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共同創建中國輕奢品牌孵化總部基地合作戰略簽約儀式在京舉行,瑞麗輕奢商街落戶杭州余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指出:
在全國上下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之際,為落實國家“三品戰略”,推動我國輕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輕工業供給側改革,優化輕工產業結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時尚產業發展,將余杭打造成為國內時尚產業新高地,12月19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與杭州市余杭區政府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共同打造“中國輕奢品牌孵化總部培育基地(余杭)——瑞麗輕奢商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隨后為瑞麗輕奢商街授牌。會議由中輕聯黨委副書記王世成主持。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秘書長杜同和與余杭區副區長許玲娣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資源。擁有國際品牌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輕工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制造和產品質量明顯改善,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的輕工大國。在輕工業發展中,品牌建設成為發展的重要內容。據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組織的評價,茅臺品牌價值2996億元,格力品牌價值1040億元,娃哈哈品牌價值478億元,瀘州老窖品牌價值426億元,農夫山泉品牌價值202億元。
參加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人員合影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開始,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共評選了3批中國名牌,其中輕工消費品品牌占比達到43%;在全國中華老字號和中國馳名商標中,輕工占比分別達到59%和45%。2018年,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我國上榜品牌38個,其中超過百年的4個中國品牌,有3個是輕工品牌。
簽約儀式上,張崇和表示,提速品牌建設,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是實現輕工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重要抓手。中輕聯與余杭區的戰略合作,重點是共同打造中國輕奢品牌孵化總部培育基地,這是輕奢概念應用的大膽探索,是產媒融合創新的積極實踐,是落實國家“三品”行動計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時尚化、高端化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體現和具體行動。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長期以來,把品牌建設作為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輕工行業協會每年舉辦全國性展覽44個,展出面積305萬平方米,展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占比達到20%以上,極大地推動了輕工品牌建設。近3年來,中輕聯和工信部共同發布六批333個升級和創新消費品,其中大部分是知名品牌產品。
杜同和與許玲娣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張崇和指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和余杭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培育“中國輕奢品牌孵化總部基地”,共同將余杭打造為中國輕奢品牌的策源地,必將為余杭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必將為中國中高端消費品品牌增添更強的活力。
張崇和對雙方戰略合作、輕奢品牌孵化基地建設提三點希望:
一要聯手建設“三個轉變”的踐行之地
要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建立大數據平臺,動態分析輕奢市場,精準定位輕奢消費需求,為輕奢品牌孵化、商業服務模式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推動余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要合力打造輕奢品牌的示范之地
要鼓勵企業建設輕奢品牌研究中心,設立品牌設計創新中心,提高品牌設計能力;要增強品牌意識,關注品牌、培育品牌、保護品牌、宣傳品牌,營造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品牌差異化中實現突破,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三要共同創建滿足美好生活的賦能之地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要瞄準消費升級趨勢,升級創新產品,提高供給品質,以高品質、多品種、個性化的輕奢產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多元化消費需要。
作為中國輕奢品牌孵化總部培育基地的落地項目,瑞麗輕奢商街會是輕奢品牌的孵化器、輕奢品牌的體驗館和生活方式的樣板間。瑞麗將以自己的輕奢品牌體系遴選、孵化、推廣品牌,通過規劃與創意達成輕奢品牌的認證,并通過運營實現其社會消費認同,讓其產生巨大的品牌溢價能力,從而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張崇和會長為瑞麗輕奢商街授牌
瑞麗輕奢商街將在建筑、設施、平臺、服務、科技、品牌方面“無處不輕奢、無處不智慧”;設置時尚消費街區、個性消費街區、高端消費街區、特色消費街區、國際消費街區、體驗消費街區等多元化消費街區,提供立體化體驗式服務。
出席簽約儀式的還有中輕聯執行秘書長陳建國、郭永新,副秘書長兼經濟合作部主任于學軍,副秘書長、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才大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江波,北京《瑞麗》雜志社社長、北京瑞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業進,杭州市余杭區臨平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王耀平,余杭區臨平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偉,以及有關行業協會主要負責人等。(來源:中國輕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