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工傷 預備性 收尾性 工作 適用
作者簡介:王春容,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27
根據法律規定和實務理解,要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規定而認定工傷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種情形,缺一不可:
(一)職工受傷時間發生在工作時間前后
“工作時間”是工傷認定中非常重要的考察點,在實踐中工作時間中不僅指用人單位規定的正常上班時間,如《規章制度》中約定的9:00-18:00,還包括非正常上班時間下班后為完成公司臨時安排工作時間內。而本文探討的工作時間前后,是常規和臨時工作中為了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在正式工作開始前或規定工作結束后合理的時間內為所做工作準備或收尾時間內。
(二)受傷地為工作場所
工作場所指用人單位直接安排職工從事正常工作的區域,比如工作車間、辦公室的辦公場地、工地施工現場等;也包括職工為完成用人單位安排工作的合理活動空間,如用人單位提供或者指定的食堂、活動室、會議室等;還包括職工往返于多個工作場所的路途或者場所之間的合理區域,比如房產中介工作人員外出看房的區域、來往公司幾個辦公區域的路途、財物人員到銀行稅務機關處理公司事務的相關區域。實務中的工作場所還包括為方便職工工作和生產、解決職工必要的生理需要而設置的相關附帶區域和場所,比如辦公區域的電梯、廁所、更衣室等。
(三)受傷原因是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
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是正式工作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后的合理時間內,職工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性和結束性事務。譬如進入工作場所、準備工具、更換制服等,這些都是以開展工作為前提條件,或工作結束后打掃車間、清理機器、洗澡等,屬于工作結束后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這些準備性和結束性事務都是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屬于本文所描述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
(一)上班前為正式工作做準備而受傷的
此種情形在服務業行業較多,比如門店一般是9:00開始營業,職工提前到崗,在工作場所內因打掃衛生、更換工裝、準備工具等準備工作而受傷的,屬于因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工作受傷,應認定為工傷。
(二)上班前入廁不慎受傷的
雖然入廁本身是與工作無關的,且發生在工作正式開始前,但是實務中人民法院往往認定上班前入廁既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又是為維持持續有效的工作所必需,是職工工作的必要延伸。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認為職工在工作時間內在合理的工作場所如公司提供的衛生間受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應當向職工提供雙方在書面《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保護條件,并建立勞動安全衛生制度,依法保障職工享有的勞動權利。而入廁是職工必要、合理的生理需要,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認為上班前入廁屬于職工生理需要。用人單位應該為職工工作提供衛生間,衛生間是工作場所的合理延伸,故職工上班前入廁不慎受傷的,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性極大。同理,職工在正式上班中入廁不慎受傷的,在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等多個案例中均被認定在日常工作中入廁與職工的正常工作密不可分,應當認定為工傷。
(三)上班前職工在用人單位指定食堂就餐時受傷的
職工在上班前在食堂就餐,是否屬于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工作?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大部分認為上班前就餐屬于職工開展工作的正常生理需要,可視為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工作的一部分;職工在上班前的合理時間內在用人單位自有的食堂或者指定的食堂就餐的,該場所屬于工作場所合理延伸范圍,故職工在用人單位自有的食堂或者指定的食堂就餐時受傷的,所受傷害應當被認定為工傷。同理,用人單位組織職工晚上加班的,職工在食堂吃晚飯時受傷的,所受傷害也應當認定為工傷。
(四)上班之前等候、乘坐電梯意外受傷的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寫字樓辦公,乘坐電梯是職工上班的必要途徑,而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包括了辦公區域附帶的樓道、電梯、衛生間等公用區域,人民法院在審理因工傷認定不服提出的行政訴訟案件中,普遍將工作場所附帶且必須設立的樓道、電梯、衛生間等公用區域作為工作場所的合理延伸,職工為上班等候、乘坐電梯的行為也屬于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工作,如職工在上班前等候、乘坐電梯受傷的,應當被認定為工傷。
