以收錄,且對詞學文獻也未加以分類。此可看出在《四庫全書》編纂的初期,對詞學文獻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犊偰俊纷鳛橹袊傩弈夸泴W的大成之作,館臣“每進一編,必經親覽。宏綱巨目,悉稟天裁”2。經過數次的修繕之后,《總目》定本收錄的詞學文獻則多達一百二十七種,分為別集、總集、詞話、詞譜、詞韻五類,依朝代、門類排列,幾乎囊括了歷朝名家詞學文獻,包羅甚富,秩序井然。從中可見出,在《四庫全書》編纂的過程中,在官方權力意志的干預下,在清詞振興的詞學風尚的影響下,在《總目》提要自身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四庫體系對詞學文獻的重視程度是不斷加深的?!犊偰俊芬圆款悶榫V要,以朝代為脈絡,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提要中有對詞學家生平的考證,有對詞集版本的校勘,有對詞體、詞史的宏觀勾勒,有對詞學的深度批評。這種詞學批評是在官學意志、實學思潮、浙西詞風有機構成的詞學環境中展開的,呈現出明顯的主觀色彩與時代的詞學精神。

二、四庫體系中詞學批評的三個維度

四庫體系對詞學的批評主要集中于《四庫提要》中。提要論詞注重對詞體起源的追溯,對詞體屬性的挖掘,對詞體表意功能的闡釋,對詞體風格的推尊,呈現出多元立體的詞學審美關照。

(一)詞之體:源自《詩經》、體本音樂的文體特征

自詞產生伊始,學界就對詞之起源與體性展開探討,竟至形成“一個千年學案”3,影響著學界對詞體本質的理解以及文學地位的界定。考古今詞體起源說,大體可分為“詞起于新聲變曲、詞起于燕樂、詞起于聲詩之變、詞起于樂府之變、敦煌詞為詞的源頭這樣幾個主要類型”4。就清代而言,從清初浙西詞派朱彝尊選詞“以雅為尚”,希冀能“一掃明詞之弊”而編纂的《詞綜》,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敕造而纂、分調編排的《歷代詩馀》;從萬樹考調、酌句、辨字、序篇編制的《詞律》,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裒合眾體,勒為一編”而敕修的《詞譜》,詞學已經進入了官方正統的文學視野,從朝野登上廟堂,帶來了詞學觀念的變化,由此影響《四庫提要》對詞之體性的認識。提要從官方詞學審美視角出發,對詞體的源流正變展開梳理。

首先,從詩詞辨體的角度出發,提要梳理了詞體的衍進歷程。

詞、曲二體在文章、技藝之間。厥品頗卑,作者弗貴,特才華之士以綺語相高耳。然三百篇變而古詩,古詩變而近體,近體變而詞,詞變而曲,層累而降,莫知其然。究厥淵源,實亦樂府之馀音,風人之末派。其于文苑,同屬附庸,亦未可全斥為俳優也。5

考古詩皆可以入樂,唐代教坊伶人所歌,即當時文士之詞。五代以后,詩流為詞。金元以后,詞又流為曲。故曲者詞之變,詞者詩之馀。源流雖遠,本末相生。6

詩降而詞,實始于唐,若《菩薩蠻》《憶秦娥》《憶江南》《長相思》之屬,本是唐人之詩。而句有長短,遂為詞家權輿,故謂之“詩馀”。為其上承于詩,下沿為曲,而體裁近雅,士人多習為之。北宋已極其工,南宋尤臻其盛。金、元逮明,作者代有。7

此三則提要展示了以下的信息。其一,提要將詞體的前身溯源至《詩經》,認為詞乃“樂府之馀音”“風人之末派”,從源頭上肯定了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其二,提要指出詞體出現于唐,全盛于宋,上承詩歌,下啟于曲,詩詞二體同源,本末互生。其三,提要還勾勒出從詩三百演變而為漢之樂府,唐之歌詩,宋之詞,后世之曲的由正趨變、變風變雅、“層累而降”的文學演進史。

然而,提要認為詩詞雖然同源,卻有尊卑之別:“文之體格有高卑,人之學力有強弱。學力不足副其體格,則舉之不足。學力足以副其體格,則舉之有馀。律詩降于古詩,故中、晚唐古詩多不工,而律詩則時有佳作。詞又降于律詩,故五季人詩不及唐,詞乃獨勝。此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自如,有何不可理推乎?”1提要指出律詩之體格與學力弱于古詩,詞之體格與學歷弱于律詩。這種文學觀念,就展現出乾嘉時期,四庫館臣尊古尚學的文學審美風尚。

