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中國科技部26日透露,中方一直堅持通過國際合作來開展疫苗研究,第一時間與全球共享病毒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目前,中國已與美國、德國、英國的公司合作進行DNA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研發。但科技部強調,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難度很大并且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疫苗問題是抗疫的關鍵,各國期望都很高。但疫苗研發難度很大,對安全性、有效性要求非常高,研發的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因此集中人類智慧來做這件事是正確的選擇。中方第一時間與全球共享病毒和病毒基因組序列,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各國更早開展疫苗研發。徐南平稱,疫苗研制是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這5條技術路線都有國際合作,并且都是對外開放的。“比如DNA疫苗,中國有關企業正在和美國的Inovio公司進行實質性合作。mRNA疫苗,中國有關企業與德國BioNTech公司進行實質性合作。在重組蛋白疫苗方面,中國企業與英國GSK公司進行合作,這是已經在開展合作的案例,事實上還有更多的合作在進一步洽談之中。”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在26日例行記者會上稱,3月16日,中國軍隊研發的新冠疫苗通過臨床研究注冊審評,獲批進入臨床試驗。下一步,軍隊醫學科研力量將進一步加強疫苗科研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為抗擊疫情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此次疫情前所未有的規模與程度,疫苗的研發已不再能用投入市場的概念去衡量,而是用投入使用的時間來考慮。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的進展,中國研發的疫苗有望在幾個月內投入使用。陶黎納表示,如果美國研發的疫苗投入使用,我國也可在通過審批程序以后進行政府采購,供重點人群免費注射。▲
環球時報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