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關聯企業 實質合并 破產 法律制度
作者簡介:侯桂連,廣東艾伯納律師事務所,四級律師,研究方向:公司法、財稅法、證券法、勞動法、婚姻法。
中圖分類號:D922.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52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大生產催生了關聯企業,對于現代化市場經濟而言,社會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倒逼企業從單一的組織逐步轉變為規模大、集中度高的聯合企業。而這種企業形式也是當下經濟發展當中的主要角色,對于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但問題就在于關聯企業的出現對于公司法相關制度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對于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法律制度的探討和落實十分有必要。
企業實質合并破產主要在兩個及以上獨立法律地位的企業之間形成的,雖然存在緊密而持續的關系,但卻無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聯合體,又叫關聯企業。對于關聯企業來說,各成員均為獨立的法律主體,但是關聯企業卻并沒有獨立的法人,同時也不具備其資格,依靠的是內部各個企業之間緊密而持續的法律上或者事實上的控制甚至是重大影響[2]。
所謂關聯企業合并破產制度指的就是實體合并制度,這項制度源于英美法系的破產法,在美國應用較為廣泛。這項制度的確立是依據大量的程序規則和實際案例逐步形成的,美國破產法官可以根據衡平原則發展的一種救濟措施。后期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也吸收了這項制度的部分內容。
雖然對于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有很多種解釋,但就實際應用而言,一般默認為將已破產的關聯企業資產和債務進行合并計算,同時去掉關聯企業之間的債券和擔保,在完成合并之后依照債權比例進行分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追究債權的起源。
對于企業而言,選擇破產是正常的,應當遵循破產程序的規則要求,但是在特殊情況之下,就需要用到實質合并破產的相關制度,這并不違反破產法的規定,相反對于企業而言,這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具體表現如下:
(一)獨立破產的負面影響
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獨立破產容易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是產生虛假破產和破產欺詐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在關聯企業之間控制企業可以利用相互影響和控制關系對企業聯合體做出統一的安排[3]。假如控制企業將從屬企業的優質資產進行轉移同時轉移債務,故意策劃從屬企業破產,或者存在其他資產轉移和利益行為,那么如果對關聯企業使用獨立破產則會產生以下幾點負面影響:
1.破壞破產制度的公平。從破產法的角度來看,實現債權人之間的公平受償是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準則。但是在關聯企業進行破產時,如果聯盟公司之間的賬目、資產并不明晰,管理混亂且利益輸送現象較為常見,那么控制企業就可以鉆漏洞,利用這個便利條件轉移資產或者抵押,同時將債務或者不良資產轉移到一家或幾家企業的名下。但是關聯企業之間的所有行為都應當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服務和努力的,應當存在共同的意志,如果采取獨立破產而不是實質合并破產,那么就會出現企業債權人得到的債權清償率不平等的現象,部分債權人的利益則會受到損害[4]。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企業有海外子公司,且與母公司同樣面臨破產境遇,那么母公司或將轉移子公司財產,使其無產可破,造成國內債權人和國外債權人不公平待遇,這就對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損害。
2.破產成本高效率低。我國企業現代化管理起步較晚,因此在企業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對于關聯企業之間的經營管理,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較為典型的就是關聯企業內部存在互相擔保、轉移財產等問題,公司之間的賬目以及資產十分混亂,那么在處理破產時,債權和資產的統計難度就非常大,獨立破產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
另外,對于關聯企業采取獨立破產的制度很容易造成成本的浪費。在關聯企業當中各個企業的破產重整以及資產清算中存在一定的重復內容,如果采取獨立破產,那么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建立相關的管理小組,無形之中就會拉高成本,而且不利于破產的經濟效率。
3.阻礙重整目標實現。關聯企業重整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要摸清債務關系,找出問題所在從而消除破產的原因,最大限度的避免企業破產,保留企業的運營價值使企業債權人獲得更多的利益。如果使用獨立破產,低效率不但容易耽誤時機,同時對于關聯企業當中存在的破產欺詐以及虛假破產等行為也很難及時發現,因此容易降低重整的成功幾率[5]。
(二)關聯企業破產規范手段缺失
如上所述,關聯企業之間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行為,這些行為則會嚴重損害債權人的相關利益。縱觀世界各國,雖然都對關聯企業進行了規范,但對于保護債權人利益不受侵犯的目標尚有距離。
1.法人人格否認制。在對關聯企業的規范當中,有一條基礎性的制度就是法人人格否認制。該制度與實質合并破產有很大差別,這項制度可以鉗制關聯企業當中濫用控制權的控制企業,讓其對附屬企業的債務承擔相應的責任[6]。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關聯企業之間人各不分,所以就導致債權人可以要求公司的關聯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的情況并不適用于這條制度。除此而外,法人人格否認制與實質合并破產制度使用后果差別很大。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重點在于保護特指的債權人利益,相對范圍較小;而實質合并破產制度對于法人人格全面、永久否定,關聯企業之間的所有債券、債務關系完全消滅、財產完全合并,維護的是所有債權人的利益。