其次,館臣還明確詞體的音樂屬性,從音樂體性上對詞體的起源與發展歷史加以追溯。詞體源溯燕樂,具有音樂的屬性。李清照即在《詞論》中強調詞體的音樂屬性,言詞須“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與詩相比可謂“別是一家”2?!犊偰俊烦幸u前賢諸論,明確詞體的音樂屬性:“考梁代吳聲歌曲,句有短長、音多柔曼,已漸近小詞。唐初作者云興,詩道復振,故將變而不能變。迨其中葉,雜體日增,于是《竹枝》《柳枝》之類,先變其聲?!锻稀贰墩{笑令》《宮中三臺》之類,遂變其調。然猶載之詩集中,不別為一體。洎乎五季,詞格乃成?!?從詞體的音樂系統來看,《總目》認為吳聲歌曲在句式上長短不一,在音色上綿柔曼麗,接近詞體,卻不同于詞??紖锹暩枨鷮儆谇迳虡废到y,宋代郭茂倩裒輯兩漢到五代的樂府詩為《樂府詩集》,其中的清商曲辭就以吳聲與西曲為主體。而詞則興起于隋唐時的燕樂,其在音樂體系上與梁代歌曲相近,卻有很大的差別。館臣從音樂屬性上對詞體的溯源可謂是十分精準的。

從詞體的音樂屬性出發,提要還將詞視為“伎藝之流”“樂中之末派”“樂府之馀音”?!额櫱s言》提要云“詞曲雖伎藝之流,然亦樂中之末派。故唐人《樂府雜錄》之類,至今尚傳”4,《欽定詞譜》提要亦云“詞亦詩之馀派,其音節亦樂之支流”5。提要還追述了隨著詞學的發展,詞體的音樂屬性逐漸消亡,至于金元時期淪為案頭文學的衍變歷程,表達出古調難復的感嘆之情:“至宋而歌詩之法漸絕,詞乃大盛。其時士大夫多嫻音律,往往自制新聲,漸增舊譜。故一調或至數體,一體或有數名,其目幾不可殫舉。又非唐及于五代之古法……迨金、元院本既出,并歌詞之法亦亡。文士所作,僅能按舊曲平仄,循聲填字。自明以來,遂變為文章之事,非復律呂之事。并是編所論宮調亦莫解其說矣。然其間正變之由,猶賴以略得其梗概,亦考古者所必資也。”6

正因為對詞體音樂屬性的重視,提要遂對毛奇齡在追溯詞體起源時,只看句式長短而不辨音樂體性的做法加以批評:“惟其遠溯六朝,以鮑照《梅花落》亦可稱詞。則漢代鐃歌何嘗不句有長短,亦以為詞之始乎?”7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外在形式上的句式短長并非詞體的根本屬性,而內在的音樂體性才是決定詞體屬性的關鍵。

從詞體的音樂屬性出發,《總目》對詞學的批評著力挖掘詞體的音樂特質,褒舉聲律諧美、葉韻的詞作。以周邦彥為例,清真在審音度律、修訂舊調、創制新聲等方面,卓具貢獻。沈義父曾云:“凡作詞,當以清真為主,蓋清真最為知音,且無一點市井氣。下字運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諸賢詩句中來,而不用經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為冠絕也。”1指出清真詞不僅用語最雅,而且知音諳律。劉熙載也贊其“律最精審”2。提要評清真詞,尤為注意其審音度曲之功:“邦彥妙解聲律,為詞家之冠,所制諸調,不獨音之平仄宜遵,即仄字中上去入三音,亦不容相混,所謂分刌節度,深契微芒”3,“故方千里和詞,一一案譜填腔,不敢稍失尺寸”4。館臣認為清真善用四聲,不相混淆,從而使詞鏗鏘悅耳、音韻渾成,此為深諳音律之論。

《總目》亦評價蔣捷《竹山詞》:“其詞練字精深,調音諧暢,為倚聲家之榘矱。間有故作狡獪者,如《水龍吟》‘招落梅魂一闋,通首住句用‘些字。《瑞鶴仙》‘壽東軒一闋,通首住句用‘也字,而于虛字之上仍然葉韻。蓋偶用詩騷之格,非若黃庭堅、趙長卿輩之全不用葉,竟成散體者比也?!?館臣對蔣氏恪守詞律、葉韻之作大加贊賞,將之奉為詞家典范,而對黃庭堅等人不葉韻的詞作加以摒斥。此外,館臣認為盧炳詞“至于《武陵春》之以‘老葉‘頭,《水龍吟》之以‘斗‘奏葉‘表,《清平樂》之以‘皺葉‘好‘笑,雖古韻本通,而詞家無用古韻之例,亦為破格”6,就意在批評其不守詞韻。由此,詞作是否協音葉韻,儼然成為館臣評價詞作藝術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維度了。

