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男

代均是大足區棠香街道紅星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雖然他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沖鋒一線,但絲毫不敢懈怠。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摸排流動人員、開展管控追蹤、宣講防疫知識……是代均和同事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區工作人員必須要像‘偵察兵一樣,摸清情況,成為這道防線的堅實一環。”代均說。
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一個召回電話,代均和同事們便結束休假,參與到防疫工作中。
整個春節,他們奔走在街巷、小區之間。
1月27日下午4點左右,代均接到轄區一位居民的電話。
在電話里,這位居民告訴代均,他有發燒的癥狀。“發燒”這兩個字,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覺。
“掛斷電話,我馬上聯系了片區負責人,請他協調醫務人員上門為這位居民測量體溫。”代均回憶道。
經醫務人員測量,這位居民確實有發燒的癥狀。
在這個非常時期,一刻都不能耽誤。這一情況立即被上報至街道辦事處進行備案和處理。
后來,這位居民到了醫院,就診、拍片、驗血、取報告……經過一系列仔細檢查,最終確定,他的發燒由一般性感冒引起,并非新冠肺炎。
得知診斷結果后,代均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把弦繃緊,在工作中,我們每位工作人員都是這樣做的。”他說。
紅星社區,既是大足區常住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也是流動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社區里,許多居民樓沒有電梯。“每天排查走訪,我們常常要步行3萬多步,來回爬近100層樓梯。”
雖然異常忙碌,但社區工作人員卻毫無怨言。
截至2月4日,紅星社區共發放宣傳材料2000余份,日均走訪戶數近2000戶,電話微信隨訪5000多個……摸排出了從湖北回鄉及途經湖北的人員。
人員排查工作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又當起了“配送員”。
按照規定,從湖北返渝人員必須自行居家隔離觀察14天。在這期間,這些自行隔離觀察的人員不能外出,采購生活必需品的擔子就落在代均和同事們的肩上——
定期與隔離觀察人員微信聯系,按照需求,為他們采購相關生活用品。
采購回來后,將生活用品放置在隔離人員家門口,由他們自行提取。
充當生活用品“配送員”,規勸大家盡量減少出門,叮囑居民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定時消毒……這段時間,居民都特別理解社區工作人員,覺得他們的工作不容易。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跟那些自愿去湖北支援的醫護人員相比,我們做的這點事,不算什么。”代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