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印度24日宣布采取全面封鎖措施應對疫情后,引發全球藥品行業對生產和供應鏈安全的擔憂。美國CNBC網站24日報道稱,此前中國原料藥廠商一度被迫停工或減產,令全球藥品業面臨“斷供”窘境,這一情況在最近幾周已經好轉。然而,印度在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攀升后宣布全國封鎖導致藥企停擺,令全球市場再次緊張。
除了藥企停擺,印度接連出臺的原料藥及成藥制劑出口禁令也對全球藥品供應鏈構成威脅。英國《金融時報》26日稱,印度剛剛將兩款尚未證明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原料限制出口。近來全球對羥氯喹以及氯喹的需求激增,法國曾宣布上述兩種抗瘧疾類藥物對新冠肺炎輕中度癥狀患者有一定臨床治療效果,雖然這一結果仍存在嚴重爭議,但作為該藥物的最大生產者,印度25日仍將它們列入禁止出口名錄。3月初印度政府限制26種原料藥及其制劑出口,以保護本國免受潛在的藥品短缺影響。
美國CNBC網站稱,美國非常依賴中國和印度的藥物供應。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專員哈恩警告稱,美國市場上近一半的非專利藥都產自印度,如果印度藥企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停擺,美國某些“關鍵醫療產品的供應可能因此中斷或出現短缺”。有報道稱,美國市場部分關鍵原料藥價格已上漲10%到50%,分析人士擔心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可能會出現現貨短缺的情況。歐洲的多個國家也產生類似擔憂。
CNBC報道稱,在世界藥物產業鏈上,中國和印度密不可分,印度一般由中國進口原料藥后進行加工,再將成藥銷往歐美國家。根據印度媒體統計的數據,印度每年從中國進口約174億元人民幣的原料藥,占其全部原料藥進口總額的約43%,許多關鍵抗生素類原料藥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甚至接近100%。
一家國內原料藥出口公司負責人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公司出口訂單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由于部分國家封國,客運直飛航班很多被取消,而貨機航班又非常少,所以造成貨物運輸問題。當前主要通過貨運快遞和海運等形式,緩解運輸壓力。▲
環球時報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