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福

民間常用老母雞、香菇、火腿做補品。火腿在江南一帶常用來燉湯,作為產婦或病后開胃食品。需要提醒的是,溫熱內蘊、積滯未凈、脹悶未清者忌食火腿。
原料:光老草雞1 只(750 ~ 800 克),干香菇5 ~ 6 朵, 精火腿肉100 克,料酒50 毫升,蔥、姜、白胡椒粒、精鹽、鮮粉各適量,開水1.5~2 升。
?光草雞洗凈,從雞尾部批至雞頸部,切去雞尾、雞頭不用,清除內臟,雞胗、雞肝、雞心洗凈留用;
?清洗雞身內外,斬成塊;
?雞爪切去爪尖,與雞塊一起放入開水鍋內,放入雞胗、雞肝、雞心煮3 ~ 4 分鐘;撈出,放入冷水盆內沖洗干凈,撈出瀝干水分,裝在大蒸碗內;
?干香菇漲發(fā),去掉老根,洗凈,每朵香菇一批三片,火腿切成1.5 厘米見方的塊,放在蒸碗內;
?蔥洗凈打結,姜去皮切片,一起放入大蒸碗內,加料酒、白胡椒粒,倒入開水,用保鮮膜封好碗口,蓋上蓋,上籠蒸40 分鐘,待賓客到齊即可取出上席。
特點:湯清味鮮,雞塊酥軟,滋補養(yǎng)生,可供6 ~ 8 位食用。
小貼士:家中無條件者,可用大砂鍋、陶器鍋或不銹鋼鍋上火燒開,然后慢慢用小火燉燜,但湯汁要多加一些, 注意安全,爐灶旁不能長時間離人。

烏骨雞因雞肉、雞骨都是黑色而得名,又稱“泰和雞”“毛雞”“竹絲雞”“藥用雞”等。古代此雞作為貢品,是我國江西省泰和縣特產。中醫(yī)認為,烏骨雞味甘性平,可補腎、強肝、補氣、益血、退虛熱,還可緩解婦女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后虛弱等癥狀,并對治療肺結核、心臟病及小兒佝僂等有輔助作用。配上鮮人參、紅棗、火腿肉、豬瘦肉,尤其適合婦女和老人在秋冬季節(jié)食用,烹調方式以上籠蒸或隔水燉為佳。
原料:光烏雞1 只(700 ~ 750 克),鮮人參35 ~ 40 克,豬瘦肉200 克,火腿肉60 ~70 克,開水800 ~ 1 000 毫升,紅棗、料酒、精鹽、鮮粉各適量。
做法:
? 光烏雞洗凈,從雞尾部批至雞頸部,切去雞尾、雞頭不用,清除內臟,雞胗、雞肝、雞心洗凈留用;
? 雞洗凈后放入開水鍋中煮3 ~ 4 分鐘,再放入雞胗、雞肝、雞心,煮一下?lián)瞥觯湃肭逅鑳葲_洗干凈,撈出瀝干水分;
? 雞胸朝上放入大蒸碗內,放入雞胗;豬肉切成3 厘米見方的塊,火腿切成1.5 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開水鍋中煮開約2 分鐘,撈出瀝干,洗干后,放在大蒸碗的底層;
? 鮮人參切片,放在雞表面,加料酒、蔥結、姜片,倒入開水;
? 用保鮮膜封好碗口,蓋上蓋,上籠蒸40 分鐘,待客人到齊即可上席。
特點:湯清味鮮,雞酥爛完整。可供4 ~ 5 位食用。
小貼士:若一人食用可分4 ~ 5 次吃完,每次可加上時令綠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