萬樹是清代最重要的詞律大家之一。其《詞律》的出現,“標志著明末清初對唐宋詞體式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對《詞學筌蹄》以來詞譜制作的無序狀態進行全面的清理”7。四庫提要于詞曲類詞譜詞韻之屬只著錄了《欽定詞譜》和《詞律》,從官學的文化視角,對于萬樹《詞律》的審音定律之功予以肯定,更展現出對詞律的重視。《詞律》提要評價萬樹:“其最入微者,以為舊譜不分句讀,往往據平仄混填。樹則謂七字有上三下四句,如《唐多令》‘燕辭歸客尚淹留之類。五字有上一下四句,如《桂華明》‘遇廣寒宮女之類。四字有橫擔之句,如《風流子》‘倚欄桿處上琴臺去之類。一為詞字平仄,舊譜但據字而填。樹則謂上聲入聲有時可以代平,而名詞轉折跌宕處,多用去聲。一為舊譜五七字之句所注可平可仄,多改為詩句。樹則謂古詞抑揚頓挫,多在拗字。其論最為細密。至于考調名之新舊,證傳寫之舛訛,辨元人曲、詞之分,斥明人自度腔之謬。考證尤一一有據?!?此提要的價值有三。第一,提要肯定了萬樹在詞律中以逗記譜的記譜方式。第二,提要褒獎了萬樹依律校詞,強調字分四聲,屏棄了明代以來的平仄校詞法,而以上聲入聲代替平聲的校譜方式。第三,提要還贊賞了萬樹考證詞調,分詞辨曲,斥責倚詞填詞,重申按譜填詞的詞調考辨之功。當然,館臣也指出萬樹《詞律》的不足之處。《沈氏樂府指迷》提要云:“(沈義父)至所謂去聲字最要緊。及平聲字可用入聲字替,上聲字不可用入聲字替一條,則剖析微芒,最為精核。萬樹《詞律》實祖其說。又謂古曲譜多有異同,至一腔有兩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長短不等。蓋被教師改換,亦有嘌唱一家多添了字云云。乃知宋詞亦不盡協律,歌者不免增減。萬樹《詞律》所謂曲有襯字,詞無襯字之說。尚為未究其變也?!?沈義父關注詞作的聲律,其《樂府指迷》強調詞的音樂體性,萬樹“單純運用字數、句法的對比方法解釋襯字”1,其《詞律》對于詞調、格調不同者,都統一采用了“又一體”的方法加以處理,而未能審辨詞體音樂體制的變遷,為館臣所批評。而被評為“詞苑津集”2的沈義父《樂府指迷》則從詞體的音樂屬性出發,認為詞作不光要注重平仄,更要注重四聲,有的地方要運用拗格句,形成獨特的旋律,因而為館臣所肯定。

(二)詞之意:講究寄托、重意輕藝的詞體表意功能

蓋詞本艷科,其所述內容多為“綺筵公子”“繡幌佳人”3,后經兩宋士人的大力改造,才漸由民間俗樂而衍變為案頭文學,承擔起與詩歌一樣的表意功能。元初陸文圭首度援引《說文》對詞加以闡釋:“‘詞與‘辭字通用,《釋文》云:‘意內而言外也。意生言,言生聲,聲生律,律生調,故曲生焉?!?此意在申明詞體亦具有表意言情的功能。然而元明詞學不振,陸氏的主張未及響應。直到清代常州詞派張惠言在《詞選序》中倡言“意內而言外,謂之詞”,以詞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5,注重詞的比興與寄托之意,才從詞的表意功能方面提升了詞的地位。而館臣對詞體的表意功能的強調,則毋寧說對常州詞派“寄托”說的生發起了推波助瀾之勢。

首先,《總目》注重詞作思想情感的熔鑄與比興寄托之意的表達。館臣于清代詞集只遴選了曹貞吉的《珂雪詞》,其選錄的原因就在于其詞“風華掩映,寄托遙深”6。曹貞吉(1634—1698)為康熙三年(1664)進士,是“金臺十子”之一,一生遭際坎壈。順治十七年(1660),其外祖父劉正宗在官場的傾軋下,因罪革職,沒收家產,并不許歸籍。其后二年,劉正宗卒。其弟曹申吉就任貴州巡撫時,在“三藩”之亂中不明蹤跡,又被定為“逆臣”。家世的變故給曹貞吉帶來巨大的打擊。曹氏將一生的遭際偃蹇與心緒的幽微熔鑄詞中,形成“寄托遙深”的格調。曹申吉在四庫開館之時,方被列入“忠烈祠”,此亦是館臣于清代詞人詞集只收《珂雪詞》的原因之一。從中可見出館臣著錄詞籍時是有政治傾向性在里面的。

館臣在詞籍提要中,注重贊賞詞作的寄托之意,這在對張炎詞的評價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從宋末延及清初,張炎在詞壇上都是湮沒無聞的。宋末《絕妙好詞》只選錄張炎詞三首,明顧從敬《類編草堂詩馀》、陳仁錫《類選箋釋草堂詩馀》等草堂選本,多參《草堂詩馀》選詞,遂形成“永樂以后,南宋諸名家詞皆不顯于世,惟《花間》《草堂》諸集盛行”7的詞壇風貌。延至清初,朱彝尊為消解《草堂詩馀》在詞壇的影響,力倡“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8,編選《詞綜》,先后收錄了張炎的《玉田詞》及《樂府補題》,遂使張炎詞在清初流行開來。然浙西詞派注重詞句的鍛造技藝,朱彝尊轉引仇遠之語,稱張炎詞“意度超玄,律呂協洽,……當與白石老仙相鼓吹”9,偏重從藝術風格角度評判張炎詞。張炎《玉田詞》開卷的《南浦》詞,吟詠春水,筆法精妙,被鄧牧稱作是“絕唱千古,人以‘張春水目之”10。浙西詞派中沈皞日、龔翔麟、李符等人都紛紛追和此詞。然而相較于浙西詞派盛贊張炎詞作的技藝,《總目》卻認為張炎詞中的佳品是那些“蒼涼激楚,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翠為工”1的描寫家國之思、身世之憂的詞作。此體現出清代中葉官方的詞學審美觀念。

