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鎧?孫明陽

摘 要:4D打印技術是在3D技術基礎上引入時間維度,發展起來的升級版技術手段。它是在時間的作用下,結合3D打印而成的時代產物;各方面數據都領先時代科技,并向多種復合材料打印速度精準呈現快速的方向發展。本文對4D打印技術展開描述,總結4D打印技術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4D打印技術;生物打印;形狀記憶
0 引言
4D打印是使用可編程材質作為打印材料,通過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三維的物品,該物體會隨著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與傳統的制造方式相比,4D打印還具有一些特性,例如,可以直接將編程的材料運用到打印中,使物體可以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形態便實現了模型的自由變化。同時,4D打印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能激發設計師新的想象,設計出更富有功能性的作品,最后通過編程將物體的數字文件發布到世界各個角落。
1 4D打印技術發展歷史及現狀
在2013年的TED演講中,Tibbits首次引入了4D打印這個術語,即靜態3D打印的物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形狀。之后不久,發表了第一篇關于4D打印的研究論文,論文使用了打印活性復合材料(PACs)的概念,即打印的紙張可以通過形狀記憶效應(shape memory effect,SME)轉化為復雜的構型。此后,4D打印備受媒體、智能材料界以及3D打印研究領域關注。4D打印最初定義為3D打印+時間,這個第四維度就是時間,但這個概念在過去幾年已經有了發展。當今,4D打印的一個流行定義是,當3D打印結構暴露在預定的刺激下時,如熱、水、光、pH,其形狀、屬性和功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4D打印能夠使物體的功能性更加豐富。3D打印技術僅僅能設計出靜態模式下的產品,4D打印是3D打印與刺激響應材料結合而成的一種新技術。它受外界的刺激,借助3D數字模型文件,能夠設計出可動態的結構。4D打印中的材料是一種智能的自適應材料,不需要任何的外界設備,在環境的影響下得到理想中的形態,是不同應用的需求。4D打印突破傳統制造物方式,發展迅速,更加智能、高效。
至4D打印出現以來,其備受世界關注。4D打印技術在AI、包裝設計、機械、超材料、生物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對4D打印開展深入的研究,最終成功將一根繩子放入冷水中,其自然形成了MIT字樣(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縮寫)。2014年又實現了形態轉換自行拼裝。2015年,該實驗室又設計出世界上第一雙4D打印鞋子,可以適應不同人群的腳的大小。2015年,新加坡科技大學開發出一種高分子形狀記憶材料,與其他打印材料有著不同的性質,它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2016年,德國汽車廠商寶馬公司將4D打印應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制造上,發揮了很出色的性能,在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上有很大的進步。
2 4D打印的材料屬性
目前,適用于4D打印的3D打印技術數量有限,最流行的4D打印形式是多噴墨打印和擠壓打印。多噴墨印刷使數字材料具有廣泛的可調機械性能的SMPs和復合材料。然而,聚噴印花存在設備成本高、樹脂性能要求嚴格、材料選擇有限等缺點。基于擠壓的打印方法更加通用,但是打印速度慢,分辨率相對較低,有時界面不好。現在,新型制造和3D打印技術在納米、微中宏觀層次上建造蜂窩結構,通常這些材料能很好地表現出機械功能和熱性能組合,被稱為超材料。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人工材料——超材料,它是自然界中沒有的,質地堅硬,機械性能高,在生成后往往會很快定型。但是迄今為止,現在的4D打印技術缺乏對機械性能高的精確控制,它很緩慢。所以,加州大學有一群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治理方案——FR M M,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提出方案后,科學家們進行一一的實驗與檢測,也就是要得出這種特殊結構的材料,就要用一種稱為大投影面積微粒體光刻技術,通過這種技術用液態樹脂形成一層表面,再放入液體中,逐層打印,生成三維物體。另外,科學家們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制作流程,可以進一步展開對它的研究,FR M M最終能被應用到4D打印技術中。
形狀記憶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SMP)材料,是指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改變自身形態,同時又可恢復成最終形態。高分子的形狀記憶功能具有特殊性,取決于內部結構。它在生產的時候留下最初的記憶形態,并始終保有記憶功能,既可以改變又可以恢復。這種變化反復使用多次,原理類似于現在的汽車座椅記憶功能,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分為熱感應SMP、電效感應型SMP、光致感應型SMP、化學感應型SMP。此外,SMP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形狀記憶合金形變量低(10%以下),而SMP較高,SMP復原能力較低,并且具備單向記憶功能。1960年初,英國有一位科學家ACharlesby在一本著作中報道了金輻射交聯后的聚乙烯具有記憶效應,隨后被美國航空航天領域所應用。此外,中國長春應化所和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等很多單位都有所研究和生產,使它成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新型材料。
