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

在談心理減壓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知名企業家、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寫了一本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記錄他創辦新東方以來的心路歷程和各種壓力:從最初為了生計外出上課、被北大通報批評;從一個北京大學的老師,“淪為”街上刷電線桿廣告的創業者;公司上市后,合伙人、高管出走;險些被搶劫者“干掉”;被渾水集團投訴財務造假及事后的危機處理……
這是俞敏洪的從0到1,充滿了悲情主義色彩,也是俞敏洪面對各種“崩潰”(巨大壓力)的自我調整、絕地反擊!
在眾多企業老板中,還有劉強東的一夜白頭,任正非半夜哭醒,茅侃侃的自殺……
在充滿未知的未來,沒有盡頭的工作,隨時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焦慮、脫發、抑郁、失眠……這些都是現實世界里,在民營企業老板群體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劇情。
無數創業者、企業老板,經常面臨著生死掙扎,面臨各種巨大壓力的考驗。
面對市場競爭的激烈、客戶的挑剔、各種不確定因素,絕大多數企業老板的壓力是巨大的。筆者試著從壓力源分析、壓力過大的身心表現、科學減壓方式等方面,給各位企業老板提供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與思路:
企業老板的壓力巨大,那么,老板的壓力到底來自哪些方面呢?
市場經濟條件下,互聯網時代,信息泛濫、同質化競爭、客戶挑剔,民營企業沒有強大的背景,搶一份蛋糕確實不容易。
招聘、管理不同性格的高管、員工,摸清其性格,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留住優秀員工,對一些老板來講,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每月到發工資的日期,很多老板壓力是巨大的,如果公司業績不好,有些老板還要舉債發放員工工資。
產品質量一旦出現問題,會影響公司形象,甚至威脅企業生存;負責的老板,經常會為產品質量擔憂。
業績是所有公司存在的基礎。業績不好,公司生存有問題,更談不上發展。業績,是所有老板最關心的,也是老板壓力的主要來源。
很多老板是完美主義性格,對自己、對他人有過高期望,處處追求完美,對策劃、產品稍不如意,推倒重來,給自己、他人帶來很大壓力。
中年的企業老板們,背負著公司員工、社會、家庭(父母、子女)等多方面的期待,讓自己壓力重重。
客戶緊急催貨、催賬、合作伙伴撤資、員工意外受傷……任何意外事件,都會給老板帶來巨大的壓力。
有壓力是正常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但壓力過大,就會導致拖延,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那么壓力過大有些什么表現,我們要怎么察覺?
壓力過大是非常危險的,那企業老板們怎么辦、怎么自我調整呢?建議從以下8個方面,試著心理減壓:
完善性格、調整期待(目標)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自我實現等五種需求,當我們壓力太大時,我們可以從自我實現的高級需求,暫時回歸到愛與歸屬等中級需求,適當降低自己的目標和期待,從思想認知層面,給自己減壓。
事業暫時不成功、家還在;家在,希望就在。
壓力過大時,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痛哭一場或大喊幾聲;或者在專業心理咨詢室,擊打“假人”,發泄內心的負面情緒。
晚上或在安靜的時候,聽聽輕松音樂或催眠音樂,給自己減壓。
適度跑步、爬山、打球、游泳等,都是比較健康的運動減壓方式。
找一兩個好友,聊天傾訴,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情緒和思路。
壓力過大時,找幾個朋友或加入一個靠譜的旅行團,外出散散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開闊心胸,壓力也會隨之減少。
求助專業、可靠的心理咨詢,從認知、情緒、意志、行為層面,全方位減壓,讓身心放松,輕松前行。
減壓方式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只要是健康的,就是最好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企業家、老板們在實現自我價值、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壓力無處不在,這很正常,也是我們前行的動力。然而,壓力巨大時,若不及時調整,會傷害我們自己,也會傷害我們的家人、員工。
我們要主動學會放慢腳步、放下一些包袱,先歇歇,補充身心能量,重建心理資本(樹立堅定信心,培養抗挫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重拾希望,積極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