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閨密團隊
隨著中國逐漸步入老齡社會,延遲退休和老年人就業問題也成了熱議的話題,2019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曾提出,要盡快啟動老年就業市場。
在杭州萍水西街有一家名叫“舌品天下”的小吃店。這是一家特別的小吃店,老板是六位阿姨,平均年齡50歲,她們之中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還在經營自己的產業。和一般創業者不同,她們收入優渥,并不需要在事業上繼續拼搏。然而,她們不想像其他老年人一樣,退休后在家等著慢慢老去,或者遛狗帶孫子,而是在一起商議后,決定做一件有趣的事——開一家小吃店,忙著或閑著,賺了或賠了,都要感覺自己還有用,有事做。在六位阿姨看來,這樣的養老方式有活力、有張力、有意義。
陳笑媚是浙江臺州人,今年52歲,在當地一家農業銀行工作。2018年4月,陳笑媚正式成為退休大軍中的一員。從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陡然過渡到自由散漫的生活,陳笑媚覺得很不適應。陳笑媚像一輛始終前行的汽車,戛然而止之后沒了方向。她學著其他人的樣子,靠打麻將、聊天消磨時間。可這點娛樂活動除了讓她更加空虛迷茫,并沒有別的幫助。陳笑媚渴望重新投入到社會中、人群中,渴望與這個時代再次緊密接觸。

和陳笑媚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李茶花,李茶花是陳笑媚的閨密,退休之前她在餐廳做面點師,而現在她只能和陳笑媚組牌局。有時麻將玩到一半,李茶花會突然盯著自己的手看,想著從前手中光滑潔亮的面團此時被麻將取代,不無感慨地說:“要是能干回老本行多好,我這二十多年的面點手藝一下丟了還真舍不得。”陳笑媚突然想到什么,身體為之一振,激動地說:“要不咱們開個小吃店吧?你能繼續做你喜歡的面點,我也能多跟人接觸接觸,老悶在家里真要被時代淘汰了。”
“就咱倆能行嗎?”李茶花有點猶豫,可嘴角的笑已經掩飾不住。陳笑媚越想越覺得這主意實在是好,她興致勃勃地說:“光咱倆肯定不行,不是還有張曄、楊美珍她們嗎?明天把大家叫到一起商量商量,我覺得這事能干成!”
第二天,陳笑媚和李茶花叫來了各自的閨密。王木蘭,現在一所學校里兼職做營養師。王愛慧,目前正經營著一家干洗店。張曄是服裝加工廠的老板。楊美珍,之前做過餐飲,現在是一家沙場廠廠長。趁大家都在,陳笑媚和李茶花把她們想開小吃店的想法說了出來。兩人話音剛落,閨密們便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閨密們的脾氣性格和陳笑媚一樣干脆利落。就在大家三言兩語地表示支持時,楊美珍卻多了一些擔心:“咱們這幾個人里,除了我和李茶花有一些餐飲經驗,其他人都沒干過,想要開小吃店我怕有點難。”

楊美珍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小吃店聽著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操的心和大飯店差不多。“要不我把我老公也叫過來,他是大廚,經驗比我們豐富,咱們也正好多個男幫手。”李茶花提議。閨密們很快便采納她了的建議,一個大難題就此解決,她們頓覺輕松不少。
“呃,我還想考慮考慮。”一直沒發言的王木蘭突然開口。閨密們紛紛轉過頭一臉疑問地看向她。王木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作為營養師,我對餐飲確實感興趣,但家里還有女兒孫子,他們一日三餐都要我來搭配,我一走他們就沒人照顧了。”陳笑媚理解王木蘭,她身邊像王木蘭這樣的女性太多了,她們事無巨細地照顧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卻很少關心自己的需求。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孩子。陳笑媚沒有急著說服王木蘭,只是讓她回家后征詢一下孩子的意見。
王木蘭最終還是加入了閨密團,女兒覺得母親已經為他們付出太多,現在該為自己的生活做打算。而王木蘭也想通了,兩代人的觀念畢竟懸殊,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應該適時地放手。至此,“6+1”閨密團正式向小吃業進軍!