謝逸詞向以文辭雋永見稱?!盾嫦獫O隱叢話》嘗記《復齋漫錄》評謝逸于黃州關山杏花村館驛所題的《江城子》詞,云“過者必索筆于館卒。卒頗以為苦,因以泥涂之”2。館臣亦載《復齋漫錄》語,稱此詞“語意清麗,良非虛美。其他作亦極鍛煉之工”3。館臣推崇此首旅驛懷人、清麗疏雋之作,體現出對詞作表意功能的重視。辛棄疾繼承和發揚了東坡的豪放詞風,在詞作中融入了激昂慷慨的時代旋律與收復山河的愛國之情。因而《總目》稱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4,肯定其詞作中的家國之感。以“鯁直忠愨”之名見稱于世的洪咨夔,曾為“時相所忌,十年不調”,遂將一腔忠憤蘊入詞中,故而館臣稱其詞“淋漓激壯,多抑塞磊落之感,頗有似稼軒、龍洲者。晉跋乃徒以王岐公文多富貴氣擬之,殊為未允”5,稱賞其詞中激蕩的情懷。

其次,相較于對詞意的重視而言,《總目》對于詞藝并未過分加以關注?!短J川詞》提要明確指出“詞曲以本色為最難,不尚新僻之字,亦不尚典重之字”6,對詞作的雕琢詞句之風持否定的態度。蔣捷在入元之后,堅守氣節,為后世稱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即贊其“不但抱節終身,其人品為足貴也”7。至于其詞則呈現出不同的評價。況周頤稱“蔣竹山詞極秾麗”8,劉熙載稱其為“長短句之長城”9;然而馮煦卻不喜其詞的鄙俚之音,稱其集中“即其善者,亦字雕句琢,荒艷炫目”10,毛晉亦指出蔣捷詞“語語纖巧”“字字妍倩”11的雕琢之風。而《總目》的態度則明顯偏向后者,雖從煉字與音律兩方面出發,評價其詞“練字精深”“詞音諧暢”,卻批評其《水龍吟》“招落梅魂”一闋與《瑞鶴仙》“壽東軒”一闋,用“些”“也”等虛字入韻,運騷體入詞,呈現“狡獪”12之貌。今觀其《水龍吟》詞,有“駕空兮云浪,茫洋東下,流君往、他方些”等句,著意用“兮”“些”等騷體虛詞。楊慎曾評此詞與稼軒《醉翁操》為“小詞中《離騷》”13,而館臣評此詞“狡獪”,是崇尚其詞中的自然本色之貌,而不喜雕琢之姿。

《總目》亦批評黃庭堅詞中的雕砌之風。《山谷詞》提要云:“陳振孫于晁無咎詞調下引補之語曰:‘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他人不能及也。于此集條下又引補之語曰:‘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二說自相矛盾??记仄摺ⅫS九語在《后山詩話》中,乃陳師道語,殆振孫誤記歟?今觀其詞,如《沁園春·望遠行》,《千秋歲》第二首,《江城子》第二首,《兩同心》第二首、第三首,《少年心》第一首、第二首,《丑奴兒》第二首,《鼓笛令》四首,《好事近》第三首,皆褻諢不可名狀。至于《鼓笛令》第三首之用‘字,第四首之用‘字,皆字書所不載,尤不可解,不止補之所云不當行已也。顧其佳者則妙脫蹊徑,迥出慧心。補之著腔好詩之說,頗為近之。師道以配秦觀,殆非定論?!?此語中,館臣尊秦貶陳的意圖顯而易見?!敖翊~手,惟秦七、黃九”之說,是當時詞壇的共識。李清照《詞論》就云“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2,并將二人詞加以對比評說。而館臣則認為陳詞不敵秦詞,并羅織其原因,一為詞作“褻諢不可名狀”,二則好用僻字。就前者而言,陳師道現存詞作一百九十多首中,俗詞大約有四十多首。法秀道人即批評其“以筆墨勸淫”“當犁舌之獄”3。其后,朱熹也責其“艷詞小詩先已定以悅人,忠信孝弟之言不入矣”4。然而秦觀詞作亦不乏艷詞,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二曾載秦觀自會稽入京見東坡,東坡哂笑其“銷魂當此際”之語,為“柳詞句法”5。秦觀在蔡州為營妓所作“小樓連苑橫空”“玉佩丁東別后”之語,亦被東坡戲謔為“學柳七作詞”6。因此以詞之“褻諢”來度量秦、黃二人詞作的優劣,是有失公允的。而至于使用僻字,則是黃庭堅雕琢過甚的表現。可見,《總目》對秦、黃之詞的評價,是從館臣的審美標準出發,意在推崇本色當行之詞,反對生字僻典的使用。

