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檢察監督 自行補充偵查權 激活
作者簡介:李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遼寧省阜新市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64
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階段的自行補充偵查權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權力,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體現。但司法實踐中,自行補充偵查權的使用率極低,其中原因不乏法律規定的不完善,以及自行偵查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加之案多人少的現狀,在檢察官擁有選擇權時,必然將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作為首選。但是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還盲目的以退回補充偵查為主可能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2017年F市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案件中就有4件被法院判處無罪,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檢察機關應該有所作為,保證所有案件在起訴之前全部事實查清、證據合法有效、證據鏈條完整。2018年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全面實施,在探討檢察機關如何有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如何才能抓好主責主業時,公訴自行補充偵查權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以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為契機,全面激活公訴自行補充偵查權。
在審查起訴階段是否進行補充偵查,是采取退回補充偵查還是自行補充偵查,由檢察機關來決定。1979年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自行偵查放在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之前,而1997年刑事訴訟法將兩者的順序進行了調換,并保留至今,這一小小的位置變換在司法實踐中卻意義重大。在“老檢察人”的眼中,他們當年辦理審查起訴案件經常現場核實證據,當1997年刑事訴訟法施行后,檢察機關的偵查權逐漸統一到自偵部門,公訴部門就變成了看守所、法院和單位之間三點一線的工作方式,而今偵防部門的轉隸,自行補充偵查權再次進入檢察監督的視野。但已經閑置20余年的自行補充偵查權如何才能順利激活?
(一)有效防止“夾生”案件
在司法實踐中,審查起訴環節退回補充偵查的現象非常普遍。L省Z縣近3年來平均每年審查起訴案件400件左右,其中每年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約為100件,占比達25%。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中雖偶有檢察機關為借時間采取“空退”的情形,但98%以上的案件都因事實和證據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然而,有50%以上案件的退查并未達到預期目的。實踐中,經常出現詳細的退查提綱,返回的為沒有實際意義的“情況說明”,再加一份關于相關證據與定案無關的辯論材料。這種現實的無奈,相信從事過公訴工作的檢察官都深有體會。面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可否通過檢察機關的自行補充偵查來解決呢?當偵查人員明顯存在不作為、怠于履職的情況下,且相關證據是能否定案的關鍵時,自行偵查是一條不錯的選擇,能夠有效防止“夾生”案件以及“帶病”起訴,可能帶來敗訴風險。
(二)有利于補強完善證據,提高訴訟效率
實踐中,偵查機關往往不會把全部證據移送到檢察機關,尤其是涉及犯罪嫌疑人無罪或罪輕的證據,移交的證據還會出現忽視犯罪嫌疑人的辯解,對言詞證據以及相互矛盾的證據未進行復核的情況。這些都可能造成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自行補充偵查就是對犯罪的相關證據予以完善,達到起訴的證據標準,同時查明是否遺漏其他罪行或其他犯罪嫌疑人。實踐中退查2次的原因多為:“偵查人員沒有根據退查提綱的內容開展補充偵查,常以‘無法查清,無法找到為由,用相關說明進行敷衍;或者開展了相應的補充偵查,但是未達到退查的要求。”①此外,因退查至少推遲了2個月以上期限,若未能達到補充偵查的預期目的,將影響訴訟的效率。而刑事訴訟法規定檢察機關的自行補充偵查應在審查起訴期限內完成,既提高了偵查質量,又提高了訴訟效率。
(三)有利于發揮檢察監督的作用
憲法將檢察機關定位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但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一直堅持以配合為主,制約為輔的理念,從而未能避免一些本該避免的冤假錯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檢察機關審前把關和發揮過濾功能的舉措。審查起訴環節對偵查進行監督的重要性體現在排除偵查活動中的非法證據。然而實踐中,不敢監督、不善監督、不能監督、不會監督的背后往往是倒不盡的苦水,排除非法證據、追訴、糾正違法都需要自行補充偵查的有效開展,對可能存在的刑訊逼供、非法取證等問題進行調查,可以有效監督公安機關偵查工作的合法性,實現檢察監督的全方位、多元化。
(一)立法上的不完善
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檢察機關行使自行偵查權的具體條件,刑訴規則雖予以細化,但并未區分兩者的適用條件,司法實踐中基本上將所有與案件事實和證據有關的問題全都進行退回補充偵查,這也是退查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明確兩者適用的具體條件尤為重要。另外,退查間接增加了兩個月的審查起訴的期限,這是退查率高的另一誘因。但如果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按刑訴規則的規定,則必須在審查起訴期限內偵查完畢,這也明顯不符合辦案規律,應該予以完善。
(二)案多人少的現實制約
案多人少基本上是公訴部門的普遍現狀,如Z縣檢察院審查起訴案件平均每年400件,人均辦案量100件左右,除去節假日時間,平均辦理一個案子的時間只有2.5天的時間,需要提審犯罪嫌疑人,詢問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寫起訴書,出庭支持公訴,對審判活動進行監督,已經不得不經常加班加點,回避自行偵查也屬無奈之舉。但長此以往,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的監督就如無米之炊,唯有激活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的自行偵查權,才能發揮檢察監督的作用。
