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雅 沙莎
自從進入3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而中學生小麗的情緒卻一日日消沉,整整一個月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看起來疲憊不堪,一放學便把自己關進房間,還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不是躺在床上發呆,就是莫名地落淚,晚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窗邊花瓶里的鮮花因為無人照護而垂頭喪氣,早已風干成了干花,原本干凈整潔、充滿陽光的小屋也因為多日無人打理而顯得凌亂且毫無生氣。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本自信開朗的女兒為何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甚至變得易怒、敏感,將父母的關心解讀為對自己的指責,將同學間的聊天解讀為背后議論自己說壞話,因為一點小事便心煩急躁、頂撞父母、大喊大叫,還總是悔恨自責,自怨自艾,說自己是家里的負擔,自己應該去死;老師反映小麗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上課也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考試成績一落千丈。終于有一天,父母發現了小麗手臂上觸目驚心的自殘傷痕,這才意識到嚴重性,立刻半哄半強制地帶著充滿抵觸的小麗來到精神科門診,竟被醫生告知小麗很可能已經患上了重度抑郁癥,需要住院治療。
3~5月份是心理疾患高發季節,自殘、自殺現象明顯增多。
既往有關季節性情感障礙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報道較少,但各項研究的共識表明抑郁癥發作的兩個高峰處于春分、秋分前后。從性別上看,女性多于男性。從癥狀上講,發生于春季的抑郁除上述典型抑郁表現外,主要的特點表現為輾轉難眠、厭食、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心煩易怒、行為沖動,癥狀明顯者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或生活,嚴重起來會出現自傷、自殺的意念或行為。
科學家及醫學專家針對春季抑郁的生理學機制研究提出了很多假說。
春季陰雨綿綿,光照不足帶來的生理節律紊亂為可能的機制之一,如使得對光照要求高的褪黑素的釋放延遲,影響睡眠結構,多為抑郁癥的首發癥狀之一。研究表明,近年來的全國日照時長呈現下降趨勢,同時各地霧霾頻現,光照條件變差可能會導致出現更多的春季抑郁患者。受光照影響,微量元素的失衡及神經遞質波動也是春季抑郁發生的可能原因。中醫角度,《內經》以“五時測臟”來歸納五臟功能,而肝應春,肝主疏泄主藏血而調情志,與情志病的季節性發作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外部環境來看,春季是部分國家重要考試集中安排的時間,如中考、高考、研究生答辯、找工作面試、各類執業資格考試等均進入準備和考核期,備考時產生的焦慮、沮喪、睡眠不足等挫折促進了易感人群抑郁癥的發作。
如何順利度過春季,將春季抑郁拒之門外呢?
陽光是天然的抗抑郁藥品,增加日光照射對于調節情緒有益。陽光明媚時多去戶外活動,將辦公地點更換至光照充足的窗邊等均是有效的方式。其次,保持規律作息,固定上床和起床時間,到點上床睡覺,天亮起床活動,不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周末利用白天時間出門活動等。
運動治療是對于輕中度抑郁的有效治療方案之一,更是有效的預防手段。研究表明,每周鍛煉1小時,則可減少日后11.9%的抑郁病例。有氧運動可以使患者從負性生活事件中暫時脫離,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及身體變化,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之后能夠減少消極反應(如焦慮和抑郁等)和增加積極反應(如自我效能、精力充沛和身心健康等),從而改善情緒。
規律進食早餐可帶來諸多獲益,包括降低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還可降低焦慮抑郁程度,對抗失眠,改善生活質量。研究表明,進食早餐頻率低者發生抑郁的風險較高,這可能與我們在睡眠狀態長時間空腹導致血糖下降、腎上腺素及皮質醇水平升高有關,進而帶來焦慮、易激惹等情緒不穩定。堅持進食早餐是一種健康、經濟的降低抑郁風險的方式。
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困難要學會減壓,避免情緒壓抑和發酵,積極疏導情緒的發泄,保持心理平衡??梢韵蛴H朋好友求助,建立可靠的人際關系,安排輕松的娛樂活動,勞逸結合,排解心里困擾。
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一落千丈,很多體驗都十分吻合抑郁癥的表現,該如何應對呢?
無需驚慌害怕,切勿諱疾忌醫。抑郁癥是現代社會常見病,有非常成熟規范的治療方式。建議就診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精神科醫生通過專業的檢查和問診技術進行評估和診斷,再量身定制治療方案,可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疾病痛苦,恢復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為了實現治愈目標,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生活方式調整外,醫生通常會使用如下方法:
中度及重度抑郁癥通常首選藥物治療??挂钟羲幬锓N類繁多,每種藥品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如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長期臨床經驗很難辨別其中的區別,專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主訴,個體化選藥??挂钟羲幬锲鹦r間一般在2-4周,初期小劑量使用藥物,根據一次次的復診觀察患者對于藥物的反應,如是否改善癥狀、出現了哪些不良反應,從而個體化地制定藥物增減量方案。這期間需要患者配合治療,遵醫囑服藥,按時復診,否則會為臨床評估增加難度,甚至造成醫生對病情的誤解,無端延誤治療,降低療效。
輕度抑郁可以只接受心理治療,中重度抑郁需與藥物治療配合進行。抑郁癥有效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森田療法、人際心理治療等,每種療法都具有各自獨特優勢,應因人而異進行個體化的選擇,通過靈活整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療效果。以認知行為治療舉例,抑郁癥患者的負性思維會放大一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因為一件事情便對自己整個人生進行否定,所以更容易出現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識別自己的負性思維,認識到自己無意識的自我否定是不對的,用更靈活、更適宜的想法來替代,從而減輕癥狀。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通過電、磁技術對腦神經功能進行調控的物理治療手段層出不窮,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如重復性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無抽搐電痙攣治療(MECT)、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深部腦刺激治療(DBS)等,每種均有不同的適應癥,可以改善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具體使用需經過專業醫生判斷。
春季是個美好的季節,天氣變暖,春游,賞花,脫去厚重的衣物,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卻更絕望了。在美好的春季到來之際,我們也應該關注自己及家人的情緒變化,用正確的醫學常識對待它,重視疾病的早期表現,了解其進展及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性,接受并正確看待我們的情緒變化,早發現,早干預,如此才能夠吹散春季抑郁陰霾,還我們心靈一片藍天。
第五屆中國貝克認知行為治療(CBT)系列培訓班
由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辦,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委員會協辦的第五屆CBT培訓班將于2020年舉辦。該系列培訓由國內知名CBT專家李占江教授和香港精神科學院主席吳文建教授領銜授課,王建平、李獻云、姜長青等臨床心理學系內專家參與授課或督導。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認知行為治療工作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認知行為治療研究協作組提供培訓的技術支持。
全程培訓共3期
第1期:4.23-4.26;第2期:7.22-7.25;第3期:10.21-10.24
將致力于引導學員深入理解CBT治療理念和常用技術;掌握臨床上常見精神疾病的CBT模型和干預方法;配合專家與網絡小組督導,提升CBT臨床實踐能力,參加完全程培訓的學員能夠達到獨立進行常見精神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的能力。
經過主辦單位聯合考核合格的學員
頒發認知行為治療能力評價證書
授予國家級繼續教育學分8分
培訓地點:北京。
詳情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或電話咨詢劉老師,聯系電話:17701266925。
歡迎各行業從事心理咨詢及治療工作的同道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