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吾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常年禁捕。在重慶,一批打魚為生的漁民上岸轉型——34歲的羅玖明曾經以為自己也會像父輩一樣,在船上度過一生,現在他從捕魚人變成了護魚人;在長江里打魚40多年的何勇,做起了魚類批發生意;老漁民何紹基拿到20萬元獎補資金后,開了一間小賣部。離船上岸,他們開啟了新生活。
清晨,天還沒亮,羅玖明早早來到重慶嘉陵江北碚碼頭,走上漁政執法船,俯身擦拭,加滿汽油,準備巡邏。
對于這份新工作,他還有些不習慣,規定9點上班,卻總是4點就醒來。原來,羅玖明曾是漁民,習慣了早起。相比于作息時間的變化,和以前更大的不同,則是從老想著怎么捕魚,變成了開始思考如何保護魚。
羅玖明的變化,是長江漁民退捕上岸的縮影。
為保護長江生態,2020年1月1日起,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常年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重慶境內長江、嘉陵江、烏江干流暫定實行10年禁捕。禁止捕魚后,漁民怎么辦?除獎補一筆資金外,重慶市還在基本養老保險等方面予以扶持,為漁民提供轉產專業培訓,積極引導漁民轉崗就業創業,有效保障漁民基本生計,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奔小康。與羅玖明一樣,很多漁民離船上岸,開啟新生活。
羅玖明今年34歲,曾是北碚區最年輕的捕魚能手之一。年紀不大,但他的“漁齡”可不短,已經超過20年。
2019年11月,北碚區內的139艘漁船集中銷毀,漁民退捕上岸,開始新的生活。
為了保障漁民生活,北碚區采取一系列措施,幫助漁民尋找工作。由于羅玖明年輕力壯,熟悉河道和捕撈手法,北碚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邀請他看護執法巡邏艇,并協助打擊非法捕魚行為。

長江漁民退捕上岸,告別水上漂的生活
每天,羅玖明養護執法船后,會跟著執法隊一起例行巡邏。一次,執法船剛到朝陽橋下,羅玖明就發現遠處有一塊白色泡沫:“這是盜魚者放的,在標定區域撒網捕魚,必須把它清除。”羅玖明靠近后,用爪鉤把泡沫下的繩子套住,慢慢拉上來。
繼續前行不久,羅玖明發現岸邊巖石上還殘留一些漁網。他來到岸邊巖石群,在執法人員協助下爬上這塊巨大的巖石,將殘留的漁網清除干凈。
之所以能這么嫻熟,是因為羅玖明家三代打魚,他生于漁船、長于漁船,以為自己也會像父輩一樣,在船上度過一生。
隨著中央采取措施保護長江流域生態,他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改變——今年1月1日,羅玖明正式上崗,從捕魚人變成護魚人。
不變的是地點,變化的是人生。最近,羅玖明雙喜臨門,有了新工作,家里還添了二孩。羅玖明說,想起當初上岸時,父母看到漁船被銷毀,淚流滿面,而現在,兩位老人在家帶孩子,每天挺開心。

漁民退捕上岸后留下的漁船
核對賬單,將水池放干,關上門窗。中午,何勇已經賣完魚,準備做飯。
何勇是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漁民,10多歲便在長江里打魚,至今已經40多年。
去年年底,何勇退捕上岸,不再打魚。不過,如今的他,仍然在和魚打交道,只不過換了種方式。
當初,聽說長江十年禁捕,何勇就開始琢磨新的出路。區農委和鎮政府召集漁民宣講政策,除了獎補20萬元,還答應幫助大家推薦工作,比如到鎮上公司當保安、做清潔。
不過,商業嗅覺敏銳的何勇堅持要做魚生意,“長江不準捕魚了,人總是要吃魚的吧?!彼团笥焉套h,合伙做魚類批發生意。朋友在萬州經營魚類養殖,將魚運到木洞鎮后,何勇再批發給其他商戶,“這輩子還是離不開魚”。
以前,何勇披星戴月、日曬雨淋,整天在水上忙碌。夏天時,炎熱難熬,就跳進河里洗澡。在船上,沒有娛樂,很多時候感到無聊,只能對著江水發呆。
現在,何勇過上了另一種生活。每天上午,他工作兩個小時就能忙完。不過,他的電話卻不少,要和各商戶對接。“你哪位?……快來快來,鯉魚鰱魚都有?!边@樣的電話,何勇每天要接十來個。
過年了,家里自然要吃魚,“年年有‘魚’嘛,圖個吉祥?!焙斡滦χf,以前都是打魚,沒想到,今年吃的魚,卻是買來的。
“妹,買個撒子?”手按扶椅,左腳蹬地,何紹基彈起來,整理一下衣領,熱情詢問顧客。
和何勇一樣,何紹基也是木洞鎮漁民,退捕上岸以后,他拿到20萬元獎補資金,租間店鋪開了個小賣部。
在木洞鎮打魚40多年的何紹基,其實幾年前就開始發現,魚越來越少,“再這么打魚,以后就沒魚打了”。他感到憂愁,可又不知如何是好。不打魚了,那干啥呢?何紹基盤算著,再干幾年就退出,先堅持一陣再說。
沒想到,形勢比人強。去年年底,除保護區外,重慶市境內的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完成漁民退捕。木洞鎮地處長江之濱,何紹基和很多漁民一起上岸了。
以后怎么辦?孩子勸他早點“退休”,可他自己又閑不住。
“閑不下來,還是要找點事做。”在家里待了一些天,何紹基坐不住了,到街上轉悠。不經意間,他發現一個朋友在開小賣部,生意不錯,便上前攀談。一番了解后,何紹基有些心動了。
“20萬是‘死水’,用完就沒了,要像水龍頭一樣,找‘活水’?!被氐郊依镆簧塘浚习橐仓С炙_店,還答應和他一起經營。
拿定主意,他打電話咨詢鎮里干部,對方很支持,詳細介紹了辦理營業執照的流程。準備好材料后,僅僅兩天,何紹基就拿到了營業執照,正式“下?!?,“沒想到這么快!電視上說,我們重慶辦證快,是真的嘞”。
剛當老板,何紹基還感到新鮮。平常躺在門口的扶椅上,一有顧客過來,他就笑臉相迎。為了更好進貨,他留心統計,觀察什么貨物更好賣。一個月下來,他發現,飲用水里,貴的蘇打水很好賣;面包里面,貴的更好賣?!艾F在生活越來越好,大家更看重質量了。”何紹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