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只是解決了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企業的管理才是重要的。在人人為師的時代,企業應該要搭建一個專家人才庫。每個企業應該要形成自己統一的管理體系,用規范化、流程化、數字化管理企業。
10月21日,第63期深商賦能思享會在深商服務中心舉行,邀請廣東深圳職業訓練學院執行院長吳宏杰、偉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吳太和作主題分享,粵美特醫療、唯綠控股、集貿市場、菱泰能源科技、華城律所等近30位深商代表出席,交流學習,智慧分享。
一直以來,深圳都是一座重視教育、尊重知識、樂于學習的年輕城市,其培訓市場發展領跑全國,許多知名的優質培訓品牌在這里成長壯大。隨著城市發展教育培訓市場也逐漸完成了自我升級轉型。
標準化管理是核心競爭力
廣東深圳職業訓練學院是原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直屬培訓機構,2007年改制為民辦。學院開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已達81項,年培訓量達2萬人次,學歷教育在讀學生3000人以上。
廣東深圳職業訓練學院執行院長吳宏杰在分享中說,目前深圳市外來人才的輸入通道越來越窄,外來勞動力也越來越少,所以市政府希望通過補貼的方式培養人才,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同時因為深圳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對用工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
吳宏杰稱,培訓只是解決了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企業的管理才是重要的。在人人為師的時代,企業應該要搭建一個專家人才庫。每個企業應該要形成自己統一的管理體系,用規范化、流程化、數字化管理企業。團隊和標準化管理體系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政府補貼為企業賦能
吳宏杰在會上介紹了學院近期政策方面的信息。一是關于政府培訓補貼的政策。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受到了影響,政府針對技能培訓給予了很多的補貼政策,包括企業學徒制、適崗培訓、以工代訓的方案,主要是通過技能培訓的方式變向給予企業財政補貼支持。
最近有一個2000萬的補貼政策,涉及到網絡主播、粵菜師傅、藍月家政、員工技能4個行業,為7000人的提供免費培訓。
另外一個比較新的政策是“第三方評價”。原本證書都是由國家考核和發放的,今年年底將不再由國家發放,而是行業協會來負責考核、評價、發證。這對于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也就是說,企業如果想樹立行業地位,打造企業的影響力,可以借助第三方評價的機會,在行業協會內辦理就可以在全國推廣。
培養年輕企業家是使命
偉盈集團總裁吳太和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是從香港到深圳來創業的企業家,通過開廠辦廠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為深圳的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并獲得了香港企業家獎。
他說,隨著形勢的變化,企業的發展不得不調整方向,員工也保留在3000多人,從事高科技、自動化、股權投資等項目。吳太和表示,他現在的使命就是培養年輕的企業家。只要創業人有想法,偉盈可以配基金、資金,幫助優秀的企業家能夠帶領企業實現大發展。
吳太和認為,偉盈目前在做股權投資項目,以后項目會越來越多,希望培養出幾個百億級企業,培養出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