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審議通過并公布實施。《決定》明確規定,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關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關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聚焦機制建設“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明確省級政府負責統籌建立并落實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主要包括建立協作制度、加強研判預警、科學攔污控污、強化信息通報、實施聯合監測、協同污染處置、做好糾紛調處、落實基礎保障8項工作任務。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印發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明確了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重點。一是做好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導致交通出行不便的地區外,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協調做好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運維保障工作,充分發揮自動站監測數據的應急預警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環境質量安全。二是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預警監測,疫情防控期間,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標的監測。三是完善應急監測預案,提前謀劃應急準備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預案。
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污水擴散傳播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及《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安排部署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規范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殺菌消毒要求,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污水擴散傳播。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高度重視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將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切實做好醫療污水收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等監督管理;要主動加強與衛生健康、城鎮排水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深圳出臺新規嚴控圍填海
近日,深圳市通過《深圳經濟特區海域使用管理條例》,規定除國家批準建設的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提出實行海岸線分類保護制度,明確深圳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目標為不低于40%,將優質沙灘、典型地質地貌景觀、紅樹林等所在岸線列入嚴格保護的岸線范圍。該《條例》將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東莞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0年)》印發
近日,東莞市印發的《東莞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多項舉措,大力推進全市近岸海域污染綜合整治,全力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東莞市近岸海域區域,包括中堂、麻涌、洪梅、道滘、厚街、沙田、虎門、長安、濱海灣新區9個鎮街(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