2.衡平居次原則。這條原則就是所謂的求償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在破產過程中進行財產分配時,債務人的關聯公司的求償必須在其他債權人拿到償付之后,而且還要將破產財產剩余用以清場關聯公司的債務。這在美國是有先例的,但是在我國利用不高,主要是因為操作難度較高而且成本耗費較大。
3.破產撤銷及無效制度。破產撤銷以及無效制度就是為了預防破產欺詐行為,這在各國的法律中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國《企業破產法》當中也做了明確的規定。但從實際而言,在關聯企業破產當中,這種制度存在非常大的局限。只能夠糾正債務人的某項違法行為,但是遇到關聯企業當中債務、資產、人員、賬目等非常復雜時,該項制度的使用成本高昂且舉證存在困難。
如上所述,在關聯企業破產時,實質合并破產法律制度的存在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可以更加完美的解決關聯企業破產當中面臨的難題。
雖然企業實質合并破產制度能夠解決關聯企業破產的種種問題,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實際的經營過程當當中,企業獨立運營才是常態。而且根據破產法的基本規則,一個企業一個破產程序即可維護法律的穩定和債權人、債務人的需求,實質合并破產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案例,只有符合以下三點條件才可以使用:
(一)個案適用原則
實質合并破產制度并非“大眾適用型”,對于企業實質合并破產制度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用“個案適用”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同時破產,理論上還應當分別進行。但是關聯公司之間如果在資產、債務之間混同度較高的情況下,單獨破產容易造成債權人不公平分配的情況之下,才適宜使用實質合并破產制度。
(二)嚴格限定適用條件
實質合并破產制度的法律效果相比于獨立破產來說更加嚴重,實質合并破產主要會消滅關聯企業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關系,而這對于當事人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應當避免制度被濫用,要設置更加嚴格的限定適用條件,避免制度在企業破產過程當中被濫用。
(三)權利用盡原則
實質合并破產制度對于公司法和破產法的基本規則有非常大的沖擊,因此在一般關聯企業破產當中應當遵循破產法和公司法的基本要求。只有當這些法律法規手段用盡時,實質合并破產制度才可以用作于最后的救濟措施,幫助企業進行重整,實現目標。
(一)申請主體和舉證責任
對于獨立企業的破產程序,我國破產法有明確的規定:賦予債務人、債權人和出資額占注冊資本1/10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對企業重整進行申請。但對于關聯企業來說,存在著債權人信息不對等以及取證困難等問題,這就極大的阻礙了合并重整的申請,而且極其容易產生法律責任的問題。那么為了彌補債權人信息不對等的短板,法律可以賦予管理人申請權,同時允許法院啟動合并破產的程序[7]。
(二)管轄問題
關于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案件的管轄法院劃分,應當交由關聯企業當中掌握控制權的企業所在地的法院進行管轄,因為控制企業是整個關聯企業的核心和龍頭,對于企業的運營狀況十分清楚,這有利于提高案件審理效率和速度。當然,如果在關聯企業當中出現跨地域聯合企業破產,對于管理權有異議的,那么就應當上報共同的上級法院進行判定。
(三)裁定問題
對于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時,法院需要進行裁定,但前提是要做好利害關系人相關意見的征求和調研。法院應當對于意見進行嚴格的審查,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獨立判斷,避免制度被濫用。而且還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債權人的意愿,對于反對聲音,法院應當注意結合審查意見進行裁定,避免造成不公平現象[8]。
(四)異議權
如上所述,企業實質合并破產制度應當是個案適用,而非大眾適用。因此對于這種例外制度應當做好監督。為了防止該制度被不正當的利用,除了嚴格限制適用條件,同時還應當賦予主體對于該制度的異議權,而這個主體包含債權人、債務人、管理人員等等,各方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所得實事求是的進行權利使用。而法院則需要對意義的合理程度進行審查和判斷,所以對于異議權的使用期限和使用次數應當做出明確的規定。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之下,企業集團化運作將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因此關聯企業實質合并方面有著非常大的需求缺口。但是由于其與公司法和破產法有一定的交叉,因此會對傳統公司法理論形成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因此需要認真探討和對待。由于當代企業發展的需求十分強烈,因此我國已經有多個法院將合并破產制度應用于破產事物當中,因此我國更應當在立法方面對這項制度進行確定和完善,以便于在實際應用當中能夠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周倫.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法律制度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9,35(5):96- 99.
[2]劉奕彤.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的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9.
[3]張瑞雯.論關聯企業合并重整中的債權人利益保護[D].貴州大學,2019.
[4]游思穎.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問題研究[J].企業合規論叢,2018(2):2-58.
[5]何俊蓉.關聯企業合并破產法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18.
[6]鐘奧云.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7]陳兆慧.關聯企業破產之實質合并原則適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7.
[8]張力.實質合并規則在關聯企業破產中的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