小吃店的首要問題是選址。閨密團們一致認為既然要做餐飲,那就一定要選人流量大的地方。她們幾經商量最終將小吃店直接開到了兩百公里外的杭州。定好大方向,七個人又風風火火地跑去杭州調研,市場飽和的地方不選,餐飲風格差不多的不選,太偏的不選,地段太貴的不選,經過反反復復的比較后,2018年9月,他們在杭州萍水西街選好了店鋪。
這是一塊新開發的地段,有各色小吃還有大型超市。閨密團物色好的店鋪同屬于超市主人,租金一年十萬。合同一簽好,大家立刻有了時間就是金錢的緊迫感。才不過兩天,她們就在小吃店附近找到了合適的宿舍。宿舍130多平方米,每月房租5800元,四室,大家擠擠湊湊剛剛好。
房子選好以后,剩下的就是裝修。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大家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直奔大市場,小到一個螺絲釘大到墻面地磚,務必要符合所有人的心意才會收入囊中。她們常常忘了時間,肚子餓了隨便填補點,直到天色漸暗才返程。一天結束,大家興沖沖地帶著戰利品回到小吃店,按照自己預想的樣子把戰利品逐個放到合適的位置,然后久久凝視。每到這時,小吃店似乎就不僅僅是小吃店了,它更像是她們的家。在這里,她們可以自由地一點點來裝扮充實它,直到把它變成大家腦海里共同想象的樣子。
一個月以后,裝修全面竣工。閨密團們在小吃店的入口處,砌了一方吧臺,舌品天下四個字的首字母大大地印在吧臺面上。吧臺左邊是用餐區,由一張長條桌和兩個卡座組成,風格簡潔顏色淡雅。長條桌上懸著十余盞時尚創意燈,與之對應的墻面上掛著三幅裝飾畫,分別是:匠心、和面、手工。閨密團們對墻上的裝飾畫情有獨鐘,因為它不光代表了大家對食品的高要求,也時刻提醒她們做匠人守匠心。
萬事俱備,只剩分工。考慮到小吃店的面積不大,大家決定不招員工,所有大事小情通通自己動手干。李茶花負責做小籠包、燒麥;王木蘭負責熬養生粥、養生湯;王煥榮做商務套餐;王愛慧給大廚配菜,切菜,買菜;張曄專做小餛飩、大餛飩、拌面;陳笑媚負責收銀;楊美珍是勤雜。至于工資,平均分配。
就在大家風風火火地為開張做準備時,閨密團們迎來了創業路上的第一盆冷水:小吃店沒有相關證件不能營業。陳笑媚原以為這事很簡單,帶上各種材料就能辦成。可實際上,辦理餐飲店證件的程序非常復雜,她們只能求助于超市老板代為幫忙。于是,從小吃店裝修完畢開始,閨密團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一間出租屋,一行七人毫無意義地消耗時間,這樣沉悶的氛圍讓大家心急如焚。“要不我們先回去吧?在這待多久是個頭啊?”有人心急地說。“可是回去了,萬一證辦下來了咱們又得往回折騰,又要租房子搬東西,更麻煩。”有人反對。“麻煩是麻煩了點,可是能節約點房租啊。這房子一個月5800元,咱們什么時候能開張還是未知數,算上每天的吃喝,時間長了大家都吃不消。”又有人說。一時間,房間安靜了,閨密團們各個神色沉重,有人雙手掩著面龐,有人單手撐著下巴,有人趴在桌上似乎有了困意。誰都不再說話,因為誰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說服對方留下也說服自己留下。