對于南宋以雅詞見稱的詞家,《總目》亦多批評其詞中的雕琢之技。《總目》雖從雅麗綿密的角度稱吳文英詞為“南宋一大宗”,然亦指摘其詞中的雕琢之弊:“蓋其天分不及周邦彥,而研煉之功則過之。詞家之有文英,亦如詩家之有李商隱也。”7點明吳文英詞用語晦澀,意象迷離,太過注重雕琢研磨,而失之本色自然。后來王國維評價其詞有“映夢窗,凌亂碧”8的“隔”感,也出于此因?!犊偰俊吩u價沈義父:“惟謂兩人名不可對使,如‘庾信愁多‘江淹恨極之類,頗失之拘。又謂說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說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說書須用‘銀鉤等字,說淚須用‘玉箸等字,說發須用‘綠云等字,說簟須用‘湘竹等字,不可直說破。其意欲避鄙俗,而不知轉成涂飾,亦非確論?!?旨在批評其詞作中講究對仗與代字的雕鏤技法。

(三)詞之格:重典雅渾成之詞,鄙俗艷俚語之作

“格”作為中國古典文論的重要美學范疇,在魏晉時期與“風”“骨”等一起被用來品鷙人物的個性與氣質,后被逐漸運用到文學批評中。以格論詞,大致始于北宋中期10。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錄一百二十部唐宋詞集,開創了以提要論詞的先例,其評陳克《赤城詞》“詞格頗高麗,晏、周之流亞也”11,評柳永《樂章集》“其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12,呈現出崇尚雅正的審美觀。元明時期,詞學觀念呈現出遠離詩學傳統,以婉艷為正宗的傾向。王世貞曾明確自己對艷詞的審美偏好:“詞須宛轉綿麗,淺至儇俏,挾春月煙花于閨幨內奏之,一語之艷,令人魂絕,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乃為貴耳。至于慷慨磊落,縱橫豪爽,抑亦其次,不作可耳。作則寧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也?!?3明人不重作詞,視詞為小道。何、李等人亦絕少作詞,并“勸勿多作,以崇詩格”1。公安、竟陵二派,力復詩道,以為填詞會損詩骨。且明代中后期崇尚個性解放,此時的文化觀念中充斥著世俗化的色彩,影響著詞學的審美與接受。因此以清空古雅為宗,以“騷”法入詞的姜夔等南宋雅詞,就很難進入明人的審美視野。明清易代,風云詭譎,清詞亦隨運而變。陳廷焯云“國初多宗北宋,竹垞獨取南宋,分虎、符曾佐之,而風氣一變”2,指出清初浙西詞派朱彝尊、厲鶚等人推尊姜夔“醇雅”詞風,一洗詞壇舊貌的新變之勢。而四庫提要論詞則多受浙西詞派的影響,論詞推主雅化渾成之作,摒棄俗艷俚詞。

首先,《總目》以醇雅為詞格上品。周邦彥詞,向來被視為雅詞的典范之作。沈義父即盛贊其詞“最為知音,且無一點市井氣”3。曾慥編選《樂府雅詞》,遴選三十四家詞,選錄周邦彥詞作二十九首,而未錄入蘇軾、黃庭堅等人的詞作。提要亦以雅論清真之詞:“其詞多用唐人詩句隱括入調,渾然天成。長篇尤富艷精工,善于鋪敘。陳郁《藏一話腴》謂其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儈、妓女皆知其詞為可愛。非溢美也?!?此肯定其以詩為詞,呈現出自然渾成之美;激賞了其慢詞的富麗精工、尤見雅致。李清照在南渡之后的詞作,飽含家國之思與身世之嘆。因而提要贊其詞格:“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張端義《貴耳集》極推其元宵詞《永遇樂》、秋詞《聲聲慢》,以為閨閣有此文筆,殆為間氣,良非虛美……為詞家一大宗矣?!?《總目》評姜夔詞“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并冠絕一時”6,“句琢字煉,始歸醇雅”7,贊賞其醇雅的詞格。也因為對姜夔詞的喜愛,《總目》不僅著錄其《白石道人歌曲》十卷《別集》一卷,還存錄康熙甲午陳撰刻印的《白石詞集》一卷,毛晉《六十名家詞》中的《別本白石詞》一卷。

此外,提要稱趙師使詞“模寫體狀,雖極精巧,皆本情性之自然。今觀其集,蕭疏淡遠,不肯為剪紅刻翠之文,洵詞中之高格”8,肯定其詞作中的高雅疏淡之致。陳與義詞雖不多,卻向被世人稱贊。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詞“奇麗”9,楊慎也認為其詞“可摩東坡之壘”10。而《總目》評其詞“吐言天拔。不作柳亸鶯嬌之態,亦無蔬筍之氣。殆于首首可傳,不能以篇帙之少而廢之”11,對其詞中磊落高雅的氣格予以了極高的評價。至于稱侯寘“為晁氏之甥,猶有元祐舊家流風馀韻,故交游皆勝流。其詞亦婉約嫻雅,無酒樓歌館簪舄狼籍之態”12,稱王千秋“其體本花間,而出入于東坡門徑,風格秀拔,要自不雜俚音。南渡之后,亦卓然為一作手”13,不僅以雅為落腳點對詞作展開品評,還溯源詞家的家學淵源,以蘇軾為文學旨歸,呈現出以人品論文品的審美風尚。

