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總部經濟作為支撐深圳市在大灣區內形成經濟持續、高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深圳分行推動大灣區戰略落地的重點市場板塊。圍繞總部經濟,深圳分行要緊抓總部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趨勢,不斷鞏固確立領先優勢。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同時也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偉大使命。
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一直堅持黨建引領,充分把握中央出臺支持大灣區系列政策帶來的政策機遇,充分把握市場經濟復蘇帶來的市場機遇,充分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把握總行戰略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范區的歷史機遇,充分把握分行基礎夯實、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的內在機遇,在總行的正確領導下,積聚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優勢。
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姚玉平表示,為了對標總行對深圳分行的發展定位與要求,深圳分行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全力構建服務雙區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力爭實現從“創新先行先試”到“全行先行示范”的跨越,為全行經營發展貢獻深圳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姚玉平帶領深圳分行重點聚焦四個“協同”,不斷推進創新發展。
協同發力“新興產業+總部經濟”
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深圳實現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為此深圳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推出一批生物醫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5G等重點領域的產業政策。圍繞新興產業,姚玉平要求深圳分行要建立產業金融服務競爭力優勢。
首先是不斷優化調整信貸布局,落實對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分行以物聯互聯、先進制造和幸福產業為聚焦,抓好產業集群,搶抓深圳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機遇,以深圳市規劃的重點發展區域為市場目標,聚焦深圳百億級重點產業,深耕5G、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深圳優勢產業,形成專項產業集群的拓展服務模式;抓好產業龍頭,加強對行業龍頭企業服務模式的探索,圍繞頭部企業,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推動產業集群的拓展。
姚玉平透露,在以戰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物聯互聯、幸福產業、先進制造”三大板塊上,深圳分行融資余額已占比近半,成為深圳分行信貸增長的強勁引擎。
其次是高質量打造“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制造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重點承載板塊,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必須要不斷強化資源投入,優選目標市場、強化組織推動,強化資源保障、健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對5G、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先進制造業的金融支持。目前,深圳分行制造業貸款余額不斷創造歷史新高,為深圳實體經濟不斷注入金融活水。
姚玉平認為,深圳總部經濟作為支撐深圳市在大灣區內形成經濟持續、高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深圳分行推動大灣區戰略落地的重點市場板塊。圍繞總部經濟,深圳分行要緊抓總部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趨勢,不斷鞏固確立領先優勢。
一方面,姚玉平緊跟深圳開放大力引入總部企業的政策步伐,不斷在總部企業服務、總部跨境服務、深圳總部建設等方面加強產品體系創新,逐漸形成了一套契合總部企業全流程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打造了“總部企業通”服務體系。
另一方面,全力推進金融支持總部企業在深圳落地,全力推進金融支持總部企業向灣區輻射,為在深總部企業在大灣區內的異地融資,提供一點對全球的融資服務。
協同發力“深圳市場+跨區域市場”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深圳分行深入對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與“灣區所向”,轉變傳統的“業務服務視角”和“區域服務視角”,以客戶為中心,探索和推動金融服務從跨區域安排發展到同城化安排,把握產業轉移機遇,探索客戶服務的跨區域融合,加快建立跨地域、跨專業的金融服務協同體系。