眼前的狀況,對不再年輕的閨密團來說實在太消磨意志。晚上,大家陸續給家人打電話告知近況。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電話里的家人們像是全部統一口徑似的,鼓勵她們不要放棄。“那就繼續等!咱們這個年紀想做個事情不容易,這難得開了頭,還有那么多人支持我們,可不能辜負自己又辜負他們。再說我們又不是為了掙多少錢,等等就等等吧。”閨密團中最為樂觀的陳笑媚給大家加油鼓勁。陳笑媚的一席話讓閨密團們認清了自己的初心,開小吃店本是為了創造生活樂趣而不是創業增收。小吃店暫緩開業大家情緒低迷消極,就已經背離了她們最初的想法。這么一想,閨密團們又重新有了力量,即便在不得不等待的日子里,她們也積極地準備著開店前的一切工作。2019年2月,小吃店終于開張了。
開業第一天是兵荒馬亂的一天,盡管在開業前,大家已經各司其職地演練了數遍,可一到實戰,還是亂了陣腳。尤其是到了飯點,幾撥客人一起進門,所有人便如臨大敵。看粥鋪的大姐熱心地為沒來得及被招呼的客人點單。而想要粥的客人卻只能站在飯廳大喊:“這粥怎么盛啊?”收銀員聽到后趕 緊奔過去,為客人的碗里盛滿湯粥。然后源源不斷的客人在空蕩的收銀臺前排起長龍……整整一天,大家在混亂中忙得暈頭轉向。
深夜十點,舌品天下終于打烊。閨密團們一起清洗完所有的餐具后,坐在長桌前開起了會議。收銀員陳笑媚一想到大伙今天的表現,就忍不住笑:“我站那收銀,一會聽見客人喊:‘我要的是餛飩,不是餃子。一會又聽見客人喊:‘我的粥呢?怎么還不上?我著急跑過去對單子,才發現原來粥上錯桌了,而且已經被那桌客人吃了一半。當時真是笑死我了。”陳笑媚說完又呵呵呵地笑起來,其他人也跟著笑得合不攏嘴。勤雜的楊姐說:“我感覺我今天可忙了,都腳打后腦勺了,可后來我才發現,我一看到那么多客人進來,腦子就發蒙到處亂轉最后啥也沒干。”看粥鋪的王姐說:“我倒是啥都干了,一會去招呼客人,一會收拾桌子,就是把自己的活忘得一干二凈。”“沒事兒,收銀員幫你打粥去了!”陳笑媚指著自己的鼻子哈哈大笑,接著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起來。那一天,小吃店一共收入500多元,除去房租菜金等所剩無幾,但大家仍然很高興。因為在小吃店里,不管他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這都是有滋有味的一天。
目前,小吃店已經營業兩個月,大家配合得也越來越默契。憑借對食材的高要求,有相當一部分食客成了舌品天下的忠實顧客,其中有幾位陳笑媚印象深刻。一位是來杭州工作的年輕人,從小吃店開業一直到現在,基本上一天三頓都在這里吃。陳笑媚問他原因,他很真摯地說:“我喜歡吃你們的飯,有種家里的味道。”陳笑媚一下被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嘴里連連道謝。還有一位中年人,先是自己來吃,后來帶著一大家子來吃。陳笑媚上前表示感謝時,中年人笑著指向廚房與餐廳連接處的窗口說:“我看到過你們做飯,菜都很新鮮,肉也是很好的肉,所以我才放心帶孩子老人一起來吃。”陳笑媚樂得眼睛瞇成了縫,客人的認可是對她們匠心的最大安慰。
由于小吃店深受食客喜歡,閨密團們原定的八點閉餐最后推遲到十點。延長營業時間,也意味著增加了所有人的勞動量,閨密團們常常要到深夜十一二點才能入眠。即便如此,大家卻始終精神飽滿。她們說,只要看到食客吃得高興,所有的累便都值得了……閨密團們的所有余熱在小吃店里持續發光升溫,她們溫暖了食客也溫暖了自己。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