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梁光源

2019年1—11月,廣東省城市水環境質量及變化排名中,肇慶市水環境質量排在第二位。在肇慶市內部排名中,肇慶高新區水環境改善程度全市排名第一。
肇慶高新區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得益于當地政府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樹立科學治水、系統治水思路,提前謀劃水治理項目,不斷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領導重視,穩步推進
“省廳以及市局的領導,對我們治水工作都非常關心,經常到現場指導督導,為我們出謀劃策、協調解決問題。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對治水工作高度重視,從政策到資金到部門協調,都給予大力支持?!闭貞c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以下簡稱“高新區分局”)局長劉小輝表示,治水工作涉及到用地、資金、技術等方方面面,領導重視與關心,并加強頂層設計,是推動工作落實的關鍵一環。
“工作以來,我深刻感受到,歷任區領導都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堅守環保底線思維。”在環保系統工作二十多年的高新區分局副局長黃燕新提到,多年來,高新區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把高耗水、高污染產業拒之門外,“此前周邊有幾個印染企業都想搬到高新區落戶,雖然幾次三番來洽談,但是高新區領導都沒有松口,對高污染項目堅決說不?!?/p>
多年以來,肇慶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起以區環委會為核心的“大環?!惫ぷ鞲窬?。2019年,高新區先后出臺《肇慶高新區北江梁村斷面2019年達標攻堅方案》《肇慶高新區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要求做好頂層設計,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各相關責任單位群策群力、共同協調、密切配合,積極推進水污染防治系列工作。
作為主要監管部門,高新區分局牢牢扭住改善環境質量的核心,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著力提升管控能力,深化治污減排,強化監管執法,推動環境質量持續好轉。“2019年1—11月,我們共立案涉水案件8宗,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8份,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案件8宗,處罰金額94萬元。”高新區分局執法人員介紹,對于重點涉水企業,除了強化監管執法,高新區分局還要求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備,24小時掌握企業排污情況,有效遏制企業偷排、漏排和閑置污染治理設施情況。
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高新區2019年水環境質量較2018年同期有較大改善。根據《肇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2019年10月肇慶市流域水質控制單元及主要河涌水質監測情況的通報》,2019年1—10月,北江梁村斷面(高新區和四會市考核斷面)水質達標,雖然東排渠2019年10月水質為Ⅴ類,水口寨水質仍為劣Ⅴ類,但兩個市考斷面均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其中東排渠斷面1—10月COD同比下降71%、氨氮同比下降41%、總磷同比下降59%。水口寨斷面1—10月COD同比下降15%、氨氮同比下降37%、總磷同比下降39%。
主動作為,持續改善
在高新區東一支排渠整治處理項目現場,一套大型的一體化設備矗立在排渠邊上。排渠上游黑臭的河水被攔腰截斷并引到一體化設備中,經過“磁分離+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后,化作涓涓清流匯入下游排渠。一體化設備上下水體涇渭分明,治理效果一目了然。該項目自2019年5月1日正式運營至今,出水水質保持穩定。
“受自然環境和地質因素的影響,高新區管網坍塌時有發生,也導致了部分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水不能排入污水廠進行處理,從而使得高新區各斷面水質不能達到目標水質?!闭貞c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陸志寧指出,高新區啟動東一支排渠整治處理項目建設,是非常及時的,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水管網修復期間的污水去向問題,“而且這個項目也是肇慶第一個引入一體化污水處理應急處理設備的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大家都知道,管網建設很難一蹴而就。在管網建成之前,溢流的污水決不能放任不管,這也是我們上這套設備的目的,就是為管網建設爭取時間,確保管網建成前污水能夠得到有效治理,減少高新區水環境負荷?!眲⑿≥x告訴記者,設施建成之后,對水體的改善也是十分明顯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5—10月,東一支排渠匯入東排渠水體主要指標COD月均濃度為20mg/L,同比下降58%;氨氮月均濃度為2.67mg/L,同比下降74%;總磷月均濃度為0.47mg/L,同比下降71%。設備有效改善了下游東排渠和水口寨的水質,達到減少高新區排入北江污染物的目的。
