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蕾
【摘要】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角色及工作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文章先對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應堅守的職業素養進行分析,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精神、把關人職能等。在此基礎上,研究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記者轉型發展策略,以期為新聞記者工作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新聞記者 創新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深度不斷加強,融媒體的“融”體現在發布內容上的有機整合,更體現在發布平臺的深度融合,是綜合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使新聞內容在不同端口上實現一次采集、多樣處理、多平臺發布。新聞記者要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就必須積極探索融媒體時代下的發展路徑,在堅守基本職業素養的基礎上,實現自身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轉型發展。
一、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堅守
1.堅守職業道德。融媒體時代下的信息生產者、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新聞記者作為專業的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應肩負起自身的職責與使命,向受眾傳遞積極的價值觀,輸出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因此,新聞記者必須堅持職業道德操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開放化的新聞市場環境下,始終以一名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標準要求自己,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杜絕虛假報道,杜絕以制造噱頭、扭曲事實等方式吸引受眾眼球,為廣大受眾獲取真實新聞信息提供保障。
2.堅守專業精神。雖然在融媒體時代下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但在新聞產品制作過程中,專業水平、質量高低等卻存在明顯差異。
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記者,應始終堅守專業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對新聞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不斷精益求精,建立新聞品牌優勢。
同時,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也需要更多關注受眾需求,與受眾保持良好溝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聞信息需求。
3.堅守把關人職能。傳統新聞記者具有新聞把關人的職能,需要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優勢,對新聞材料進行分辨、整理和制作,從而為觀眾呈現優質的新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應堅守把關人的職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在做好自身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關注新聞市場動態,主動配合相關監管部門工作,對虛假新聞進行檢舉。只有在更多專業新聞記者的共同參與下,才能構建良好的新聞市場秩序。
二、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轉型發展策略
1.轉變采編工作方式。在融媒體時代下,受眾信息獲取方式已經發生顯著變化,基于移動網絡的新媒體平臺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新聞記者轉型發展過程中,也需要轉變新聞采編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移動網絡及相關媒體工具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提高新聞采編效率。
2.培養跨界發展能力。跨界發展是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轉型發展中關注度較高的一個概念,即在新的工作環境下,新聞記者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還要熟悉相關領域的知識技能,培養跨界發展能力。在新的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可能要同時扮演新聞播音、主持人、導播等多重身份角色,逐漸從幕后轉向熒幕前。這不僅是開展新聞工作的實際需求,對新聞記者個人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具備跨界發展能力的新聞記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新聞記者應在平時工作中不斷拓寬知識面,鍛煉綜合職業技能,從而在融媒體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3.利用新媒體技術途徑。新聞記者只有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積極探索網絡信息生產和傳播的特點規律,善于運用網絡新技術,才能不斷提高網上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能力。同時要與受眾保持密切聯系,準確把握受眾需求,不斷創新新聞內容及報道方式,提升新聞公信力。
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應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技術,掌握新媒體技術,設計更多的受眾互動環節,吸引受眾參與,擴大新聞影響范圍。在平時,新聞記者也需要利用各種網絡社交媒體軟件,與受眾展開深層次的溝通,從而對受眾群體進行合理劃分,找到目標受眾,向其提供有個性的、鮮活的新聞。
4.深入分析受眾需求。在現階段的新聞記者轉型發展過程中,深入分析受眾需求,對于正確把握輿論導向顯得尤為重要。新聞記者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把真實作為新聞生命線,為受眾提供類型豐富、質量優異的新聞報道。客觀而言,在融媒體環境下,受眾普遍具有獵奇心態,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標題黨”泛濫,新聞整體質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別是在一些新媒體平臺上,甚至出現一些虛假報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因此,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記者應深入分析受眾需求,而不是簡單迎合受眾口味。在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報道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專業精神,做到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可通過一些深層次、連續性的報道,真正滿足受眾了解新聞事件真相的需求。
5.主動與受眾進行溝通。在融媒體時代下,普通受眾在新聞制作、傳播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與新聞節目進行互動,已經成為受眾的一個普遍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新聞記者應主動與受眾進行溝通,并設計好新聞互動環節,使受眾可以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新聞傳播過程中。有一些新聞節目將互動環節直接加入到新聞內容中,通過讓受眾在新聞中發聲,充分滿足其參與新聞制作和傳播的愿望。正是由于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節目與受眾互動性的增強,使新聞節目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新聞記者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樹立主動溝通意識,并掌握好溝通方法與技巧,提高與受眾之間的溝通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下,專業新聞記者既要堅守傳統職能、角色的優勢,不斷追求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同時也要積極轉變工作方式和方法,以適應新的媒體工作環境。在此情況下,可以最大化地發揮新聞記者的專業優勢,促進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質量的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益陽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馮昌勇.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優化轉型研究[J].科技風,2019(33):93.
[2]滿都爾娃.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J].傳媒論壇,2019,2(2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