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娟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如皋中醫醫院中醫急診科,江蘇如皋 226500
隨著近年來社會人群日益改變的生活飲食結構,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了逐年上升的惡性趨勢, 其中急性膽囊炎就屬較為典型的急腹癥之一[1-2]。 該癥屬于因膽囊腔內壓升高致使膽囊壁及黏膜受壓缺血、 磷脂酶作用膽汁產生溶血以及細菌囤積等原因所導致的炎癥性病癥[3-4]。 病發時,患者常伴隨頭暈、嘔吐以及難以忍受的急腹痛癥狀, 甚者則會發生膽囊穿孔及全腹炎癥等嚴重后果,嚴重威脅了廣大人群的生命質量。故針對此癥,如何實施安全有效的治療策略早已被醫療各界所密切關注[5-6]。祖國醫學博大精深, 且就膽囊炎的醫治也沉積了大量的經驗。 該院為探討就急性膽囊炎(膽腑郁熱證)運用加味大柴胡湯治療的臨床效果。特以2016 年2 月—2017 年11月時間區間內收治的76 例急性膽囊炎患者為對象,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現報道如下。
基于報備該院倫理委員會并征得同意的條件下,將該院急診內科收治的76 例急性膽囊炎住院患者作為對象。 采用雙色球隨機排序法均分并成立參照及研究兩組,每組38 例。參照組中男23 例,女15 例,年齡35~74 歲,平均年齡(41.6±5.0)歲; 研究組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齡35~75 歲,平均年齡(39.7±5.1)歲。 所有對象均滿足西醫《急性膽道系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7]中急性膽囊炎診斷指標,中西則滿足《膽囊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8]中證型辨證指標。 納入指標:肝功能指標正常者;意識、表達清晰且無精神類疾病者;無心臟、肝臟、腎臟等重大器官疾病者。 排除指標:并發嚴重消化道潰瘍、感染等疾病者;患其它(血液、內分泌)系統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兩組對象就基線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該研究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吳同意。
參照組對象應用急性膽囊炎常規西醫策略治療,即實施包括抗炎、抗感染、抑制胃酸及營養對癥治療等治療手段。 予以患者靜脈滴注頭孢他啶聯合奧硝唑,注射用頭孢他啶(國藥準字H20023802,規格:0.5 g)聯合奧硝挫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0634,規格:0.5 g)1 次/12 h以及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3407,規格:0.2 g)2 次/d。 而研究組則就其基礎中予以加味大柴胡湯治療,加味大柴胡湯藥方:大黃、芍藥各10 g,黃芩、柴胡、枳實、生姜、法半夏各15 g,金錢草、茵陳各30 g, 甘草6 g,蒲公英20 g。而就大柴胡湯的基礎上根據對象的具體病情加減:腹痛者加延胡索15 g;頭暈嘔吐者加陳皮、竹茹各10 g。 將中藥予以煎湯服用,早晚各1 次,連續服用1個月。
對比統計兩組臨床效果、 癥狀緩解情況及各項實驗室指標。 臨床效果具體分為4 個級別,痊愈:對象體征及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中醫侯證積分降低90.00%以上;顯效:對象體征及臨床癥狀大幅度好轉,中醫侯證積分降低70.00%以上;有效:對象體征及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侯證積分降低30.00%以上;無效:對象體征及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中醫侯證積分無改善。 且以痊愈加顯效加有效數計算臨床總有效率。 同時詳細記錄并統計兩組對象癥狀(頭暈嘔吐、腹痛、納差、體溫正常)緩解時間,以及治療后實驗室血液生化指標, 生化指標包括血漿CRP、WBC 及NEUT%水平。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 (97.32%) 相比于參照組(84.21%)具明顯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研究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相較于參照組呈現明顯優越性,各對比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d]
組別 惡心嘔吐 腹痛 納差 體溫正常參照組(n=38)研究組(n=38)t 值P 值3.53±0.36 1.55±0.13 94.286<0.05 3.19±0.25 1.81±0.18 47.586<0.05 3.51±0.34 1.78±0.16 66.538<0.05 4.83±0.43 2.59±0.22 62.222<0.05
研究組實驗室血液生化指標相較于參照組也呈現顯著優越性,各對比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實驗室血液生化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實驗室血液生化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s)
組別 血漿CRP(mg/dL)血漿WBC(×109/L)血漿NEUT%參照組(n=38)研究組(n=38)t 值P 值22.17±3.56 12.65±2.23 26.298<0.05 11.12±2.21 7.89±1.76 11.294<0.05 75.44±6.94 62.79±5.11 15.259<0.05
急性膽囊炎,多由膽道阻塞及細菌侵襲所誘發,隨著不斷變化人群飲食習慣,該癥的發病情況逐年惡化,臨床中早已將其定義為嚴重的消化道急癥。 該癥發病后多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以及強烈的上腹疼痛,且會存在發熱、呼吸加速、血壓下降等體征[9]。 而針對該癥的臨床治療,西醫多以抗感染、炎癥及手術治療為主要策略。 但由于患者病情不一,多數患者治療結束后仍不能徹底治愈,且病情反復后發展為慢性膽囊炎, 故傳統的西醫治療策略就此癥的應對上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10]。
大柴胡湯為和解劑,由柴胡、黃芩等多種藥物組成。藥劑也可依據患者病情行加味配伍,最終達到引藥入膽、調和解氣、疏肝、健脾、利膽的臨床效果[11]。
鄧玉紅等[12]學者就其研究中,以86 例急性膽囊炎患者為對象,均分后給予西醫及加味大柴胡湯治療。 結果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79.07%,中醫侯證緩解時間[(1.68±0.24);(1.93±0.24);(2.86±0.16)d;(1.68±0.11)d] 也明顯低于對照組 [(2.76±0.32)、(3.02±0.14)、(4.19±0.23)、(3.19±0.23)d],CRP、WBC、NEUT%指標[(63.40±4.96)mg/dL;(13.36±4.42)×109/L;(8.48±2.38)]也顯著優于對照組[(73.80±7.35)mg/dL;21.12±4.11)×109/L;(10.13±2.53)]。 而就該次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7.32%)相比于參照組(84.21%)具明顯優越性;而研究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1.55±0.13)、(1.81±0.18)、(1.78±0.16)、(2.59±0.22)d] 相較于參照組 (3.53±0.36)、(3.19±0.25)、(3.51±0.34)、(4.83±0.43)d]呈現明顯優越性;且該組實驗室血液生化指標[(12.65±2.23)mg/dL;(7.89±1.76)×109/L;(62.79±5.11)]相較于參照組(22.17±3.56)mg/dL;(11.12±2.21)×109/L;(75.44±6.94)]也呈現顯著優越性。結果提示出加味大柴胡湯就治療急性膽囊炎中的顯著效果,且該次結果也與鄧玉紅等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充分證實了其可靠性。
綜上所述, 加味大柴胡湯就治療急性膽囊炎中的應用效果理想,其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安全性高,故該方法具有顯著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