(三)偵查人員與偵查能力不足
眾所周知,公訴人大部分法律專業出身,強項是證據的鑒別、庭審辯論、法律運用,而偵查能力是其短板,對自己在短時間內搜集證據的能力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選擇退回補充偵查必然是一種常態,而自行補充偵查權長期不用,檢察監督權何以實現。《刑事訴訟法》第19條第2款賦予檢察機關的立案偵查權,偵查人員和偵查能力的問題可與公訴環節的自行補充偵查共同解決。
(一)明確行使自行偵查權的重要意義
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全面推開的雙重背景下,檢察機關如何履行法律監督的主責主業,有效維護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激活審查起訴階段的自行偵查權也許是一條有效的路徑,既提高了訴訟效率,也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能發揮檢察監督職能。
(二)明確自行補充偵查的條件
審查起訴階段的自行補充偵查權是對偵查機關偵查權的有效補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證明犯罪事實的發生為犯罪嫌疑人所為。對于自行偵查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僅進行了原則規定,如第170條規定“需要補充核實的”和第175條第2款規定 “需要補充偵查的”,刑訴規則將其細化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等情形”,但因兩者的條件一致,實踐中基本上將所有與案件事實和證據有關的問題全都退回補充偵查,這也是退查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議明確自行偵查的適用條件:“(1)只需對案件部分犯罪事實或細節做進一步調查核實,對證據進行補充完善的;(2)只需對言詞證據進行核實的,或偵查機關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言詞證據可能性的;(3)當事人對鑒定意見存在較大質疑,且該鑒定意見對案件事實或量刑產生較大影響,需要重新鑒定的;(4)補充偵查的事項相對簡單,自行偵查可以完成;(5)退補一次未達到起訴標準,仍需再次補充偵查的;(6)在犯罪事實與證據認定上與偵查機關存在明顯分歧,繼續由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可能會影響對案件的正確處理;(7)其他需要自行偵查的情形。”②
(三)明確自行偵查的運行程序
目前刑事訴訟法及刑訴規則并未對檢察機關自行偵查的具體運行程序進行規定,福建、江西等部分基層檢察機關已經開啟了有益的嘗試。自行偵查分兩種程序進行更為合理,一種是簡易程序,主要對應于上文中(1)(2)(3)(4)(7)五種情形,啟動由負責案件的員額檢察官提出,由副檢察長審批,須提交偵查方案。另一種是普通程序,啟動由負責案件的員額檢察官提出,須由檢察長或檢委會同意審批,同時提交自行偵查的說明,附加偵查方案等。第一種模式可以通過修訂刑訴規則增加檢察機關在普通程序下,出現上文自行補充偵查適用條件(5)和(6)兩種情形時,經上一級檢察機關批準,可以增加一個月的偵查期限。要求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的期限內自行補充偵查完畢,相當于直接使這一權力的虛置,這與退回補充偵查增加兩個月的審查起訴期限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司法實踐中檢察官以退查為主的原因。因此,增加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的期限是激活這一制度的必然選擇,補充偵查也能真正發揮應有的功能。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變相增加審查起訴的期限,其實不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一次,增加兩個月的期限,而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只增加一個月,反而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公訴人對案件審查,保證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另外,在自行補充偵查過程中,發現新的犯罪事實或者遺漏犯罪嫌疑人等情形,可以再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此時實行檢察官主導偵查,偵查機關配合模式。
完善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上自行補充偵查的設置,增加偵查結果、是否遺漏同案犯、是否排除非法證據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等選項,確保自行補充偵查過程的全程留痕。③同時鼓勵檢察官開展自行補充偵查,將開展自行補充偵查的情況納入檢察官的績效考核,從而保證自行偵查科學、規范、高效運行,真正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
(四)增加偵查人員,提高偵查能力
公訴部門案多人少的現狀短期內很難改變,但是可以借助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的契機,將司法警察劃歸到公訴部門,使其成為自行補充偵查的重要力量,可以暫時緩解偵查人員不足的不利局面,也能發揮他們長期協助偵查辦案,經驗豐富的優勢。同時針對所有公訴部門的人員定期開展偵查業務技能培訓,保證每名干警熟知偵查技巧,具備專業偵查能力。
還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在今后在檢察輔助人員中招錄偵查人員,招錄具有會計、計算機、鑒定等多重專業背景、偵查經驗豐富的偵查人員,輔助檢察官辦案。同時,為補充偵查提供必要的技術與經費的支持,也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必要時,請偵查機關予以技術支持, 更好地推進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權在實踐中的有效運用。
注釋:
①車明珠.正確適用自行補充偵查[J].人民檢察,2009(4).
②翁鳳敏,趙寶倉.完善自行偵查適用條件[N].檢察日報,2018年4月27日.
③江偉,等.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實務難點[J].人民檢察,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