3 4D打印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智能機器人、量子計算、人類增強等新技術的出現,4D打印正處于創新研發階段,人們對4D打印的期望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4D打印將需要10多年的時間才能成為主流。近些年,3D打印技術在各個領域已經應用得很廣泛,尤其是在產品設計方面更加凸顯出來它的優勢。4D打印技術在產品設計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它打破了傳統3D的格局,在時間材料方面遠遠優于3D Printing。4D打印的優越處在于能將外形改變成自己想要的,通過3D技術打印出來,并且不會有多余的部分;另外,4D打印也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求進行不同的變換,在這些方面是優于3D打印技術的。
3.1 在工業設計領域
在打印傳統工藝零件方面,4D打印的材料要比3D的更結實耐用,而且效率方面也遠遠超出了傳統工藝。在打印醫療器械方面,4D打印的時間比3D打印更為快速,精準度也更高。在打印家居方面,4D打印技術更高效的時間效率比傳統的3D打印創造出了更多的經濟價值,節省了相當一部分的勞動力。而在打印汽車方面,4D打印的材料更具有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4D打印技術和車間生產可以做到完美的結合,這也算是一個創新性的飛躍。
3.2 在服裝設計領域
服裝產業具有悠遠的發展歷史,在女裝盛行的時代,麻省科技設計公司最近又研發了“全球第一4D打印裙子”。這個裙子的設計針對不同人群,解決大多數人存在的不合身的問題,它會根據試穿者的身材、比例,隨時都可以變化,即使變胖或變瘦,這款裙子還是依舊那么合身。
4 4D打印的未來發展及應用前景
4D打印的過程是減法,而不是加法,這個市場非常大,可編程材料將在整個4D打印的材料市場中占很大的份額。目前,最先進的4D打印技術是在德國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叫作德國海德堡印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打印機叫作Jetmaster。在打印過程中,首先是想將機器人技術用來降低噴墨成本,偶然的發展成了4D打印技術。例如,美國的巨大品牌惠普(HP)也在研究4D打印技術,并成立了研發中心。但目前的問題是4D打印還不夠成熟,還停留在實驗階段。例如4D打印的椅子,它可以自由變形,但經不起后期的使用,存在磨損問題,所以技術上存在漏洞。4D打印需要眾多國家企業的支持,讓3D打印真正邁入4D時代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盡管面臨諸多挑戰,4D打印的前景仍然樂觀,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互補技術的出現,4D打印會更快地實現更好的預測和仿真。這將大大有助于環境(刺激)和類似反應的可預測性,加之不同學科的密切合作,對產品設計應用4D打印的潛力至關重要。
5 結語
未來,4D打印需要在各個領域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和技術進步,包括3D打印技術的硬件、智能材料的材料科學以及新穎的設計和建模工具。與智能金屬和陶瓷相比,智能聚合物具有刺激反應性多樣、變形能力大的優點。迄今為止,4D打印的重點是利用聚合物作為基礎材料,大多數4D打印涉及3D打印的變形材料和結構。變形的基本機理是直接使用智能材料在打印過程中或打印后,打印對象內產生局部特征應變(或失配應變)。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特征應變生成形狀變化的結構,在智能材料研究領域已經廣泛應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然而,許多設計是不能偽造的。從這個意義上說,4D打印極大地促進了智能材料和結構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康劉陽,徐飛寧,朱燦一,等.淺談3D打印與4D打印技術[J].裝備制造技術,2016(5):101-102.
[2] 韓鎧,孫明陽. 3D打印在產品設計領域應用綜述[J].藝術科技,2019(19):117-118.
[3] 趙峰,李素麗,劉偉. 4D打印技術的應用及展望[J].輕工科技,2015(09):80-81.
[4] 耿云玲. 4D打印現狀及未來發展動向[J].國防科技,2016(3):24-27.
[5] 陳佳鈺.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技術發展狀況與趨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1):151.
[6] 程貴順. 3D打印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8,10(21):78-79.
[7] 孫明陽.汽車造型模塊化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4.
[8] 孫明陽.自動駕駛汽車模塊化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9):47-48.
[9] 宋心琦.有形狀記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J].化學教學,2011(11):3-5.
作者簡介:韓鎧(1995—),男,黑龍江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孫明陽(1977—),男,吉林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