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帥
【摘要】新聞專題節目帶領觀眾追問新聞真相,給觀眾評論新聞的自由,促使觀眾深入思考,所以時代缺少不了新聞專題節目,也離不開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隨著互聯網的蓬勃興起,新媒體時代到來,大眾的收視習慣發生巨大改變。在新時代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如何發展,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本文對此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時代 新聞專題 主持人 素養
廣播電視中消息、評論(不包括述評)以外的新聞體裁被稱為專題報道(或專稿)。依此定義新聞專題節目,就是以新聞事件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形式的節目。節目中既有對新聞事件的陳述,也有對新聞事實的評論。
新聞專題節目的標準是什么?筆者認為,簡單來說,就是有角度、有態度、有溫度這三個標準。有角度,是因為新聞專題一定滯后于新聞消息的播出,所以“快”不是它的優勢,“?!辈攀撬目袋c。弄清楚整個新聞事件之后展開新聞專題節目制作,就可以選取更好的角度讓觀眾了解新聞真相和新聞背后的故事。有態度,是專題節目直擊新聞深處的最終目的。有溫度,是因為任何新聞事件都離不開人,能讓觀眾感受到社會溫暖也是電視節目的功能所在。
新聞專題節目包含的形式很多,如專訪類、調查類、專題報道類等,但不管是哪種形式,“新聞”和“專題”是新聞專題節目的兩個重點。所以根據新聞專題節目的這些特點,筆者認為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四個基本素養。
一、思想道德修養
過硬的思想道德素養是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從事新聞行業的前提,堅持黨性原則是主持人首要前提。主持人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積極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所以任何時候不能偏離黨性,這是主持人尤其是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此外,主持人對引領社會輿論導向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主持人的言行舉止要時刻為大眾樹立良好榜樣,以高尚的品德示人。所以主持人要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修養,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導向,通過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促使電視專題節目質量的提升。
二、語言素養
對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來說,語言表達是成為優秀節目主持人的基本條件,是主持人個性化特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響節目好壞的直接因素,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決定了其自身的個性化審美層次和魅力指數,所以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認為,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起來是準確、精煉、個性。主持人是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對其語言表達的要求絕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尤其在專題節目中有很多文稿內容使用了書面語,并不適合直接念,這就要求主持人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將刻板的文字轉化為流暢且通俗易懂的口語稿,傳達節目所要表達的內涵和立場,從而實現與觀眾輕松的互動交流。
三、文化素養
毋庸置疑,節目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與自身的文化素養息息相關。對于專題節目主持人來說,深厚的文化素養可以增強節目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增強節目的可看性和可信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要不斷加強文化理論知識學習,提高文化涵養,加深文化底蘊,拓展廣博的知識面,既能做“雜家”,又能做“專家”,以更好地適應專題節目的需要,提升自身在節目中的形象氣質,讓觀眾在節目中得到美的享受。主持風格經過多年文化熏陶得以形成,是主持人生活閱歷、知識儲備、文化涵養、專業水平以及審美情趣的綜合體現。所以專題節目主持人要博古通今,廣泛閱讀,不斷吸取文化精髓,使自身成為具有獨特人格魅力和審美情趣的人,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主持新聞專題節目的時候,可以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促使節目質量得到提升。 四、個性化特征
個性化特征是優秀主持人要具備的要素,也是主持人可遇不可求的要素,是主持人人格魅力和綜合素質的濃縮和體現,它直接影響到電視媒體的審美取向。
在我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遺憾的是,新聞專題節目制作的質量并不容樂觀。節目守舊僵化,節目面貌千篇一律,節目形式落入俗套,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個性化特征。什么是個性化特征?怎么體現主持人的個性化?筆者認為,個性化的口語表達和獨到的思維方式就是很好的體現。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就是一個有著鮮明個性化表達和獨到思維方式的主持人。在中國杭州舉辦的第11屆G20峰會閉幕式報道中,他巧妙利用數字“11”作為切人點來解讀這場盛會。11=合作,11標志著1+1>2,強調合作共贏、同舟共濟;11是一支足球隊,參與國需要聯動和包容;11=行動,G20峰會上提出的共識應該通過行動去落實;11=創新,白巖松以杭州是“雙11”天貓購物節的誕生地解讀創新的意義;11延長后是一條路,一條機會之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這樣的解讀充滿個性,既充分展現了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又給觀眾帶來新穎的視聽效果。
主持人的個性化特征是打破專題節目守舊僵化的需要,更是新時代的要求。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勢不可擋,媒體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對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導向的把控能力、新聞直播的互動能力、多媒體的應用能力、人格化的傳播能力,這些都是當下主持人要學習和突破的。當然,主持人在追求個性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度”,不能為了追求個性標新立異,浮夸造作,與主流思想背離,與欄目風格沖突。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綜合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主持人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同時電視臺還要為主持人提供繼續深造的平臺,提高專題節目質量,滿足社會大眾對電視新聞的期望。
(作者單位:茂名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鞠雨.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基本素質芻議[J].藝術教育,2014(03):116-117;[2]李燕.機遇,挑戰,對策——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素養芻議[J].當代電視,2014(03):91-93;[3]央視網.白巖松妙解第“11”屆G20峰會:延長的“11”成條路,2016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