“這套設備的設計年限是3年,3年內我們會加快補齊區域管網水處理缺口,盤活‘僵尸管網、整治‘病害管網、打通‘斷頭管網?!秉S燕新提到,2018年以來,高新區共新建污水管網7.124公里,疏通污水管網約20公里。2019年以來,高新區在污水管網建設、修復及疏通方面多管齊下,先后啟動竹仔渠及周邊雨污管網改造項目、開展沙瀝片區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啟動臨江片區雨污管網排查試點工作等,全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高新區與肇慶四會、佛山三水交界,這些地區的“客水”也給高新區水環境帶來一定影響。2019年4月,高新區發現文德三街與四會交界處有大量四會客水經暗渠排入西排渠,并經西排渠最終抽排匯入高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這一情況,增加了第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負荷,增加了治理成本,且易造成污水溢流。發現問題后,高新區馬上在文德三街兩側分別建設了一堵截流墻,截住了這股“客水”,截流后西排渠基本無溢流?!爸庇^成效非常明顯?!秉S燕新提到,截流“客水”后預計每年可節約超過300萬元的污水處理費,第一污水處理廠進水主要指標COD、氨氮、總磷和BOD的進水濃度環比分別提高了73%、69%、35%和79%,實現了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的目標。
系統治水,長治久清
肇慶高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位于高新區南端,占地100畝,接收高新區南片區域污水。設計處理量為8萬噸/日,實際處理量約7萬噸/日,出水達到一級B標準,個別指標為一級A標準。
肇慶高新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高新區東北面,占地200畝,服務范圍為高新區的北部片區。總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已建成的首期規模為2.5萬噸/日,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
“這兩個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基本已經覆蓋了全區范圍。”黃燕新介紹說,高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充分考慮了全區未來發展規劃,提前預留好處理容量,“我們根據全區發展規劃,計算居民用水總量,再算出污水產生量,然后規劃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未來城市發展后第二污水廠進行相應擴容,基本可以保證全區污水都能夠實現全處理?!?/p>
“第一污水處理廠于2008年開始建設,污水管網也從那時候就開始鋪設,如今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眲⑿≥x告訴記者,高新區多年來緊緊圍繞改善水環境質量目標,分清工作舉措的主次和先后邏輯關系,堅持截污納管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由于地質沉降問題,早年管網質量相對落后,加上建設年限比較久,管網堵塞、破損等問題日漸凸顯。為此,我們聘請了第三方公司摸清污水管網底數,精準細致地找準管網錯接、斷頭、破損、堵塞點位,完善和更新污水管網系統的基礎數據,為下一步科學系統治水提供精準依據。”
“要細致梳理清楚高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系統性、科學性的工作思路,區水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吹糠見米、務實篤行?!痹?019年高新區水污染防治協作工作會議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哲明確指出。
對此,劉小輝也提到,目前高新區正在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水工作局面,謀劃系統協作工作思路和行動方案。同時,通過引入智庫機構提供系統治水思路和技術指導,打破當前“九龍治水”的工作局面,改變碎片化、工程化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學細致的系統性決策方案,最終確保高新區總排口水質符合要求。下一步,高新區將積極學習深圳治水經驗,按照肇慶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做好系統治水、掛圖作戰。
高新區治水工作目前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同樣面臨著諸多難題。“我區處于大開發、大建設期,受本地地形地質影響,多處工地重型工程車的行走造成污水管網堵塞、坍塌現象仍時有發生,導致部分污水不能按設計管線引流至污水廠進行集中處理。”劉小輝指出,高新區目前河道淤泥積累嚴重,造成污染物重新釋放,且由于地勢較低,水系循環流動性差,造成水質惡化趨勢?!斑@些客觀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治水成效。必須認清形勢,不能期望畢其功于一役,要有久久為功的態度,系統穩步推進治水工作,推動水質穩步改善?!?/p>
另一方面,高新區與四會市、三水區接壤,且處于下游地區,這些地區的不達標“客水”進入高新區河涌,對河涌水質造成較大影響?!?019年對四會部分‘客水截流之后,污水處理廠的水質提升十分明顯,這也說明‘客水對我們區的影響?!秉S燕新提到,區域協同治水是題中要義,所以也希望政府加強協同,督促上下游地區切實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形成治水一盤棋,才能夠早日實現長治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