第一是充分發揮灣區金融樞紐作用。去年以來,姚玉平陸續舉辦了多場大灣區分行聯動服務交流會,牽頭強化灣區內分行聯動的效率,建立常態化高效率的聯動機制,以深圳為信息中心和輻射中心,在項目端、客戶端和資金端充分互聯互通的樞紐作用。
第二是不斷構建與完善跨境服務體系。聚焦灣區外匯服務需求,建立以交易銀行產品、外匯業務產品和跨境重點項目為核心的三維外匯產品服務體系,全方位支撐跨境業務發展。
第三是加快推進大灣區賬戶服務一體化創新。搶抓先機,加快金融基礎設施供給側建設,姚玉平不斷加強對賬戶體系創新的探索,加快建設本外幣一體化賬戶體系,穩步提升賬戶服務質量,為金融服務境內外企業提供便利。
第四是加快推進數字貨幣及區塊鏈的應用推廣。試點數字貨幣研發應用,積極參與人行與總行國際牽頭的跨境數字貨幣項目,加快推進數字貨幣市場推廣和場景建設,助力深圳建設數字貨幣標桿城市。
協同發力“新基建+民生基建”
圍繞新基建與民生基建,姚玉平帶領分行全面加強對深圳市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通過分行的統一部署,分類、分批進行專項推進。
一是不斷加強源頭性渠道的緊密合作。姚玉平表示,“我們不斷加強與相關政府單位在重大項目方面的合作;尤其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深圳市政府號召,重點加強對深圳市重大和重點區域項目融資的支持,助力深圳市重大項目復工開工續建,為深圳市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利率、規模和效率便利;緊跟深圳市‘新增千億投資工程和‘2020年重大項目增補計劃,持續加強跟進,緊跟項目建設需求,通過全口徑的融資渠道為重大項目建設創新融資方案,積極支持新建重大項目的建設。”
二是不斷加快營銷推動體系的優化創新。依托分行重大項目領導小組,深圳分行不斷加大對新基建和民生基建重大項目的營銷與服務支持,加快流程中的項目融資審批進度。通過建立分行“重點公司信貸業務綠色通道”,高效推進項目審批;專班式進行高效協調,分行前中后臺共同對項目進行會商協調,提前確定融資方案,加快審批效率,保障重大項目用信用款需求。前三季度,工商銀行分行持續在全市重大項目審批數量、審批金額和項目提款金額上,持續保持市場領先水平。
協同發力“科技金融+金融科技”
“我們不斷推進金融服務于科技,充分發揮工商銀行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的領先優勢,積極助力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姚玉平介紹道。
一是推進實現科創市場拓展專業化。轉變思維觀念、加快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持續探索科創企業融資產品創新;不斷發揮“科創中心+特色支行”發展模式的優勢,強化對科創企業的精準支持。
二是推進實現科創企業評估專業化。在客戶準入模型、機制流程創新、專屬評級模型、專屬授信模型、科技風險外部評估、科創經營管理系統、精細化貸后管理7大方面,持續推進并完善科創金融全流程風控體系。
三是推進實現科創企業風控的專業化。在科創金融方面,不斷深化與資本市場的合作,著力打造行內外科創金融專家智庫,建立起從前端精準服務到中端有效風險識別再到后端風險管控的聯盟式生態合作體系。
此外,姚玉平還表示,深圳分行將不斷推進科技賦能于金融,加大科技資源支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打造科技金融平臺優勢。
一是著力構建全鏈條對公業務營銷生態體系。以科技系統為載體,通過系統化、線上化的方式,加強對工行客戶經營服務的科技支持,以系統為鏈接,實現客戶需求的精準識別與推送,實現行內流程信息的實時交互,實現市場人員對客戶服務方案的智能化輸出。營銷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有效激活了工商銀行業務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二是搭建普惠特色場景平臺。完善服務于普惠金融特色場景的科技平臺,通過大數據處理、場景模型部署等模塊,為普惠企業的準入、評級、授信和風險管理全流程輸出“個性化”、“可配置”評價結果,實現普惠金融的批量化、線上化和集約化。
三是以系統對接為基礎,增強渠道效能。在產融結合方面,通過加強與非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姚玉平帶領工商銀行深圳分行不斷轉變理念,從關系對接,到信息共享,到現在的系統對接,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持續搭建源頭獲客和產融合作的場景,雙方通過系統實現資源的交換,在各個細分場景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企業提供精準的服務信息與渠道。
最后,姚玉平對工商銀行深圳分行當下及未來的發展做了總結與展望,“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一周年。我們頂住疫情沖擊、競爭加劇的壓力,認真貫徹總行‘48字工作思路,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強化‘比的思想、‘拼的精神、‘進的行動,保持了經營、效益、質量、隊伍‘多穩的局面,在建設先行示范區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深圳分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深圳分行將繼續堅持以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行,不斷打造新模式,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力爭做好做優做強,實現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的跨越,為深圳發展貢獻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