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晞

1月28日,我們抵達武漢,到今天已經整整1個月了。這段時間,我們經歷了寒冬、風雪,也收獲了溫暖、陽光,對于我和我們醫療隊所有隊員們來說,這是人生中一段難以忘卻的經歷,是職業生涯中值得永遠銘記的回憶。
這世上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光,然后螢火匯成星河。
武漢加油,全勝日,赤子還!
作為一名70后,我經歷過SARS、汶川地震……每一次大災大難來臨,需要醫護人員支援“前線”時,我都遞交了《申請書》,卻都未能如愿。當這次武漢發生疫情后,我再一次向領導請愿,隨時準備去一線。
1月26日,重慶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我們醫院有20人在列,但沒有我。當時,我真的非常遺憾,我想,難道我真的又不能實現上“戰場”的夙愿了?
轉機很快出現了,1月27日下午5點,正在上班的我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準備出征,目的地武漢!”隨后,領導問我有沒有問題時,我毫不猶豫地說:“沒有問題,堅決完成任務!”
交代好科室的工作,我立即回家收拾行李,當天晚上就來到醫院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奔赴前線。期間,我給老母親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我即將出征武漢。電話那頭的母親滿是擔心與不舍,我安慰她說,相信我,一定得勝歸來!
即將中考的兒子,相信你會因為我作出的榜樣而盡快成熟;體弱多病的媽媽,相信你會因為我的顧大家舍小家而自豪。
戰地黃花分外香,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不要為我擔心,我會讓你們為我驕傲!
我們醫療隊的“戰士”們,在參戰前也只是一群普通人。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成了身披白衣的戰士,瘦弱的肩膀既要承擔起這份職業所賦予的責任,更要勇敢堅定地履行如此重大而特殊的使命。而現實是,面對一種全新的疾病,所有的隊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彷徨和害怕。
作為隊長,也作為前輩,我能做到的就是和他們一起,盡管在家時有嚴格訓練的基礎,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不斷地學、練,再學、再練,把防護的每一個環節都掌握得異常熟練。最初的兩三天,我們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請教院感專家,防護要怎樣做才能不被感染?隔離區的工作又該怎樣開展?
面對著生死,我們的武器就是我們作為醫者的知識,只有專注做好每個細節,我們才能忘記害怕。
經過三天的院感培訓、考核合格后,我們已十分熟練地掌握了防護服的穿脫流程,理解了工作中相互幫助、遇到困難時相互支持、安慰、鼓勵的重要性。
2月1日,我們全隊正式走上“戰場”,進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2月3日,我們醫療隊唯一的男隊員成了我們中第一位上夜班的勇士。1994年出生的吳豪杰,年輕、精力好;他身高一米八,身體好能吃苦;作為急診科護士,他應變能力強、動作麻利……
大家都是第一次參加實戰,需要摸索。
他上完夜班出來,我哽咽著握著他腫脹的手、撫摸著他的額頭:“小伙子,怎么弄成這樣?。俊彼首鬏p松地笑笑,對我說:“護目鏡和手套勒得太緊了,壓痕而已——那是烽火戰場的‘印記,是沖鋒戰士的‘勛章??!”
2月5日,19床的一位婆婆已經治愈,準備出院,我們都為她高興。但她卻很傷感,因為她的老伴因感染新冠肺炎,前兩天經搶救無效去世了。
隊員梁娟在向婆婆講解出院回家的健康知識時,告訴婆婆盡量不帶回不急需的生活用品,避免交叉感染。在選擇準備丟棄的物品時,婆婆說:“這個是老伴的外套我不要了,但是這條圍巾和這個假牙麻煩你幫我消毒一下,我想帶回家當個紀念?!?/p>
這句話,讓我們的眼睛都濕潤了。梁娟含著淚對婆婆說:“好,我馬上拿去消毒!”當婆婆對她說謝謝的時候,梁娟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顆一顆地掉了下來?;蛟S,這就是最真實的愛。
2月7日,病區出院了兩位特殊的病人,她們是兩個既漂亮又愛笑的90后護士。醫療隊隊員肖麗一直在照顧她們,在和她們的聊天中得知,她們是在早期工作中被感染的,一直在本院治療,2月2日才轉到金銀潭醫院繼續治療。其中一位護士妹妹還告訴肖麗,她被感染住院的事只有少數人知道。
我們不知道在整個治療期間她的內心是怎樣一個煎熬的過程,是否會想念家里的孩子,是否會為孩子擔心,是否后悔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但是她卻笑著告訴肖麗,她從不后悔,她說她想早點康復,想早點出院,想早點回到隊友身邊去,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
她的笑太美了!她們出院了,看見她們平安地離開病房,醫療隊隊員都發自內心地開心,祝福她們能早日康復。我們等你們,等著你們重新穿上這最美的護士服,再一起上“戰場”!
2月16日,金銀潭醫院給我們重慶醫療隊發了一封感謝信,上面說,從你們身上,我們感受到強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增強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金銀潭醫院護理部劉主任反復對我們的工作表達了感謝,她說:“感謝重慶護理團隊給我院護理工作的大力支持!謝謝你們!”
感謝信和醫院領導對我們的信任,我都和隊員們進行了分享,隊員們對我說,這些肯定和感動,是金錢買不到的幸福。
更多深入心底的感動,來自于我們幫助過的患者。
“張隊長,你們走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我要來送你們,我們想看看你們的樣子,你們照顧我們這么久,我們連你們的樣子都不知道。”
患者真摯的話語,讓我們醫療隊隊員感到溫暖和驕傲。因為我們心中有愛、心中有光,厚厚的防護服也遮擋不住我們對患者的關愛,七八個小時穿著防護服在病房忙碌時的艱辛,換來的是患者的肯定,這已化作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每一個患者病情的一點點好轉都會讓我們備受鼓舞——“XX床的核酸轉陰了!”“XX床今天的胸部CT炎癥吸收了不少!”“XX床今日沒有發燒,體溫控制住了!”
患者的治療牽動著每一個醫務人員的心,我們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康復出院,與家人團聚!
(作者系重慶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