在著錄的五十九部詞集之屬中,提要于金元明三朝只著錄了白樸的《天籟集》和張翥的《蛻巖詞》?!短旎[集》提要云白樸詞“清雋婉逸,意愜韻諧,可與張炎《玉田詞》相匹”14?!锻憥r詞》提要則評張翥詞“婉麗風流,有南宋舊格”“白璞所宗者多東坡,稼軒之變調。翥所宗者猶白石、夢窗之馀音”1。則提要甄選此二部詞集,是因為二者都呈現出“清雋”“婉麗”的南宋雅詞風范。

其次,《總目》以風雅為文學正宗,批評俗艷之詞。館臣認為李之儀“鴛衾半擁空床,月步懶,恰尋床。臥看游絲到地長。時時浸手心頭潤,受盡無人知處涼”的《千秋歲》詞,“不足盡之儀所長”2,即因此詞為艷情詞,而將之視為俗格。趙彥端曾作艷詞,提要云其“集末《鷓鴣天》十闋,乃為京口角妓蕭秀、蕭瑩、歐懿、劉雅、歐倩、文秀、王婉、楊蘭、吳玉九人而作。詞格凡猥,皆無可取。且連名入之集中,殆于北里之志,殊乖雅音”3,認為其艷詞詞格太過猥褻,而批評特厲。楊炎正“縱橫排奡之氣,雖不足敵棄疾,而屏絕纖秾,自抒清俊,要非俗艷所可擬”4,這是借俗艷之詞反襯出楊詞的清俊之氣?!犊偰俊芬蛑煲妥稹镀貢ぜ分械摹讹L懷二百韻詩》及《靜志居琴趣長短句》類文辭“綺語難除”,遂將之刪削,以求能“不乖風雅之正”5。這明顯是從儒家的雅正文學觀念出發對詞體加以評判的。文津閣本書前提要對于柳永的《樂章集》多對其版本的疏漏加以批評,并未言及其詞之“俗”格。而幾經刪改,最終成書的定本《總目》于《樂章集》提要中則批評其詞“頗以俗為病”6。稍后,乾隆帝因《總目》卷帙浩繁,翻閱不易,遂命另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只略錄書名卷數作者,略志數語。相較《總目》對《樂章集》數百字的批評而言,《簡明目錄》于《樂章集》提要只著錄五十余字,卻明言“永詞雖未能免俗,然風流旖旎,亦足以移人”7,表達出對其詞格之俗的批評。從中可見,在官方思想意志與乾嘉文壇尚雅風尚的雙重影響下,提要對于詞格的雅俗予以了深度的關注?!斗盼淘~》提要云:“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載韓侂胄喜游附己,至出所愛四夫人號滿頭花者索詞,有‘飛上錦裀紅皺之句。今集內不載。蓋游老而墮節,失身侂胄,為一時清議所譏。游亦自知其誤,棄其稿而不存。《南園閱古泉記》不編于《渭南集》中,亦此意也。而終不能禁當代之傳述,是亦可謂炯戒者矣。”8此語否定了放翁的失節之舉,并對其書寫艷情的應制詞作加以批判。

館臣以醇雅為詞格上品,品騭歷代詞家詞作,滲透了鮮明的文化審美觀念,使得《總目》成為清代中葉官方權力意志以及時代審美風尚對文學批評影響的一個顯例。

三、四庫體系之詞學批評的價值與影響

文學作品的意義與價值需要通過讀者的閱讀方能實現。一部文學史的發展歷程,追本溯源就是一個審美生產與接受的過程。對這一過程加以研究,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學史以及文學批評史的動態發展歷程,從歷時的角度更宏觀地認識文學同民族文化、思維方式、精神品格、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從而加深我們對文學生產以及文學批評的理解。四庫體系對古代詞籍的整理與??保瑢λ未~學史的梳理,對作家生平與大節的品評以及對詞之體性,詞學體派與風格的詮釋,都必然會對當時以及后世詞學批評產生影響。