(五)工作結束后打掃車間衛生或清潔機器受傷的
在生產車間工作的職工,如職工正常下班時間為18:00,而往往18:00以后,職工還要打掃車間衛生,清理機器設備,為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而往往車間衛生的清潔程度也會被列為公司考核范圍,此時雖然已超過公司規定的下班時間,但是職工從事的與工作有關的收尾性工作,如職工在打掃車間衛生或清潔機器中意外受傷的,應屬于與從事工傷有關的收尾性工作。
(六)職工下班后在單位提供的澡堂處洗澡受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認為職工下班后在用人單位提供的澡堂處洗澡受傷的,如果職工的本職工作沒有必需洗澡這一必要環節,也沒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將洗澡作為其職工工作完成后的后續性事務,則洗澡行為不屬于本文所述的收尾性工作。日常工作中下班后必須要洗澡的工作崗位一般為從事粉塵、油污、高溫以及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物質等特殊崗位工作,在此種崗位或者類似特殊崗位下班后在公司提供的澡堂處洗澡屬于工作的后續性事務或收尾性工作,如清潔工、建筑工、煤礦工、模具工等工作崗位。如職工崗位是非特殊崗位的一般工作人員,其下班后去用人單位提供的澡堂洗澡的,提供澡堂為用人單位的一項福利,在此過程中受傷的,已不在合理延伸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不應認定為工傷。
筆者根據法律實務活動,總結了以上6種出現較多適用“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被認定工傷存在爭議的情形,但是因為案件的差異性和實踐的特殊性,依然存在沒有概括到的情形。在行政認定和司法實踐中,對本文所述的“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存在寬泛解釋和擴大解釋,特別是“生理需要”成了很多法院認定預備性工作的寬泛理由。工作場所延伸的不確定性、工作界限的模糊性、生理原因的不可控性都增加用人單位和受傷職工的訴訟、時間成本,各地法院過于寬泛的解釋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以及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存在這種擴大解釋的原因在于法律的滯后性,為此筆者建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出臺相應行政規章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可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完善立法:
(一)明確“工作場所”的合理延伸范圍
根據職工上班前等候乘坐電梯受傷、職工下班后在公司提供的澡堂洗澡受傷案件職工受傷最終被認定工傷,我們可知人民法院對職工的工作場所做了合理延伸,而現有司法解釋僅對在用人單位規定的工作時間內,職工來往于多個與其工作相關的工作區域之間的合理區域受傷進行了約定,并未對工作場所延伸作規定。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的工作場所,往往不僅局限于正常的工作場所,還包括工作場所配置的樓梯、電梯、衛生間等附屬區域。建議對工作中的“工作場所”以及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中的“工作場所”作合理延伸解釋和羅列,便于相關工作人員在實務中準確適用“工作場所”合理延伸的范圍。
(二)明確職工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的具體內容
《工傷保險條例》和相關工傷認定的法律法規將工作時間局限于用人單位的正常上班時間或在非正常時間內職工從事用人單位指派的工作時間內。而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往往是正常工作開始前的準備階段或正常工作結束后收尾的工作,但對于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時間、場所、適用范圍等沒有明確規定,故實務工作者無法準確把握從事預備性或者收尾性的具體內容。建議對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的具體內容可參照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對“工作時間”“因工外出期間”“上下班途中”單獨做羅列和兜底性規定,這將對實務中處理紛繁復雜的工傷案件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綜上,筆者建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完善 “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的具體規定,這將大大減少實務中對工作場所以及預備性、收尾性工作的模糊界定;同時也將對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勞資關系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和.職工上崗前入廁不慎摔倒致傷,能否認定為因工負傷[J].四川勞動保障,2014(12).
[2]楊維松,楊承慧.下班后在單位浴室洗澡摔傷算工傷嗎[J].勞動保護,2017(4).
[3]《工傷保險條列》(2010修訂).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