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娜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89)
航空裝備維修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信息,為了高效的對各種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傳輸跟蹤、輸出使用等,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對航空裝備維修管理的各個工作環節及業務流程進行信息化改革,建立航空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系統操作平臺,實現裝備維修信息的高度集成管理,促進信息的共享傳遞和綜合利用,從而提升航空裝備維修效率,提高維修管理效益水平,通過做好維修保障工作更好地支撐航空裝備作戰。
加快信息化建設首要任務就是制定明確的目標,結合航空裝備維修管理的需求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具體包括自動化指揮、可視化監管、遠程化診斷、精確化保障以及智能化預警五個方面的目標內容。在制定統一規范的信息標準的基礎上,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信息的自動識別和跟蹤處理,強化裝備維修管理以及安全防護等決策支持功能。在信息化建設時融入可視化管理理念,運用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將抽象的維修設備資源以及裝備使用狀況信息數據轉化為可感知的圖形、圖像信息,幫助設備維修人員實時、精準、透明的了解和掌握裝備維修的完好率、使用狀態以及修理存儲情況等。在信息化條件下通過對維修現場進行遠程信息交流,指導維修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確保故障診斷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在充分了解各種設備數據信息后,對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搜查和定位,盡可能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效益保障。利用對相關數據的全盤掌握、動態跟蹤以及精準評估,對故障規律進行總結,建立相應的智能化預警機制,幫助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全面促進航空裝備維修信息化建設和發展。
航空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要符合“戰略指導性、統籌規劃性、資源共享性、信息安全性”四大基本原則。戰略指導性指的是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管理高層的主導作用,將信息化建設同發展戰略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指導業務實踐。統籌規劃性指的是要立足全局,以需求帶動發展,加強各部門的工作協調,確保目標的一致性。資源共享性指的是在信息化建設中重視標準體系的構建,通過統一的數據標準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更好地支持數據庫的連接以及各操作系統的集成化管理。信息安全性指的是在信息化建設中將保密工作做到位,加強信息化系統以及平臺的安全防護,通過限制操作權限、加強風險事前檢查以及相關的安全措施確保裝備維修信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在建立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系統前,首先要做好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制定系統構建方案及實施計劃,確保系統應用的廣泛性、理論技術的超前性、運行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易于升級和可擴充性。系統頂層設計具體從功能結構、硬件平臺、軟件平臺三個方面著手。
航空裝備維修管理系統主要通過一個功能強大的數字神經網絡對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統計、分析等,并且對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的更新和監管,從而滿足各個部門對裝備維修管理信息的需求,做好航空裝備維修保障。其功能設計示意圖如圖1 所示。

圖1
在搭建航空裝備維修管理信息系統的物理結構時,縱向要按照不同的部隊編制體制進行級別劃分,橫向主干為各航空兵部隊,縱向為非航空兵部隊。為了確保系統網絡的聯通性以及后期的兼容性、可擴充性,各個子網的技術體制以及網絡結構要保持高度一致性??紤]當前的網絡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各鏈路通信條件,建議使用靜態路山方式,按軍隊編制體制配置SNMP 組,將信息化系統劃分成多個管理域,代理禁止Trap 功能,可進行主動式的查詢操作,能有效減少通信通道被網絡信息占用,提高信息傳遞和處理的效率。另外,可通過在通信軟件中加密數據信息、在SNMP 組內設置查詢密鑰以及子網路由器端口處安裝入侵檢測設備等措施加強信息安全防護,有效防范信息泄密風險。
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軟件平臺功能應覆蓋航空裝備的采購競標、設計簽約、生產使用、培訓維護、改進報廢等全過程。涉及多個軟件功能模塊,以支持裝備維修管理需要。具體軟件功能模塊包括裝備型號與行政數據模塊、產品描述模塊、裝備保障模塊、技術狀態模塊、集成技術模塊、裝備使用和信息調配模塊、備件信息模塊、維修信息模塊、人員及訓練信息模塊、保障指揮自動化管理模塊、遠程技術支援模塊、裝備戰場搶修模塊、遠程教育與電話會議模塊、辦公自動化模塊等。為了適應信息作戰空間廣、自動化裝備維修保障指揮分布式布局特點,在構建裝備維修數據庫時建議采用分布式數據庫,并設計相應的分布式保障系統,按照地域以及功能配置信息數據保障力量,并實現各信息中心的網絡互聯。另外,為了減少系統的信息冗余,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要建立備份數據庫。備份數據庫主要以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建立?!凹小敝傅氖怯缮霞夘I導機構統一建立的支援性數據庫,庫中覆蓋所用區域內的用戶數據庫?!胺植肌敝傅氖菂^域內都相應建立了備份數據庫,庫中涵蓋的是一般性的裝備維修管理情報資料數據,該數據可允許其他用戶在規定的限制條件內以一定的形式進行調用。
由于建立航空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系統涉及到多個軍地部門以及單位個人,過程中流程程序非常繁瑣復雜。加上一些部門信息封鎖現象較為嚴重,在不能充分了解全部裝備維修管理信息的情況下進行信息系統的設計無疑面臨著巨大的阻礙和壓力。但是針對航空裝備在其從生產制造到使用維護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數據被多次重復生成和統計,如果不能借助信息化系統進行綜合利用,必然造成人物力資源嚴重浪費。為此,必須加快航空裝備維修信息化建設,克服建設中的機制阻礙,在現有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加大功能研發力度,開發數字化共享環境,實現各種裝備維修管理信息的綜合、集成化管理。充分利用多種通信手段一次性生產數據,并通過促進數據的多次共享傳遞和使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航空裝備全壽命成本費用。
為保障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開展,要建立獨立的信息化建設保障部門,并設置專職信息化建設技術崗位,同時落實各個現有裝備信息保障機構及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權責,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求各機構部門人員加大對本級裝備維修管理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匯總,強化對本級系統功能的開發和維護。同時,對所屬信息資源進行監管,向有關部門人員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源檢索和咨詢服務,并適時提出有效的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及建議。各有關部門也要適當放權,允許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部門與業務部門共同處理和解決裝備維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問題,加強同各研究所、航修廠等業務單位的溝通協作,從而充分發揮各機構部門的職能作用。
為了更好地指導和規范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環境下的各項操作行為,要結合裝備維修管理的特點制定系統、完善的信息化制度管理條例,明確各項工作開展的流程管理細則,規定各機構崗位的責任義務,確保信息化管控的高效、有序。
提升信息化技術操作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養,要通過與高校聯合培養,不斷輸送專業化的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才,加大對人才的系統性操作培訓,將培養方向重點放在信息資源的整合規劃和集成管理方面,從而更好地發揮系統的信息化管控效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做好航空裝備維修保障工作是提高我國航空裝備戰斗力的重要基礎。通過加快航空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構建更加科學化、智能化、高效化、數字化的裝備維修管理信息化操作系統對全面提升裝備保障水平、促進我國航空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