從詞集的版本著錄與??鼻闆r來看,四庫敘錄的版本雖多依毛晉《宋名家詞》,對詞集的??币喽嘁蛞u萬樹《詞律》,而不免有錯訛之處。然而,其在詞集提要中對詞人的論世知人、對版本的考訂、對內容的???,對風格的評點,都對后世的詞學以及目錄學著作產生了影響。丁丙《善本藏書室志》、葉德輝《郋園讀書志》、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等論著,在論述詞集的版本與校勘時,就多引用《總目》之論。如《皕宋樓藏書志》多將所收書目與《四庫提要》進行對照,其在《龜峰詞》提要中曰:“《四庫》未收,各家書目罕見著錄?!?從中可見出《總目》的典范作用。詞集的校勘之學,雖自宋朝就已發端,然而詞集??背蔀閷iT之學,則自朱祖謀《彊村叢書》才臻于成熟完備2。而《總目》對詞籍校勘之學的重視則無疑對朱氏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詞體的起源論來看,館臣注重詞的音樂體性,將詞體產生的時間確定于唐五代時期。凌廷堪曾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投于翁方綱門下,入四庫館修書,受到《總目》重視詞曲音律的影響,于嘉慶九年(1804)編寫《燕樂考原》3,細考了燕樂二十八調的來源、性質以及具體的音位,進一步揭開了詞體與音樂的關系?!端膸焯嵋窂娬{四聲在詞體中的運用,就啟發了后世詞學家對詞體聲韻的推崇。民國詞學大家夏承燾,曾對《四庫簡明目錄》與《總目》有細致的研習,其在日記中曰:“《總目》雖紀文達、陸耳山總其成,然經部屬之戴東原,史部屬之邵南江,子部屬之周書倉,皆各集所長……惟集部頗漏略乖錯,多滋異議?!?他亦強調詞體的四聲之用:“去聲最為拗怒,取介在兩平之間,有擊撞戛捺之妙……上去二聲,歌法不同,去聲由高而低,上聲由低而高,故必‘上去或‘去上連用,乃有累累貫珠之妙。”5指出四聲的妙用可增添詞的韻律之美,此不能不說是受到了提要的影響?!端膸焯嵋芬怨俜降臋嗤夸泴W體式,褒舉《欽定詞譜》與《詞律》,引用朱彝尊《詞綜》與萬樹《詞律》的研究成果,倡導依律校詞,助瀾了清朝中后期“詞律學”的熱潮。后世戈載嚴守聲律,認為“韻學不明,詞學亦因之而衰矣”,編成《詞林正韻》,其書“列平、上、去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共十九部,皆取古人之名詞,參酌而審定之,盡去諸弊”6,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總目》的影響。道光年間謝元淮《碎金詞譜》,陳元鼎《詞律補遺》;咸豐年間杜文瀾《詞律??庇洝贰对~律補遺》,陳澧《聲律通考》;以及民國徐紹棨《詞律箋榷》等詞學聲律學著作的相繼出現,對研究中國詞學與音樂學大有裨益。

從詞家詞作的批評來看,提要對詞家的評價也對后世產生了影響。提要云吳文英詞“卓然南宋一大宗……蓋其天分不及周邦彥,而研煉之功則過之。詞家之有文英,亦如詩家之有李商隱也”7。這種評價影響了浙西詞派后學戈載對吳文英詞的批評:“貌觀之雕繪滿眼,而實有靈氣行乎其間。細心吟繹,覺味美于回,引人入勝,既不病其晦澀,亦不見其堆垛,此與清真、梅溪、白石并為詞學之正宗,一脈真傳,特稍變其面目耳。猶之玉溪生之詩,藻采組織,而神韻流轉,旨趣永長,未可妄譏其獺祭也?!?光緒年間的馮煦亦曾就提要對夢窗詞的品評作出評價:“《提要》云:‘天分不及周邦彥,而研煉之功則過之,詞家之有吳文英,如詩家之有李商隱。予則謂:商隱學老杜,亦如文英之學清真也。”9《總目》評清真詞“多用唐人詩句隱括入調,渾然天成”10,喜其渾成之句法,就對周濟頗具啟發。周濟主張詞作的渾然天成,視清真詞為圭臬,提出作詞要“問途碧山,歷夢窗、稼軒,以還清真之渾化”1。這種評價明顯受到了《總目》的影響。此外,李調元成書于乾隆四十九年的《雨村詞話》、馮煦《蒿庵論詞》以及胡薇元《歲寒居詞話》也多沿襲《總目》語2。《歲寒居詞話》正文共三十八條,其中就有二十八條出自《總目》3。

從詞壇的審美風尚來看,有清詞壇,浙西、常州兩派的消長,勾勒出清詞發展的主脈絡。陳匪石曾評價道:“清代之詞派,浙西、常州而已?!?《四庫全書》于集部詞曲類收錄浙西詞派朱彝尊《詞綜》三十四卷,存錄《浙西六家詞》十卷。《浙西六家詞》提要闡釋了浙西詞派得名的原因,以及派中的代表人物:“所選為國朝朱彝尊、李良年、沈暤日、李符、沈岸登、龔翔麟之詞。翔麟,仁和人。其五人皆嘉興人。故稱浙西六家。”5而《詞綜》提要則詳細闡釋了浙西詞派代表人物朱彝尊的詞學宗主與詞學思想,并對其《詞綜》之版本考訂與文獻價值予以了高度的肯定:“蓋彝尊本工于填詞,平日嘗以姜夔為詞家正宗,而張輯、盧祖皋、史達祖、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為之羽翼。謂自此以后,得其門者或寡。又謂小令當法汴京以前,慢詞則取諸南渡。又謂論詞必出于雅正,故曾慥錄《雅詞》,鲖陽居士輯《復雅》。又盛稱《絕妙好詞》甄錄之當。其立說,大抵精確。故其所選能簡擇不茍如此。以視《花間》《草堂》諸編,勝之遠矣?!?提要以官方目錄學的權威視角對浙西詞派的詞派得名、詞派的代表人物、詞派雅正的詞學主張予以高屋建瓴的闡釋,并對詞派給予高度的評價,此勢必會助瀾浙西詞派的發展。

《四庫提要》注重詞的比興寄托之意,影響乾嘉詞壇的詞學審美風尚,在浙西與常州詞派的詞史地位轉換中,扮演了過渡的角色。以張炎詞作為例,清初浙西詞派朱彝尊從詞之藝出發,肯定張炎詞“意度超玄、律呂協洽、當與白石老仙相鼓吹”7的音律之美。而《總目》則不僅注重張炎詞作的音樂特質,亦注重其詞中的比興寄托之意,言其“所作往往蒼涼激楚,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翠為工”8。《總目》推重詞意的詞學審美風尚就影響了常州一派。常州詞派張惠言推尊詞體,倡導詞作要“言中有寄托”9,其《詞選》收四十四家一百一十六首詞作,只錄張炎一首《高陽臺·西湖春感》,贊其“詞意凄咽,興寄顯然。疑亦黍離之感”的托興之意,因襲了《總目》對張炎詞作的評價。

常州詞派注重詞作的思想內容,強調詞作對現實社會的“風雅”教化之用,承襲了《總目》的詞學審美觀念。常州詞派領袖張惠言編著《詞選》,將“詩之比興、變風之義、騷人之歌”10視為詞之典范,以儒家詩教的風騷之旨摒除雕琢鄙詞。常州詞派中堅周濟更是以“寄托”論詞,認為“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11。而陳廷焯以“本原”論詞,重詞的風騷之旨:“詞至兩宋而后,幾成絕響。古之為詞者,志有所屬,而故郁其辭。情有所感,而或隱其義,而要皆本諸《風》《騷》,歸于忠厚。自新聲競作,懷才之士皆不免為風氣所囿。務取悅人,不復求本原所在。迦陵以豪放為蘇、辛,而失其沈郁。竹垞以清和為姜、史,而昧厥旨歸。下此者更無論矣?!?2這就接軌了《總目》重意輕藝的詞學審美觀念,推尊了詞體。譚獻指出“詞為詩馀,非徒詩之馀,而樂府之馀也”1,這種對詞體的溯源毋寧說與《總目》有前后承遞的關系。

就詞學批評而言,《四庫提要》還建構起對詞學批評的立體圖景。在乾嘉考證實學的文化環境中,四庫館臣對歷代詞學文獻悉心搜羅、甄選版本、校勘訛誤、知人論世、梳理詞史發展脈絡,品評詞學風格,進而形成目錄,方便后人攝取詞學的相關信息。如此浩大的官方詞學文獻史料的梳理工程在詞學史上是具有詞學里程碑意義的?!端膸焯嵋凡粌H有微觀上的詞學文獻的收集,還有宏觀的詞學史視野的建構,實現了史料與史觀的有機結合,呈現出中國古代詞學批評的立體圖景?!端膸焯嵋酚幸庾R地將宋代的散文、駢文、詩歌、詞曲分體類而論,展現出明晰的文體學意識,并建構出以詩文雅正之體為宗、以詞曲俚俗之體為輔的文體譜系。由此,《四庫提要》不僅提供了詳備的文體分類方式與文體譜系,還追溯了各類文體的源流正變,為我們展現出封建社會末期、官方視野下的文體觀念,為近代文體學的構建奠定了基礎。中國至清末民初方始建立的“中國文學史”這一科目,其框架也受到了《總目》的影響。

文學批評是推動文學發展的重要力量。四庫體系對歷代文學作品的著錄、??迸c批評,凝萃著官方的權力意志,與諸多四庫館臣的心血,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官方正統文學觀念的最高典范。四庫體系的詞學批評,加深了后世對詞學的認知,對后世的詞學理論與詞學創作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對于四庫體系詞學審美詮釋的考察亦能從歷時的角度彰顯《總目》文學批評的價值與影響,從而更客觀地定位《四庫全書》及《總目》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The Exploration of Ciologys Criticize in the Sikus System

Wu Yana

Abstract:The Sikus system which was compoesd by the Siku Quanshu and Siku Quanshu Zongmu,was organicly assembled an Artistic aesthetic system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a knowledge structure in macroscopic view and an ideological criticism in an micro perspective. It had been showed the officials ideological power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ikus system had been represented the officials fe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aesthetic fashion in the Qian Jias literary arena style brightly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quantity and the comment of the Ciologys documents.To start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oem and Ci, Siku Quanshu Zongmu,it had been considered that the Ci have been originated from the The Book of Songs just as the same as the poem, and it has the musics nature. Zongmu was paid attention to express the thoughts and emotions, to convey the metaphor and analogy of Ci. Zongmu was carried out the Ci which was elegant and perfect, and then rejected the Ci which was vulgar and frippery. The criticism of the Ciology which was given by Zongmu, has an important value and a big influence for the latter Ci arena.

Key words:The Sikus system;Siku Quanshu Zongmu;Ciology;Value;Influence

責任編輯:胡海琴

猜你喜歡
價值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久久网欧美|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草逼视频国产| 91啦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色婷婷成人网| 中文字幕2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18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网| 久久毛片网|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黄色不卡视频|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色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色99|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青青青草国产|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综合欧美| 亚洲男人天堂2018|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99久久99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